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34097.X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罗睿智 , 张激扬 , 樊亚洪 , 王英广 , 赵同爽 , 张国琪 , 陈志华 , 张鹏波 , 刘西全 , 周刚 , 杨磊 , 田兴 , 徐勤超 , 姚锐 , 李贵明 , 赵江涛 , 王晗 , 吴金涛 , 展毅 , 王朋彦 , 张子玉 , 董晨阳 , 张清涛 , 张春艳 , 杜金龙 , 白晓波 , 许庚晨 , 马金芝 , 李雪峰 , 丁志南 , 郑向琳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磁悬浮飞轮轴向动量交换的定点吸振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包括:建立包括转子沿轴向平动和绕轴向转动的磁悬浮转子动力学模型;根据磁悬浮转子动力学模型,确定磁悬浮飞轮群控制量模型;根据磁悬浮飞轮群控制量模型和星体动力学模型确定星体主动控制力和星体主动控制力矩;在星体主动控制力和星体主动控制力矩的约束下,确定磁悬浮飞轮群的力/力矩分配阵;根据磁悬浮飞轮群的力/力矩分配阵,确定各个飞轮的轴向振动力和力矩作用量;在磁悬浮转子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飞轮的轴向振动力和力矩作用量,确定驱动电流以抑制振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实现载荷精稳与超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859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24398.1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挠性模态在轨辨识试验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被辨识对象的试验约束条件,确定最大激励响应幅度;基于模态辨识精度与所述最大激励响应幅度和相关参数之间的关联性,构建模态频率辨识精度函数和模态阻尼辨识精度函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传感器测量噪声均方差、采样周期和采样时长;基于所述模态频率辨识精度函数和所述模态阻尼辨识精度函数,确定满足目标模态频率辨识精度和目标模态阻尼辨识精度所需的试验次数以及每次试验所需的相关参数;基于所述最大激励响应幅度和激振的最大幅值,确定激励时间。本申请,可以提高试验参数的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19852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1148620.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带有前馈补偿的新型CMG操纵律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控制领域。航天器GNC模块在每个控制周期内不仅计算各个CMG的框架角速度指令,而且计算由于星体角速度影响而施加在各个CMG框架轴的陀螺力矩,将这两部分同时提供给CMG单机,用于确定控制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给出的方法利用陀螺力矩的信息,对CMG单机进行前馈补偿,从而放宽对星体角速度的约束,解决星体角速度较大时出现的CMG失速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1032954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487084.9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基于三节点舱构型的大尺度挠性航天器的分布式控制方法,首先进行大尺度挠性航天器的前舱、中舱、后舱姿态测量的星敏感器感器、陀螺的配置,前舱、中舱、后舱独立的星敏感器+陀螺滤波定姿,然后确定姿态测量基准,进而得到前舱与中舱的相对姿态矩阵、后舱与中舱的相对姿态矩阵,并确定前舱相对于中舱的姿态角速度、后舱相对于中舱的姿态角速度,最后根据被控航天器轨道信息将中舱惯性姿态转换为轨道系姿态信息,根据中舱轨道系姿态信息和目标姿态确定姿态控制误差,进而确定三舱分布式控制量,实现了整星分布式振动主动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209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77355.2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面向挠性航天器模态参数在轨辨识激励信号设计方法,包括脉冲激励信号设计、喷气激励信号设计、CMG激励信号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开环激励的方式,在保证航天器姿态不失稳及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各阶主要模态被激发的强度,从而有利于对各阶主要模态参数完成高精度辨识并克服了闭环激励所引起的参数辨识偏差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