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6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04670.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Q1/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水凝胶微球的单细胞多组分核酸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制备多种靶标核酸分子识别捕获探针;采用微流控芯片制备包裹单细胞且负载捕获探针的水凝胶微液滴;经紫外光照水凝胶微液滴固化成水凝胶微球,捕获探针被共价结合在水凝胶微球骨架上;细胞裂解,靶标核酸分子从细胞中释放,被捕获探针识别并原位引发催化发卡自组装反应,放大靶标核酸分子信号;经滚环扩增反应对靶标核酸分子信号二次放大;引入荧光标记的报告序列,对滚换扩增产物荧光标记;通过共聚焦断层扫描对水凝胶微球中的靶标核酸分子引起的荧光信号定量检测。本发明适用于共聚焦断层扫描荧光定量检测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有望用于大量细胞单细胞多组分核酸荧光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71870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0211108.8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中继式纳米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及中继式蛋白酶活性检测方法,属于蛋白质检测领域。该方法主要通过构建基于可以进行中继式能量转移的纳米稀土上转换发光探针实现,具体的以纳米稀土上转换发光颗粒作为核心,在纳米颗粒表面直接连接的可以吸收上转换纳米探针发射光的中继层染料,以及末端修饰可以与中继层染料形成共振能量转移基团的多肽底物。在近红外激发光照射下,加入能够与多肽底物进行反应的蛋白酶,进行蛋白酶活性的检测。该蛋白酶检测方法检测灵敏高、普适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5148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20002.8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1/00 , A61K47/34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时间近红外光照响应的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快速释放中的应用。该方法利用亲水性聚乙二醇以及疏水性供体受体Stenhouse加合物(DASA)形成两亲性聚合物链P‑DASA,制备了包覆有Er3+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以及抗癌药物阿霉素的纳米胶束。在近红外光照下,UCNPs发射的绿光(541nm)促使疏水性的DASA转变为亲水性,导致胶束解体并释放阿霉素,仅仅5分钟的光照(808nm,2W/cm2)刺激后,药物在30min内达到80%以上的释放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时间光照激活的近红外光控药物释放体系,对于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药物载运以及癌症精准诊疗领域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8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226079.2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64 , C12Q1/68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凝胶的HCR和阳离子交换反应的荧光分析方法,通过硅烷化反应在基片表面修饰C-C双键,利用紫外光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借助光掩膜在基片上构建PEG水凝胶阵列。目标分子打开修饰在水凝胶上的捕获探针的发卡结构,引发生物素化发卡H1、H2间的杂交链反应,在传感位点形成长串双链DNA。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特异结合反应,将生物素化的量子点CdS固定到传感位点。通过Ag+引发CdS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Cd2+使得Rhod-5N的荧光极大增强。利用基因芯片扫描仪对阵列点荧光进行定量,从而实现目标分子的高灵敏高特异性分析。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普适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43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1272434.7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对用于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定量筛查的浮力微球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浮力微球探针包含提取探针和收集探针。提取探针以马来酰亚胺修饰的二氧化硅浮力微球为基底,在其上共价结合具有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和硼酸末端的DNA分子。通过硼酸与细胞表面唾液酸的共价识别作用,提取探针可以将细胞表面包含唾液酸的生物分子通过浮力提取。