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520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1330740.0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R33/10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子磁共振的小尺度空间静磁场空间分布测量方法,该方法用于测量静磁场的空间分布均匀性,其基本原理是将充满碱金属(K,Rb,Cs等)的原子气室放置于静磁场中,选用圆偏振光使碱金属(K,Rb,Cs等)原子极化。采用垂直于静磁场的射频场使碱金属(K,Rb,Cs等)原子发生磁共振,光电探测器阵列探测穿过气室的圆偏振光的光强,根据碱金属(K,Rb,Cs等)原子拉莫尔进动频率得到静磁场强度。通过空间光调制器改变圆偏振光的空间位置,或者采用光电探测器线阵阵列实现小尺度空间的磁场强度分布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4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91277.6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P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光波分束与合束的角运动测量装置,包括:光源、非线性分束器、第一环形器、第一调制器、光纤环、第二环形器、第二调制器、非线性合束器和探测器。本发明对光源光进行非线性的分束,而后两束光经过对称性均匀性的传播路径,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两路光的相位差,可实现载体角速度超高灵敏度的测量,具备测量极其微小的载体角速度变化的特征,可以突破标准量子极限 (N是指入射端平均光子数)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252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30740.0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R33/10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子磁共振的小尺度空间静磁场空间分布测量方法,该方法用于测量静磁场的空间分布均匀性,其基本原理是将充满碱金属(K,Rb,Cs等)的原子气室放置于静磁场中,选用圆偏振光使碱金属(K,Rb,Cs等)原子极化。采用垂直于静磁场的射频场使碱金属(K,Rb,Cs等)原子发生磁共振,光电探测器阵列探测穿过气室的圆偏振光的光强,根据碱金属(K,Rb,Cs等)原子拉莫尔进动频率得到静磁场强度。通过空间光调制器改变圆偏振光的空间位置,或者采用光电探测器线阵阵列实现小尺度空间的磁场强度分布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54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95141.0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H01S5/0683 , G01C19/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SERF原子自旋陀螺仪的小型化激光功率稳定装置及方法,通过液晶延迟器(3)根据反馈电路反馈的输出控制信号,用以调节光隔离器(2)输出的激光的偏振面,光隔离器(6)防止从偏振分束棱镜(7)反射激光进入TA功率放大器(5)引起损毁;激光经过分束棱镜(7)将大部分光透射光作为SERF陀螺仪的泵浦光源;反馈电路,根据光电探测器(8)采集的光强信息,通过PID反馈控制,输出控制信号,调节液晶延迟器(3)偏转激光的偏振面;本发明通过小型化的液晶控制前端种子激光偏振面的偏转,反馈调节TA激光功率放大前的激光功率的大小,保证TA激光功率放大后的激光功率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50972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1026880.0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19/62
Abstract: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分时磁补偿方法。该方法根据加热脉冲对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工作磁场进行分时补偿,其中加热脉冲分为有效加热脉冲和非加热脉冲,每一个有效加热脉冲初始时刻的加热功率作为整个脉冲时段内的加热功率,非加热脉冲时间段的加热功率为0,根据加热功率在每一个脉冲时间段选择磁场补偿参数对加热磁场和磁屏蔽后的剩余磁场进行补偿。本发明方法提高核磁共振陀螺仪工作磁场的稳定性以及陀螺仪输出信号的精度,同时也大大延长了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工作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46782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981372.1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4F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CPT原子钟物理系统,属于原子频标技术领域,这种物理系统包括激光器部分和原子气室部分。激光器部分包括VCSEL激光管、小孔光阑和λ/4波片。原子气室部分包括原子气室、C场线圈、热敏电阻、低电磁薄膜电加热片和光电探测器。C场线圈采用反亥姆霍兹线圈结构实现。原子气室加热采用低电磁薄膜电加热片和高频交流电加热的加热方法。该系统采用真空绝热技术封装。该物理系统输出频率稳定度高、性能稳定、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特别适合应用于密封口位于圆柱面中心位置的玻璃型原子气室。
-
公开(公告)号:CN10535249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725396.0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分时激光稳频系统及方法,通过驱动激光器的TEC进行温度控制,可对激光器频率进行粗调。对激光器的驱动电流进行微小的调制,并利用光电探测器接收激光器通过陀螺后的光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即可得到反馈的激光器电流值,实现精确的频率控制。由于核磁共振陀螺需要在高温下工作,需要用PWM脉冲发生器生成加热信号控制陀螺温度,加热信号会影响激光信号,使得频率稳定精度下降,因此可在每生成完一段加热脉冲信号后,额外延迟一段非加热时间。在加热信号时间段,对核磁共振陀螺仪进行温度控制,在非加热时间段对其进行激光稳频控制。采用此方法,可避免加热信号产生的磁场影响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结果,进而影响激光的稳频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85182.8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19/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宽谱激光泵浦的核磁共振陀螺仪,该核磁共振陀螺仪包括探测光路部件、泵浦光路部件、偏振光路部件、光电探测部件、信号解调电路、原子气室、加热体、磁补偿线圈、磁屏蔽体和铝合金外壳,以及激光驱动电源、温度控制电路和磁场驱动电路;该核磁共振陀螺仪采用宽带激光泵浦极化碱金属,该宽带激光的线宽大于超精细能级分裂间隙,可有效提高工作介质极化率,并且本发明采用磁屏蔽体对外界磁场进行衰减,并在磁补偿线圈内施加电流产生磁场来补偿剩余的磁场,从而有效隔离干扰磁场,而且本发明将探测光分为两路进行探测接收,并通过差分处理得到陀螺信号,可以有效抑制陀螺共模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456783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11407.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自由度经纬仪的外置式转动控制装置,由俯仰方向控制部件与偏航方向控制部件组成,俯仰方向控制部件包括第一运动驱动机构,外置式夹持件,第一连接结构件(108),第一外置式夹持件与经纬仪本体连接结构件(104a)以及第二外置式夹持件与经纬仪本体连接结构件(104b);偏航方向控制部件包括第二运动驱动机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件(304);通过第一运动驱动机构带动外置式夹持件转动的方式,实现对两自由度经纬仪的俯仰方向的控制;通过第二运动驱动机构驱动经纬仪水平度盘(205)转动,从而带动望远镜筒(200)在偏航方向上运动;从而有效提高了老式仪器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17541.4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惯性微系统热力耦合分析方法,包括S1、设置惯性微系统的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建立热力耦合分析模型;S2、电热耦合分析获得惯性微系统的温度分布;S3、热力耦合仿真分析获得微系统的热应力分布;S4、通过物理信息神经网络预测微系统的温度场;S5、温度场作为微系统力学仿真的边界条件,得到微系统的应力应变等力学性能;S6、力电耦合仿真分析,分析结构形变对电性能中各参数影响。本发明通过改进的自适应权值策略提高神经网络求解精度,将完备多项式基函数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引入展开基函数减少状态维度,减少了计算成本及时间,实现对微系统多时刻温度场的准确预测,计算电热力多物理场耦合下微系统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