-
公开(公告)号:CN11321512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15300.0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和酶活提高的菊糖蔗糖酶突变体,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微生物Lactobacillus gasseri DSM 20604的菊糖蔗糖酶的截断酶作为亲本,构建了四点突变体酶A310E/S346A/I478M/A491S(简称M4),并进一步截断N‑端33个氨基酸的突变体M4N‑33。M4N‑33在55℃的半衰期由原来的不足5min提高到大约10h,熔融温度由原来的55.00℃提高到61.27℃,最适反应温度由原来的55℃提高到60℃,在最适催化条件下的酶活提高了52%。这一发现对于工业化制备微生物菊糖及转糖苷酶的工业化应用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89910.3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生产2′‑岩藻糖基乳糖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属于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甘油为碳源,乳糖和L‑岩藻糖为底物,通过引入自组装短肽介导通路关键酶Fkp和FutC组装结合成酶复合物,从而减少代谢中间产物的流失提高产物生产效率,提高产物2′‑FL生产产量和产率。此外,还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大肠杆菌中与底物降解以及中间产物分流相关的一系列基因,同时加强代谢通路中的辅因子的循环再生进一步提高2′‑FL的产量。使得到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在3L发酵罐条件下分批补料64小时可积累30.5g/L的2′‑FL,摩尔产率为0.661mol2′‑FL/mol岩藻糖和0.495mol2′‑FL/mol乳糖。对于工业化生产2′‑FL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804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80654.8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淀粉蔗糖酶突变体,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微生物Calidithermus timidus DSM 17022的淀粉蔗糖酶(简称CT‑ASase)作为亲本,构建了四点突变体酶L382P/S414N/P618I/H631K(简称M45)。M45在65℃的半衰期由原来的23.58h提高到43.72h,在70℃的半衰期由原来的71min提高到110min,熔融温度由原来的74.29℃提高到76.44℃,最适反应温度由原来的55℃提高到60℃。这一发现对于工业化制备纯直链淀粉及转糖苷酶的工业化应用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39651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682366.4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菊糖蔗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首先对微生物Lactobacillus gasseri DSM 20604来源的菊糖蔗糖酶进行截断处理,在5’端和3’端分别截断411和702个核苷酸,得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中间序列,然后在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将第288位的天冬氨酸Asp突变为谷氨酸Glu后得到突变体酶D288E,突变体酶D288E的总酶活为326U/mg,与野生菊糖蔗糖酶(248U/mg)相比提高了31.45%,这一发现对于工业化制备菊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03464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059404.6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微生物Dorea sp.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作为亲本,构建了突变体酶F154Y/E191D/I193F,该突变体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50℃和60℃的t1/2值分别达到20.47和3.09h;Tm值达到74.18℃。多点突变体的最适温度上升为75℃,与野生型酶相比提高了5℃。在最适催化条件下,酶催化底物D‑果糖生成D‑阿洛酮糖的相对酶活提高了3.8%,这一发现对于工业化制备D‑阿洛酮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2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60047.7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活和热稳定性提高的菊糖蔗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其菊糖蔗糖酶突变体是以来源于微生物Lactobacillus.mulieris UMB7800的菊糖蔗糖酶作为亲本,利用基因突变技术,将其250位的丙氨酸Ala替换成缬氨酸Val、将344位的丝氨酸Ser替换成天冬氨酸Asp、将434位的组氨酸替换成脯氨酸、将526位的谷氨酸替换成天冬氨酸、将531位的甘氨酸替换成脯氨酸而获得的,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获得的菊糖蔗糖酶突变体在最适催化条件下催化底物蔗糖合成菊糖过程中,相对总酶活相较于未突变前提升了66%,55℃下半衰期约提高了4倍。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83453.3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10 , C12N15/54 , C12N15/56 , C12N15/60 , C12N15/70 , C12N1/21 , C12P19/18 , C12P1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1,3/4‑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生物合成二岩藻糖基乳糖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定点突变,获得了α1,3/4‑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I46A、H48I、F49K、Y131D和M134E。含有突变体的重组菌相较于未突变的野生型菌株,二岩藻糖基乳糖的滴度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且中间产物的积累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其中二岩藻糖基乳糖的最高滴度为6.35g/L,是野生型菌株的1.2倍,超过目前报道DFL摇瓶产量的最高值,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4786.9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二岩藻糖基乳糖的重组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合成领域。本发明通过引入质粒游离表达从头合成GDP‑岩藻糖通路的关键酶并在基因组上强化基因簇的启动子,提供充足的GDP‑岩藻糖作为供体,避免添加高成本的前体。通过优化乳糖添加量,改善了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和α1,3/4‑岩藻糖基转移酶共转化生产DFL时2′‑FL产量过高的问题。通过引入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和α1,3/4‑岩藻糖基转移酶,达到出色的搭配效果,解决了酶催化的限速问题,摆脱了乳糖抑制问题并实现了乳糖到二岩藻糖基乳糖的高效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2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77991.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56 , C12N15/60 , C12N15/61 , C12P19/00 , C12N15/7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合成2′‑岩藻糖基乳糖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合成领域。本发明得到的重组菌敲除了lacZ和wcaJ两个竞争途径基因,强化了β‑半乳糖苷透性酶和从头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启动子,整合了具有优越催化活性和严格底物特异性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通过补料分批培养,最高产的质粒型菌株和无质粒无需诱导的全基因组型菌株分别产生76.9和50.1g/L的2′‑岩藻糖基乳糖,它们都没有产生副产物二岩藻糖基乳糖DFL和3‑岩藻糖基乳糖,降低了下游分离纯化的成本,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507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737434.4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3/34 , B09C1/10 , C09K17/14 , C12N9/0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降解兽药抗生素残留的漆酶及其应用,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到一种来源于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的漆酶,相比现有的技术,本发明筛选到的漆酶能够耐受80℃的高温,具有在更高温度下长时间稳定降解抗生素,良好的耐热性和优异的降解效率等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降解大量抗生素,并且生产成本低,所用设备少,有助于工业上对兽药抗生素残留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