在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被提取的生物分子可以被释放到溶液中,并由十八烷硅烷化的收集探针通过疏水作用收集其中的结合有核酸碎片的神经节苷脂,进一步利用体外杂交链反应对神经节苷脂进行荧光定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98002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34646.X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3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靶标蛋白诱导DNA酶循环生成的均相免疫分析方法。该免疫分析方法的检测溶液包括抗体1‑DNA1偶联物、抗体2‑DNA2偶联物、血红素hemin、核酸外切酶III和DNA3/DNA4双链DNA。当靶标蛋白存在时,可被抗体1‑DNA1偶联物和抗体2‑DNA2偶联物同时免疫识别,基于邻位效应,DNA1与DNA2进行杂交形成复合物,而后与双链DNA上的DNA3发生链取代反应,进而释放出富含G序列的DNA4与hemin结合形成G‑四链体/hemin DNA酶,此外,与DNA1和DNA2反应的DNA3能被核酸外切酶III识别并切断,使得DNA1和DNA2可与另一个DNA3发生链取代反应,从而释放另一个DNA4生成DNA酶,如此循环,生成大量的DNA酶。该DNA酶可催化TMB显色和鲁米诺发光,通过比色或化学发光成像的方法可对靶标蛋白进行灵敏的定量分析。该免疫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普适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28192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23931.7
申请日:2014-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04 , C12Q2525/301 , C12Q2565/607 , C12Q2563/1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酸酶放大的高灵敏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通过Au-S键合作用,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亚甲基蓝(MB)标记的发夹DNA,构成电化学免疫传感界面。以Mg2+、DNA1-抗体1、DNA2-抗体2、DNA3-抗体3的混合溶液为检测液,在目标蛋白质存在时,抗体1、抗体2、抗体3同时识别目标蛋白质形成免疫复合物,使得DNA1、DNA2与DNA3相互靠近进行邻位杂交,形成Mg2+依赖性核酸酶,进而催化裂解传感界面上的发夹DNA,导致MB脱离电极表面,氧化电流减小。通过检测MB电流的变化,实现对目标蛋白质浓度的测定。该免疫分析方法利用三个DNA-抗体偶合物邻位形成核酸酶放大检测信号,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同时可对目标蛋白质进行快速、一步化检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250662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256710.6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485 , G01N2333/9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检测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纳米探针以多孔硅纳米粒子(MSN)为载体,在其孔道中共价固定荧光猝灭剂BHQ、填充荧光素,并通过静电吸附在其表面包裹含端粒酶底物片段(TP)的DNA链O1,将荧光素封堵在孔道中。BHQ的存在猝灭了荧光素的荧光,纳米探针的荧光状态为“关”。在端粒酶的作用下,探针表面O1的3’端被延长,生成多个与5’端互补的TTAGGG片段,导致两端杂交形成环状结构而脱离探针表面,从而打开孔道,释放出探针中的荧光素,使荧光状态转换为“开”。将探针与细胞温育,探针进入细胞质后,在细胞质中端粒酶作用下打开探针孔道,利用释放的荧光素产生的荧光,实现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22559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22239.9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腺癌诊疗一体化纳米粒子(Apt-TNP)及其制备方法。Apt-TNP以聚乳酸-聚乙二醇为载体,内部包埋酸性pH响应荧光探针BDP-688及近红外光敏剂R16FP,表面共价偶联乳腺癌特异核酸适体制得。Apt-TNP能特异结合乳腺癌细胞并到达溶酶体,溶酶体酸性pH环境触发BDP-688产生荧光,实现癌细胞的精确成像;用808nm光激活R16FP产生活性氧,引发溶酶体内组织蛋白酶释放,使癌细胞凋亡,实现光动力学治疗;细胞凋亡过程伴随pH的变化,导致BDP-688荧光减弱,实现疗效的实时监测。Apt-TNP同时具备乳腺癌靶向成像、高效治疗及疗效监测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65912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0910029449.X
申请日:2009-04-14
IPC: G01N33/53 , G01N21/76 , G01N33/551
Abstract: 一种快速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及分析方法。该检测系统的溶液传输系统由小试管(1-4)、多位阀(5)、蠕动泵(6)和硅橡胶管(7)组成;温育系统由玻璃螺旋管(8)和真空红外加热管(9)组成;磁分离系统由玻璃盘管(10)和永磁铁(11)组成;信号采集系统由玻璃盘管(12)和光电倍增管(13)组成。各系统间由聚四氟乙烯管连接。该方法是基于磁珠表面的夹心法免疫分析和流动注射系统,通过对免疫分析的温育过程进行红外加热-湍流混合双重加速的方法,使整个分析过程降为3分种,并可自动化控制检测过程。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等特点,可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