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食品及功能保健品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212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1035020.3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食品及功能保健品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先将被测样品的预处理:将待测原料配置成水匀浆或直接取口服液类保健食品;然后对样品进行多酶联合处理提取,依次包括样品的胃蛋白酶处理、胰蛋白酶处理、链霉蛋白酶E处理和植物复合水解酶Viscozyme L处理,再利用冷乙酸乙酯萃取的方式进行提取液的还原糖的去除,最后用现有方法进行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活性分析,本发明通过对被测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中采用模拟人体消化过程的多酶联合酶解方法,再结合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从而建立一种生物相关性更强,更接近动物试验水平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凤眼果果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415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54822.X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凤眼果果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凤眼果果皮晒干,然后粉碎过筛得到粗粉,再将所得粗粉用乙醇溶液提取,过滤除去滤渣,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2)将所得浸膏取一部分留用作为乙醇总相,另一部分用正己烷萃取,得到正己烷相和乙醇相1,再用乙酸乙酯对乙醇相1进行萃取得到乙酸乙酯相和乙醇相2、然后用正丁醇对乙醇相2进行萃取得到正丁醇相和乙醇相3;(3)分别将所得乙醇总相、正己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减压浓缩至浸膏,得凤眼果果皮提取物。本发明的提取物来源于凤眼果废弃的果皮,有利于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同时该产品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性食品。

    一种活性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59706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41854.6

    申请日:2017-0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体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活性炭预处理;(2)将壳聚糖在乙酸水溶液进行溶胀,加入经过预处理的活性炭,分散均匀,再加入交联剂,混合均匀后,于50~100℃交联反应0.5~3h,洗涤,干燥,得到活性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本发明的复合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体中腐殖酸。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制备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强,水体中腐殖酸的去除率高。

    一种现榨天然甜玉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9525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5513.0

    申请日:2016-05-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榨天然甜玉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饮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甜玉米粒5‑10%,白糯玉米粒0.2‑1%,苹果粒0.2‑1%,余量为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榨玉米汁原材料保藏运输困难的缺点,使用极易保藏和运输的原料。并且制得的甜玉米饮料香甜可口,配方完全来自天然植物,营养健康,具有较高的保健效果。

    一种果蔬食品及功能保健品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212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35020.3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8 G01N1/28 G01N21/3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食品及功能保健品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先将被测样品的预处理:将待测原料配置成水匀浆或直接取口服液类保健食品;然后对样品进行多酶联合处理提取,依次包括样品的胃蛋白酶处理、胰蛋白酶处理、链霉蛋白酶E处理和植物复合水解酶Viscozyme L处理,再利用冷乙酸乙酯萃取的方式进行提取液的还原糖的去除,最后用现有方法进行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活性分析,本发明通过对被测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中采用模拟人体消化过程的多酶联合酶解方法,再结合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从而建立一种生物相关性更强,更接近动物试验水平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金银花及其植物中3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6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656723.1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HPLC同时测定金银花及其植物中3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取干燥的金银花或其植物叶茎0.5~2.0g,切细并搅碎后放置容器中,加乙醇,超声处理,得测试样溶液;取测试样溶液,上ODS色谱柱,梯度洗脱:洗脱液为乙腈与磷酸水的混合液;流动相中乙腈的浓度梯度随时刻的变化:检测波长在初始时刻t0至时刻t5期间采用320~340nm,然后转换波长为345~365nm进行检测;t5=10~18min;依次测定,计算出金银花中3种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敏度和精确度高,工作流程简便的采用HPLC同时测定金银花及其植物中3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

    一种桑葚活性多糖及其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8743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50270.7

    申请日:2015-07-28

    Inventor: 扶雄 陈春 刘瑞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葚活性多糖及其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先对桑葚烘干后超细粉碎过筛与乙醇脱脂前处理,然后进行冻融破壁处理、热水提取、真空浓缩与蛋白质脱除、乙醇沉淀、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桑葚多糖,其分子量在10万至8万之间的含量在60%-70%,分子量在2000以下的含量在30%-40%。本发明对桑葚进行了冻融破壁处理,有利于多糖的溶出,同时也重视提取过程中对多糖结构的保护,降低对其活性的影响,保留了其高效的抗氧化及抑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应用于抗氧化、降血糖保健品的制备。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一种龙须菜多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8666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52784.7

    申请日:2014-06-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龙须菜深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龙须菜多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龙须菜多糖提取物的主要单糖组分为D-半乳糖和3,6-内醚-L半乳糖,所述龙须菜多糖提取物为将龙须菜干燥粉碎后,通过有机酸提取、碱中和、超声提取、超滤、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浓缩和醇沉,从而制备而成。所述龙须菜多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适宜于工业化生产,所得龙须菜多糖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对二肽基肽酶IV具有很高的抑制率,可用于制备降血糖药物或保健品。

    利用裂褶菌发酵体系自产内切酶对裂褶多糖进行降解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86854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0881565.9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裂褶菌发酵体系自产内切酶对裂褶多糖进行降解改性的方法;该方法先将裂褶菌斜面菌种采用PDA培养基重新接种活化及培育,得发酵种子液;接入发酵种子液,在搅拌速度为100~250rpm,通气速率为0.2~0.7vvm,培养温度为26‑29℃条件下连续培养和发酵,然后进行陶瓷微滤膜分离,滤液中的多糖由酶解改性,改性多糖经分离,得改性多糖;本发明改性多糖的分子量由4000kDa以上降解为1500kDa以下,24小时内在蒸馏水中完全溶解。本发明方法利用菌体自身分泌的酶对多糖进行降解,不仅解决了专一性酶难以获得的问题,而且工艺大大简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一种具有工业化潜力获得可溶性多糖的方法。

    一种高活性甘蔗花色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340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0043292.0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甘蔗花色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取榨汁后的甘蔗渣,晾干,破碎,加入蒸馏水;将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混合配制复合酶,灭菌,加入到反应液中,浸提,灭酶,离心,真空浓缩,得甘蔗花色苷粗提液;2)将粗提液经装有大孔吸附树脂第一段色谱柱进行除盐,提取剂洗脱后,真空浓缩,得花色苷溶液;3)用酸调节后,再经装有葡聚糖凝胶树脂的第二段色谱柱,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浓缩液为花色苷纯化液;4)冷冻干燥,得花色苷纯化物。本发明以甘蔗皮或甘蔗渣为原料提取花色苷,将制糖生产后的废弃物变废为宝,提高了甘蔗的利用率,延长了甘蔗的生产链,大大提高了甘蔗的附加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