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表面聚糖的可激活型标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03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111189718.6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表面聚糖的可激活型标记方法。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在半乳糖氧化酶(GO)表面利用二硫键连接链引发剂,原位可控生长聚合物(PN),构建聚糖氧化探针GO‑PN。将探针与细胞共温育时,探针上的PN作为物理屏障,使细胞表面聚糖难以接近酶活性中心,GO‑PN无法氧化聚糖末端的半乳糖和N‑乙酰半乳糖胺(Gal/GalNAc)。当向体系中加入还原剂三(2‑羧乙基)膦(TCEP)时,PN和GO之间的二硫键断开使PN解离,探针的酶活性位点得以暴露,氧化细胞表面聚糖的Gal/GalNAc生成醛基。该醛基可进一步与酰肼修饰分子发生高效连接反应,从而实现细胞表面聚糖的可激活型标记。该方法实现了细胞膜聚糖标记的时间控制,为聚糖原位检测和功能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工具。

    一种用于细胞成像的无试剂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26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925734.6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鞠熀先 王宁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细胞成像的无试剂电致化学发光(ECL)检测方法。该方法用设计合成的三乙胺基团(TEA)偶联聚合点(TEA‑Pdots)为发光体,在无外加共反应剂存在时对活细胞表面待测分子进行原位无试剂ECL成像检测。本发明所述的成像方法首先将TEA‑Pdots与链霉亲和素(SA)偶联,再通过生物素标记抗体与相应待测分子及SA的双识别作用,将获得的SA@TEA‑Pdots标记到细胞表面待测分子上;进一步通过温育将该细胞固定在ITO导电玻片表面,利用循环电位扫描获得ECL信号。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例,本发明实现了活细胞表面HER2的ECL成像检测。本发明基于分子内双电子转移增强聚合物点的ECL,首次实现了活细胞表面待测分子在无外加共反应剂存在时的ECL成像检测,为活细胞表面相关分子的原位检测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的生物成像方法。

    基于铁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葡萄糖氧化酶的长时间化学发光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13940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0193744.5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铁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葡萄糖氧化酶的长时间化学发光体系。该化学发光体系以铁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葡萄糖氧化酶复合物为化学发光反应的催化剂,以鲁米诺和葡萄糖为化学发光底物,利用铁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葡萄糖氧化酶的局域级联催化产生长时间化学发光。铁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以Zr4+为金属中心、铁卟啉为配体,通过水热法制备而成,具有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稳定性;在铁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表面通过静电吸附修饰葡萄糖氧化酶,制备铁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葡萄糖氧化酶复合物。含有铁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葡萄糖氧化酶复合物、鲁米诺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体系可以产生7.5小时稳定的高强度化学发光。该化学发光体系可在生理条件下产生长时间稳定的高强度化学发光,在生物检测和成像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在混合活细胞悬浮液中免分离、选择性共价标记目标细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59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70892.9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混合活细胞悬浮液中免分离、选择性共价标记目标细胞的方法。该方法以适配体修饰的辣根过氧化酶为探针,以酪胺修饰的功能分子为标记分子。探针可在混合活细胞悬浮液中选择性结合目标细胞。加入过氧化氢和标记分子后,探针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标记分子生成极高反应活性、寿命极短的苯氧自由基。只有目标细胞上的探针可将标记分子共价连接在细胞膜上,溶液中悬浮的探针无法介导细胞标记,从而实现对目标细胞的免分离、选择性、快速标记。该方法适用于含酪胺基团的不同标记分子,并可在目标细胞上同时共价连接多种标记分子。利用标记分子的生物或化学反应可对混合活细胞悬浮液中的目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和检测以及细胞膜改造。

    利用可拆卸DNA-聚合物限域单细胞的方法及其在分泌物检测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36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096855.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可拆卸DNA‑聚合物限域单细胞的方法,包括:体外制备检测DNA‑聚合物和封装DNA‑聚合物,检测DNA‑聚合物上连接有检测探针;胆固醇修饰的Anchor DNA插入到单细胞的细胞膜上,再根据DNA配对原则在Anchor DNA上依次组装检测DNA‑聚合物和封装DNA‑聚合物,从而在细胞膜上组装DNA‑聚合物交联网络达到限域单细胞的目的。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利用可拆卸DNA‑聚合物限域单细胞的方法在分泌物检测上的应用。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高单细胞封装率的优势,其构建过程中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且构建的DNA‑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拆卸性,支持受测细胞的后续应用。

