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机位置标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7923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23777.5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标定领域,提供一种多相机位置标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移动具有多个特征点区域的标定板,使得多个相机的多个视野范围内分别具有多个特征点区域中的一个特征点区域;采集多个相机对应视野范围内的图像;获取多个图像,得到每个图像中特征点的像素坐标,建立多个图像坐标系;以标定板的平面建立世界坐标系,计算多个图像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得到世界坐标系下多个特征点的对应关系;根据世界坐标系下多个特征点的对应关系与标定板上特征点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多个相机之间的位姿关系。本申请多相机位置标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在多相机无共同视野的情况下进行标定,标定过程简单,计算容易。

    多相机位置标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792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723777.5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标定领域,提供一种多相机位置标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移动具有多个特征点区域的标定板,使得多个相机的多个视野范围内分别具有多个特征点区域中的一个特征点区域;采集多个相机对应视野范围内的图像;获取多个图像,得到每个图像中特征点的像素坐标,建立多个图像坐标系;以标定板的平面建立世界坐标系,计算多个图像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得到世界坐标系下多个特征点的对应关系;根据世界坐标系下多个特征点的对应关系与标定板上特征点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多个相机之间的位姿关系。本申请多相机位置标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在多相机无共同视野的情况下进行标定,标定过程简单,计算容易。

    一种缺陷检测和评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63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2247.5

    申请日:2025-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陷检测和评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缺陷检测和评级方法包括:对电感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基础图像;构建语义分割网络,并利用语义分割网络对基础图像进行区域提取,以得到线圈轮廓区域;对线圈轮廓区域进行图像处理和区域筛选,以得到特征区域;提取磁芯中心坐标,并计算特征区域的边缘点与磁芯中心坐标的距离,以得到磁芯距离数据;构建缺陷等级量化神经网络,并利用缺陷等级量化神经网络对磁芯距离数据进行评级,以得到评级结果;本发明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图像处理技术和神经网络,全面优化了缺陷检测的流程和精度,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种压力控制热台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23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90923.5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样品制造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控制热台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施力机构、可竖向滑动地设于基座上的导向加压机构、设于基座上的对位机构、设于对位机构的输出端的加热台、以及控制器;施力机构包括升降组件、设于升降组件输出端的活动板、设于活动板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活动板上的销轴;导向加压机构包括导向组件、设于导向组件上的下压组件、以及设于下压组件中部的载压板,下压组件与销轴滑动连接,并且销轴底部设有限位块;加热台包括均温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压力控制热台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控温控压的方式来实现样品的制备,并且能够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微观反应过程。

    喷头模组、喷头模组调节方法及打印机

    公开(公告)号:CN117465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02918.3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一种喷头模组、喷头模组调节方法及打印机,喷头模组包括底座,底座上形成有沿X向布置的第一安装孔及沿Y向贯穿底座且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多个第一调节孔,支座沿Y向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并形成有沿X向延伸且与第一安装孔对应并连通的第二安装孔及沿Y向贯穿支座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多个第二调节孔以及贯穿支座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三调节孔,喷头沿X向及沿Y向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孔内,各第一调节孔安装有第一千分尺,各第二调节孔安装有第二千分尺,第三调节孔安装有用于沿X向推动喷头模组的第三千分尺,对喷头模组安装精度进行精准调节和控制,降低了打印时的误差。

    二维弧形阵列六自由度磁浮微动台及器件转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777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44432.4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二维弧形阵列六自由度磁浮微动台及器件转移装置,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其中,二维弧形阵列六自由度磁浮微动台包括:定子,定子为平面结构;动子,动子为平面结构,且动子与定子平行设置;磁铁阵列,磁铁阵列包括若干辐射状环形布置的扇形磁体,扇形磁体设置在动子上;至少三个第一绕组,三个第一绕组设置在定子上;至少三个第二绕组,三个第二绕组设置在定子上。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由于动子和定子均为平面结构,且动子和定子平行设置,磁铁阵列设置在动子上,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均设置在定子上,这样可以使得整体微动台重心更低,适合高速运动,而且整体微动台空间利用率高,有效保证了推力密度。

    一种基板纠偏和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81144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1736.1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视觉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板纠偏和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该基板纠偏和定位方法:通过获取基板偏转的基准角度以及目标位置,在基板实际纠偏和定位中,获取实时的基板偏转的实际角度和基板的实际位置,根据基准角度和实际角度的角度偏差控制转台对基板进行纠偏,根据目标位置和实际位置的位置偏差控制工作台对基板进行定位,解决了由于现有对多相机无共同视野进行标定的方法成本较高,标定过程复杂,计算繁琐的基板纠偏问题,通过本申请设置的基板纠偏和定位方法,不但可以满足基板纠偏微米级精度,而且相较于利用三维立体坐标系标定更加简单和高效。

    一种多相机标定方法、高精度装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0349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66913.3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精度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多相机标定方法、高精度装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标定板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移动,并获取各台相机的第一图像信息,再根据第一图像信息计算对应相机的安装偏转角度信息;S2、基于预设间距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标定板沿Y轴移动,以使标定板先后进入所有相机的相机视野,并获取各台相机的第二图像信息,再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安装偏转角度信息和预设间距计算多台相机之间的安装偏差信息;S3、基于安装偏转角度信息和安装偏差信息确定多台相机之间的位姿关系;该方法能够降低多相机标定方法的标定成本、简化计算过程以及提高多相机标定方法的标定精度。

    一种多相机标定方法、高精度装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03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66913.3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精度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多相机标定方法、高精度装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标定板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移动,并获取各台相机的第一图像信息,再根据第一图像信息计算对应相机的安装偏转角度信息;S2、基于预设间距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标定板沿Y轴移动,以使标定板先后进入所有相机的相机视野,并获取各台相机的第二图像信息,再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安装偏转角度信息和预设间距计算多台相机之间的安装偏差信息;S3、基于安装偏转角度信息和安装偏差信息确定多台相机之间的位姿关系;该方法能够降低多相机标定方法的标定成本、简化计算过程以及提高多相机标定方法的标定精度。

    转台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3091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37952.6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台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曲柄滑块式转台,包括:获取旋转组件对应的待旋转角度;基于预设函数关系根据待旋转角度计算目标距离;控制直线运动模块的运动距离达到目标距离。通过上述方式,建立直线运动距离与旋转角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函数关系结合旋转角度需求,控制直线运动模块的直线运动距离,实现了高精度控制转台的旋转角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