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083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35145.9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30/18 , B60W60/00 , B60W30/095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汽车类人弯道轨迹双重规划系统,包括类人弯道轨迹预规划模块和类人弯道轨迹重规划模块,进一步包括驾驶人弯道视觉关注特征生成子模块、基于编码‑解码架构的类人弯道轨迹预规划子模块、基于非对称性风险场的预规划轨迹风险评估子模块和基于非对称性风险场的弯道轨迹重规划子模块。本发明建立驾驶人弯道视觉关注特征并将其引入类人弯道轨迹预规划,实现了预规划弯道轨迹与驾驶人真实弯道轨迹的高度匹配;通过非对称性风险场评估预规划弯道轨迹风险并基于风险进行弯道轨迹重规划,降低由于数据驱动方法黑盒化程度高、泛化性差产生的安全隐患;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移植能力,能够有效降低重复性开发带来的成本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134940.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20/59 , G06V20/58 , G06V40/10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交互式人车通行系统及方法,通行系统包括有行人检测模块、驾驶员意图识别模块和人车交互模块,其中行人检测模块、驾驶员意图识别模块和人车交互模块依次连接,行人检测模块、驾驶员意图识别模块和人车交互模块均装配在机动车的车体上,行人检测模块、驾驶员意图识别模块和人车交互模块均与车内的主控制器相连接,人车通行方法,包括的步骤有:第一步、基于HOG和SVM算法的行人检测;第二步、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驾驶员意图识别;第三步、人车信息交互模块的启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行人根据车外显示模块及时并且准确知晓车内驾驶员意图,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汽车和行人的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汽车的舒适性和驾驶员开车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0672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603975.5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T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方法,包括筛选前车中的危险目标车辆、基于视觉估算路面附着系数、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确定自动紧急制动控制决策阈值、执行自动紧急制动控制决策等步骤,本发明根据获取前车的信息、本车的信息以及当前道路情况,筛选前车中的危险目标车辆,通过计算机视觉对路面进行识别,对路面附着系数进行估算,从而制定不同的制动策略,适应不同路面的制动工况;通过改变汽车在自动紧急制动过程中的阈值来调节汽车制动的效果,在保证汽车制动安全性的同时,又保证汽车制动后两车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合理利用了交通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59092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1558316.4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04 ,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25/00 , B62D119/00 , B62D113/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冗余线控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转向装置包括有转向盘、转向管柱、路感电机、电磁离合器、冗余电机、齿轮齿条转向器、助力电机和控制单元,其中转向盘装配在转向管柱的顶端,路感电机、电磁离合器、冗余电机和齿轮齿条转向器依次装配在转向管柱上,控制方法包括的步骤有:转向装置只有在检测到车辆启动时才开始工作,转向装置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及对应的控制方法:第一种为驾驶辅助模式的控制方法,第二种为自动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有益效果:实现了传感器、电机、控制单元和电源的冗余备份,有助于延长其寿命。当从ECU监测到主ECU故障时立即进行控制权接管,而无需其他结构且易实现控制权的无缝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10401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540471.1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板感觉可变的踏板感觉模拟器,包括模拟缸、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三活塞、第四活塞、第五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踏板缸、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电控单元ECU和踏板位移传感器;本发明所述的踏板感觉可变的踏板感觉模拟器包括三种踏板感觉模式,结构简单,能提供良好踏板感觉,主要采用弹簧作为产生踏板反馈力的元件,通过不同的弹簧组合来模拟不同制动阶段的踏板感觉,并可以通过电磁阀的开闭控制液压回路的通断,处于工作状态的弹簧不同组合实现不同的踏板感觉,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选择不同的踏板感觉模式,达到更好的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9111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95564.6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生成机制的交通车意图识别方法,通过分析驾驶人驾驶行为生成机制,将交通车行为识别问题拆解为三个层次,通过量化不同交通态势下驾驶人对各驾驶行为收益的认知,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建立了驾驶人意图与交通态势之间的映射关系,创造性的从驾驶人驾驶行为深层生成机理层面进行交通车驾驶人意图提前预测,显著提升了交通车意图提前预测时间,通过构建动态行车安全场,建立基于时空耦合类人态势认知的换道可行性分析模型,将考虑驾驶行为生成机理的驾驶人意图预测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车辆行为识别模型进行结果级融合,在延长意图提前识别时间的同时,保证意图识别准确性,对智能汽车决策规划系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112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09532.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基站通讯与路口摄像头定位的路口监测预警方法,其方法为:步骤一:连接判断交通参与者是否进入监测区域;步骤二:通过交通参与者携带的5G移动设备与路口的两个以上基站建立通讯连接;步骤三:道路路口摄像头同步地将路口视频发送至边缘计算服务器;步骤四:将信息分别进行编号;步骤五:重新对交通参与者排序编号;步骤六:得到各个交通参与者的矩形碰撞模型;步骤七:判断交通参与者之间是否会发生碰撞冲突;步骤八:通过路侧RSU设备向车辆OBU设备发送预警消息。有益效果:进一步提升道路路口的交通参与者的识别率与定位精度,并能全天候全时段预警道路路口交通参与者的潜在冲突,可有效降低智慧交通的事故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153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30482.2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有储液罐、制动主缸、电动建压缸、踏板感觉模拟器、液压控制单元和电控单元,其中储液罐、制动主缸、电动建压缸、踏板感觉模拟器、液压控制单元和电控单元集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储液罐靠近制动主缸安装并与制动主缸相连通,制动主缸装配在液压控制单元内,电控单元设在液压控制单元的上部,电动建压缸穿过电控单元也装配在液压控制单元的上部,踏板感觉模拟器设置在液压控制单元的一侧,储液罐装配在液压控制单元的另一侧。有益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足够的制动压力。具备主动制动、失效备份和制动能量回收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6754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109861.2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踏板感可调的自动踏板感觉模拟器,包括有踏板推杆、模拟器和储液罐,其中模拟器的内腔中插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踏板推杆插设在第一活塞内,第一活塞在踏板推杆的作用下能够在模拟器的内腔中进行移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有第一工作腔,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之间形成有第二工作腔,第三活塞与模拟器内腔的后端之间形成有第三工作腔,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分别通过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与储液罐相连通,储液罐与进油管路、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和出油管路形成为输油循环管路。有益效果:安装方便,便于分离组装与检测维修;具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新型的工具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66754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1109861.2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踏板感可调的自动踏板感觉模拟器,包括有踏板推杆、模拟器和储液罐,其中模拟器的内腔中插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踏板推杆插设在第一活塞内,第一活塞在踏板推杆的作用下能够在模拟器的内腔中进行移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有第一工作腔,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之间形成有第二工作腔,第三活塞与模拟器内腔的后端之间形成有第三工作腔,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分别通过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与储液罐相连通,储液罐与进油管路、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和出油管路形成为输油循环管路。有益效果:安装方便,便于分离组装与检测维修;具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新型的工具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