    一种可穿戴汗液多生理参数电化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0931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58686.2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鞠熀先 吴洁 于倩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可穿戴汗液多生理参数电化学检测装置,包括柔性基底模块、电化学传感阵列模块、汗液导流模块、电路采集模块、蓝牙传输模块及移动终端模块。电化学传感阵列模块和汗液导流模块依次安装在柔性基底模块上,其中汗液导流模块的汗液收集区置于柔性基底模块的汗液收集孔上方,用于与皮肤接触并收集汗液,而汗液导流模块的汗液集中区置于电化学传感阵列模块上方,用于汗液检测;电路采集模块将得到的电化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经蓝牙传输模块发送给移动终端模块进行分析处理及结果输出。本发明可对人体汗液中多项生物健康指标进行实时持续检测,方便快捷,简单实用。

    一种用于细胞成像的无试剂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2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925734.6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鞠熀先 王宁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细胞成像的无试剂电致化学发光(ECL)检测方法。该方法用设计合成的三乙胺基团(TEA)偶联聚合点(TEA‑Pdots)为发光体,在无外加共反应剂存在时对活细胞表面待测分子进行原位无试剂ECL成像检测。本发明所述的成像方法首先将TEA‑Pdots与链霉亲和素(SA)偶联,再通过生物素标记抗体与相应待测分子及SA的双识别作用,将获得的SA@TEA‑Pdots标记到细胞表面待测分子上;进一步通过温育将该细胞固定在ITO导电玻片表面,利用循环电位扫描获得ECL信号。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例,本发明实现了活细胞表面HER2的ECL成像检测。本发明基于分子内双电子转移增强聚合物点的ECL,首次实现了活细胞表面待测分子在无外加共反应剂存在时的ECL成像检测,为活细胞表面相关分子的原位检测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的生物成像方法。

    基于水凝胶的HCR和阳离子交换反应的荧光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580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226079.2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凝胶的HCR和阳离子交换反应的荧光分析方法,通过硅烷化反应在基片表面修饰C‑C双键,利用紫外光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借助光掩膜在基片上构建PEG水凝胶阵列。目标分子打开修饰在水凝胶上的捕获探针的发卡结构,引发生物素化发卡H1、H2间的杂交链反应,在传感位点形成长串双链DNA。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特异结合反应,将生物素化的量子点CdS固定到传感位点。通过Ag+引发CdS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Cd2+使得Rhod‑5N的荧光极大增强。利用基因芯片扫描仪对阵列点荧光进行定量,从而实现目标分子的高灵敏高特异性分析。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普适性高。

    一对用于神经节苷脂定量筛查的浮力微球探针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7043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711272434.7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对用于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定量筛查的浮力微球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浮力微球探针包含提取探针和收集探针。提取探针以马来酰亚胺修饰的二氧化硅浮力微球为基底,在其上共价结合具有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和硼酸末端的DNA分子。通过硼酸与细胞表面唾液酸的共价识别作用,提取探针可以将细胞表面包含唾液酸的生物分子通过浮力提取。在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被提取的生物分子可以被释放到溶液中,并由十八烷硅烷化的收集探针通过疏水作用收集其中的结合有核酸碎片的神经节苷脂,进一步利用体外杂交链反应对神经节苷脂进行荧光定量。

    温敏响应高分子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53092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512030.4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敏响应高分子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基于光影印技术和炔基与巯基的点击化学技术,在氧化铟锡玻片(ITO玻片)构建羟基亲水性微阵列,再在亲水微阵列内基于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生成高分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可控亲水性阵列。当低于临界温度时高分子阵列其亲水性作用使得样品汇聚在玻片表面,高于临界温度时蛋白质/肽段通过疏水作用与疏水性的高分子阵列相吸附,而共存的盐和污染物则被冲走,从而实现样品靶上自除盐和高效富集的预处理,进而可对目标样品进行MALDI‑MS一步快速检测。本发明制备及操作简单、普适性高、分析时间短、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