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用转子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63807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80012912.3

    申请日:2008-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21/029 H02K1/276 H02K1/30

    Abstract: 在电动机的转子体(31)中,用螺钉(37)连结导电性材料制的第一、第二凸缘部件(32、33)的外周部、和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弱磁性体的导电性材料制的多个连结部件(34)的两端部,在沿周向邻接的连结部件(34)之间支承软磁性体制的感应磁极(39L、39R)而构成。通过绝缘涂敷来电绝缘第一、第二凸缘部件(32、33)和连结部件(34)的结合部,因此,能够减小运行时包括第一凸缘部件(32)、连结部件(34)、第二凸缘部件(33)及连结部件(34)的闭合电路的涡电流,能够将伴随涡电流而放热或能量损失抑制为最小限度。

    车辆用电源装置以及电池的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508273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610084448.1

    申请日:2006-0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侧部车架(11)之间,偏靠车身左侧地载置收置电池的电池盒(18),并在电池盒(18)的车身右侧的端部,连接对电池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的进气导管(19)和排气导管(20),因此不仅能够用左右的侧部车架(11)保护电池盒免受侧面碰撞的冲击,而且能够将电池盒(18)的容积确保到最大限度,并能够确保配置进气导管(19)和排气导管(20)的空间。并且由于将电池盒(18)的左右两端部连接于左右的侧部车架(11),因此不仅能够将电池盒(18)坚固地载置于车身,而且也能够通过电池盒(18)提高左右侧部车架(11)的刚性。

    车辆用电源装置以及电池的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874051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610084448.1

    申请日:2006-0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侧部车架(11)之间,偏靠车身左侧地载置收置电池的电池盒(18),并在电池盒(18)的车身右侧的端部,连接对电池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的进气导管(19)和排气导管(20),因此不仅能够用左右的侧部车架(11)保护电池盒免受侧面碰撞的冲击,而且能够将电池盒(18)的容积确保到最大限度,并能够确保配置进气导管(19)和排气导管(20)的空间。并且由于将电池盒(18)的左右两端部连接于左右的侧部车架(11),因此不仅能够将电池盒(18)坚固地载置于车身,而且也能够通过电池盒(18)提高左右侧部车架(11)的刚性。

    供电电路和旋转电机系统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42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140553.8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旋转电机具有不同特性的供电电路和旋转电机系统。供电电路(2)向旋转电机(M)供给电力,所述旋转电机包括第一相绕组(α)和第二相绕组(β)。与第一相绕组(α)连接的第一电路(3)包括第一臂~第四臂(A1~A4)和第一双向开关(sw1a)。与第二相绕组(β)连接的第二电路(4)包括第五臂~第八臂(A5~A8)和第二双向开关(sw1b)。第一双向开关和第二双向开关处于接通状态下,第一绕组部(α1)和第二绕组部(α2)、以及第三绕组部(β1)和第四绕组部(β2)分别以串联状态连接。第一双向开关(sw1a)和第二双向开关(sw1b)处于断开状态下,第一绕组部(α1)和第二绕组部(α2)、以及第三绕组部(β1)和第四绕组部(β2)分别以并联状态连接。

    电动机以及旋转电机用转子

    公开(公告)号:CN10189710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880120911.0

    申请日:2008-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6/00 H02K7/11 H02K16/02 H02K2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M),其具有:形成旋转磁场的外侧的第一、第二定子(12L、12R);在其内侧配置并具有第一、第二感应磁极(38L、38R)的外转子(13);以及在其内侧配置并具有第一、第二永磁铁(52L、52R)的内转子(14)。将外转子(13)的第一、第二感应磁极(38L、38R)的相位相互以规定间距的一半错开,将内转子(14)的第一、第二永磁铁(52L、52R)的相位相互以规定间距错开,由此,可以使与第一感应磁极(38L)以及第二感应磁极(38R)相对的第一、第二定子(12L、12R)的相位以及极性相同,从而可以简化第一、第二定子(12L、12R)的构造。

    旋转电机用转子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63807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0880012912.3

    申请日:2008-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21/029 H02K1/276 H02K1/30

    Abstract: 在电动机的转子体(31)中,用螺钉(37)连结导电性材料制的第一、第二凸缘部件(32、33)的外周部、和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弱磁性体的导电性材料制的多个连结部件(34)的两端部,在沿周向邻接的连结部件(34)之间支承软磁性体制的感应磁极(39L、39R)而构成。通过绝缘涂敷来电绝缘第一、第二凸缘部件(32、33)和连结部件(34)的结合部,因此,能够减小运行时包括第一凸缘部件(32)、连结部件(34)、第二凸缘部件(33)及连结部件(34)的闭合电路的涡电流,能够将伴随涡电流而放热或能量损失抑制为最小限度。

    车辆用电源装置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9810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710088484.X

    申请日:2007-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由于相比层叠方向一端侧的第一层的蓄电池模块(35)的根数另一端侧的第四层的蓄电池模块(35)的根数设定得多,因此,冷却空气难以接触根数多的第四层蓄电池模块(35)中接近连通口(制冷剂排出口)(52)的蓄电池模块(35),从而冷却效果降低。因此,使冷却空气供给口(49)在蓄电池模块(35)的层叠方向的整个区域开口,并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设置导风件(51),使连通口(制冷剂排出口)(52)偏向第四层侧开口,由此在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形成从第一层侧向第四层侧的流路,通过该流路可有效地冷却所述难以冷却的蓄电池模块(3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