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493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88196.3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驾驶人行为状态数据采集装置和检测方法,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有台架基座、座椅、电源、工控机、显示器、眼动仪、握力传感手套、踏板总成和转向总成,其中座椅、电源、显示器、工控机、踏板总成和转向总成固定在台架基座上,转向总成装配在踏板总成的上部,显示器设在转向总成的后部并对应座椅设置,其方法为:第一步、搭建两种驾驶场景;第二步、采集三轴加速度、角速度信息;第三步、得到驾驶人眼球的关注方向;第四步、将视觉关注方向投射至显示器平面;第五步、对驾驶人手部姿态进行分类;第六步、识别驾驶人的视觉分心和认知分心状态。有益效果:对目前驾驶人数据采集装置存在的不足,而不要求对方向盘进行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311280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409532.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基站通讯与路口摄像头定位的路口监测预警方法,其方法为:步骤一:连接判断交通参与者是否进入监测区域;步骤二:通过交通参与者携带的5G移动设备与路口的两个以上基站建立通讯连接;步骤三:道路路口摄像头同步地将路口视频发送至边缘计算服务器;步骤四:将信息分别进行编号;步骤五:重新对交通参与者排序编号;步骤六:得到各个交通参与者的矩形碰撞模型;步骤七:判断交通参与者之间是否会发生碰撞冲突;步骤八:通过路侧RSU设备向车辆OBU设备发送预警消息。有益效果:进一步提升道路路口的交通参与者的识别率与定位精度,并能全天候全时段预警道路路口交通参与者的潜在冲突,可有效降低智慧交通的事故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93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488196.3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驾驶人行为状态数据采集装置和检测方法,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有台架基座、座椅、电源、工控机、显示器、眼动仪、握力传感手套、踏板总成和转向总成,其中座椅、电源、显示器、工控机、踏板总成和转向总成固定在台架基座上,转向总成装配在踏板总成的上部,显示器设在转向总成的后部并对应座椅设置,其方法为:第一步、搭建两种驾驶场景;第二步、采集三轴加速度、角速度信息;第三步、得到驾驶人眼球的关注方向;第四步、将视觉关注方向投射至显示器平面;第五步、对驾驶人手部姿态进行分类;第六步、识别驾驶人的视觉分心和认知分心状态。有益效果:对目前驾驶人数据采集装置存在的不足,而不要求对方向盘进行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59539.1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防雨雪及保温作用的车体、粘结及涂层结构,包括有外壳和架体,其中外壳罩设在架体上,外壳的顶面与侧面和前后端面之间通过粘结结构相连接,外壳的内外面均敷设有涂层结构。外壳是由玻璃钢板制成,外壳的顶面为激光雷达孔外壳,外壳的顶面为伞状结构,外壳的顶面由彼此相交的八块玻璃钢板组成,组成外壳顶面的相邻的玻璃钢板之间通过粘结结构相粘结,外壳的顶面中心顶点处设置有激光雷达支撑架,激光雷达支撑架通过螺栓与外壳下部的架体相连接,外壳的顶面前后分别设置有GPS支撑架,有益效果:具有耐水性、耐腐蚀等优点。在夏天通过外层涂料隔绝外界高温。
-
公开(公告)号:CN11248472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1318597.6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C2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汽车高精度定位与时空态势安全方法,其方法为:第一部分、高精度定位方法,其方法为:第一步、预处理;第二步、视觉惯性里程计前端及初始化;第三步、视觉惯性里程计后端优化;第四步、全局位姿图优化;第二部分、时空态势安全方法;有益效果:能够很好适配工作场景及研发的融合策略。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关键帧选取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合理选择不同数量的关键帧,并且可以处理容易发生特征跟踪损失的工作条件,本发明的时空态势安全策略充分考虑道路、静态障碍物、动态物体的安全性及交通效率等,具有安全性高、效率高、计算量小、实时性高、技术难度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909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58316.4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04 ,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25/00 , B62D119/00 , B62D113/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冗余线控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转向装置包括有转向盘、转向管柱、路感电机、电磁离合器、冗余电机、齿轮齿条转向器、助力电机和控制单元,其中转向盘装配在转向管柱的顶端,路感电机、电磁离合器、冗余电机和齿轮齿条转向器依次装配在转向管柱上,控制方法包括的步骤有:转向装置只有在检测到车辆启动时才开始工作,转向装置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及对应的控制方法:第一种为驾驶辅助模式的控制方法,第二种为自动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有益效果:实现了传感器、电机、控制单元和电源的冗余备份,有助于延长其寿命。当从ECU监测到主ECU故障时立即进行控制权接管,而无需其他结构且易实现控制权的无缝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4847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18597.6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C2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汽车高精度定位与时空态势安全方法,其方法为:第一部分、高精度定位方法,其方法为:第一步、预处理;第二步、视觉惯性里程计前端及初始化;第三步、视觉惯性里程计后端优化;第四步、全局位姿图优化;第二部分、时空态势安全方法;有益效果:能够很好适配工作场景及研发的融合策略。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关键帧选取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合理选择不同数量的关键帧,并且可以处理容易发生特征跟踪损失的工作条件,本发明的时空态势安全策略充分考虑道路、静态障碍物、动态物体的安全性及交通效率等,具有安全性高、效率高、计算量小、实时性高、技术难度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05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91867.8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试验台架,包括有架体、操控平台和转向器总成,其中操控平台装配在架体的前端,转向器总成装配在架体后端的铸铁平台上,操控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方向盘和第二方向盘,第一方向盘和第二方向盘同轴连接并同步转动,第二方向盘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向器总成相连接。有益效果:可以对待测试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及可靠性测试。当通过电磁离合器开关控制电磁离合器断开时,通过测试人员手持第一方向盘转动,从而能够进行一般性能测试以及操舵手感测试,能够进行重复性强,延续时间长,方向盘转角精度要求高的性能测试以及可靠性测试,便于测试人员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观测各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59092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1558316.4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04 ,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25/00 , B62D119/00 , B62D113/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冗余线控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转向装置包括有转向盘、转向管柱、路感电机、电磁离合器、冗余电机、齿轮齿条转向器、助力电机和控制单元,其中转向盘装配在转向管柱的顶端,路感电机、电磁离合器、冗余电机和齿轮齿条转向器依次装配在转向管柱上,控制方法包括的步骤有:转向装置只有在检测到车辆启动时才开始工作,转向装置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及对应的控制方法:第一种为驾驶辅助模式的控制方法,第二种为自动驾驶模式的控制方法,有益效果:实现了传感器、电机、控制单元和电源的冗余备份,有助于延长其寿命。当从ECU监测到主ECU故障时立即进行控制权接管,而无需其他结构且易实现控制权的无缝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112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09532.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基站通讯与路口摄像头定位的路口监测预警方法,其方法为:步骤一:连接判断交通参与者是否进入监测区域;步骤二:通过交通参与者携带的5G移动设备与路口的两个以上基站建立通讯连接;步骤三:道路路口摄像头同步地将路口视频发送至边缘计算服务器;步骤四:将信息分别进行编号;步骤五:重新对交通参与者排序编号;步骤六:得到各个交通参与者的矩形碰撞模型;步骤七:判断交通参与者之间是否会发生碰撞冲突;步骤八:通过路侧RSU设备向车辆OBU设备发送预警消息。有益效果:进一步提升道路路口的交通参与者的识别率与定位精度,并能全天候全时段预警道路路口交通参与者的潜在冲突,可有效降低智慧交通的事故发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