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导电塑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5739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012299.8

    申请日:2006-06-16

    Inventor: 蒋毅坚 姬亚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偏氟乙烯导电塑料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准分子激光辐照制备聚偏氟乙烯导电塑料的方法。传统掺杂制备PVDF导电塑料的方法具有操作复杂且不易进行材料局部导电性选择加工的缺陷。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中,采用脉冲频率为4~10Hz、波长为248nm的KrF激光和193nm的ArF激光作为高能辐照源,控制辐照在PVDF样品上的激光能量密度为140mJ/cm2~290mJ/cm2,在高绝缘塑料PVDF选定加工区域内快速制备出具有导电性的PVDF塑料。本发明不引入其他杂质就可实现绝缘到导电材料的相变,制备时间短、操作简单、可选择加工、工艺可控性强、重复性高。

    一种大功率固体激光器泵浦光的反射面设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07518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10089743.6

    申请日:2006-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固体激光器泵浦光的反射面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属于激光技术领域。采用本方法设计的反射面包括椭圆弧反射面(1)和圆弧反射面(2)。具体设计方法为先采用常规的方法设计椭圆反射面,再采用光线追迹法确定工作物质的位置,然后确定椭圆弧反射面和圆弧反射面的交点。过工作物质位置中心作主轴的垂线,该线与椭圆反射面有两交点,则交点与临界点之间的两段椭圆弧线即为所求的椭圆弧反射面。以泵浦灯中心为圆心,以两临界点为圆弧端点画弧,即可得该段圆弧反射面。以过工作物质中心并与主轴垂直的直线AB为对称线,画出另一半图形即得该整个泵浦腔反射面。本发明设计反射面所得泵浦效果好,大大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及光束质量。

    激光辐照提高镧钡锰氧薄膜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3274C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10081231.5

    申请日:2006-05-26

    Inventor: 蒋毅坚 常雷

    Abstract: 一种激光辐照提高镧钡锰氧薄膜性能的方法,属功能薄膜领域。PLD制备的La1-xBaxMnO3薄膜,TCR为4%,退火处理时间长,TCR值提高不明显。本发明步骤:将清洗干净的基片干燥后置于真空室内的硅板加热器上;保持5×10-4Pa~2×10-4Pa,700℃~850℃,氧气流动压5~80Pa,准分子激光轰击La0.67Ba0.33MnO3靶材;沉积结束后降至室温;将制备的薄膜置于旋转平台上,以35~60W/cm2激光辐照10~120秒。激光辐照后,薄膜的转变温度提高至340K,TCR值提高至8.8%K-1(307K),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薄膜表面粗糙度降低。

    激光生长蓝宝石晶体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74626C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510002279.8

    申请日:200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晶体生长领域。方法为激光辐照掺杂Al2O3陶瓷棒的下端使其熔融,其下端放籽晶,晶体由下至上快速生长。装置包括真空炉,内壁由侧保温屏(2)、上保温屏(7)、下保温屏(8)围成,炉内包括位于炉体中轴线上的结晶杆(5)、升降杆(1),特征为顶部连接籽晶槽(4)的结晶杆(5)穿过下保温屏(8),连接料夹(10)的升降杆(1)穿过上保温屏(7),炉体一侧开激光入射窗(3),另一侧开与激光入射窗(3)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观察窗(9);炉体之外另附真空系统,2套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作为结晶杆(5)及升降杆(1)的升降旋转系统;观察窗(9)外侧测温仪用于温度测量与反馈。本发明可快速生长直径大约为15毫米的蓝宝石晶体。

    快速烧结(Ta2O5)1-x(TiO2) x体系陶瓷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300050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10064776.0

    申请日:2005-04-22

    Abstract: 快速烧结(Ta2O5)1-x(TiO2)x体系陶瓷的工艺属于(Ta2O5)1-x(TiO2)x体系介电陶瓷制备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Ta2O5和TiO2粉料按配比(1-x)Ta2O5∶xTiO2在x=0.01-0.13摩尔比的范围内进行配料,然后经球磨混合并烘干后,在1200℃下预烧12小时,再将预烧后的粉料球磨并烘干;将质量浓度为3%的聚乙烯醇(PVA)胶掺入烘干后的粉料,胶重量为粉料总重量的6%,在200兆帕压力下,压制成片状坯体;以100℃/小时的速率升温至1550℃,并保温1小时,然后以150℃/小时的速率降至室温,最终烧结成致密的片状陶瓷体。本工艺优势:制备周期明显缩短,效率大大提高了;制备所需能耗也大幅度地降低了;在TiO2掺杂摩尔浓度x≤0.13范围内,各组分的介电系数都有较大提高;在x≤0.13范围内的烧结,有多个组分的介电常数大于100,提供了较大范围的选择性。

    镧钙锰氧薄膜的制备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04108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01065.3

    申请日:2006-01-18

    Inventor: 蒋毅坚 常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镧钙锰氧薄膜(La0.67Ca0.33MnO3)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对镧钙锰氧薄膜采用激光辐照退火;该制备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清洗基片;将清洗干净的基片进行干燥后置于真空室内的硅板加热器上;抽真空至4×10-4~4×10-5Pa;硅板加热器升温至450℃~ 600℃;同时真空室内真空保持在4×10-4Pa~4×10-5Pa;向真空室内充入氧气,使真空室内的流动氧压保持在5~80Pa;利用准分子激光轰击La0.67Ca0.33MnO3靶材;薄膜沉积结束后,硅板在2~5分钟内降至室温;最后激光辐照退火:将制备的薄膜置于旋转平台上,平台以10度~30度/S的转速旋转,在60~240秒之内将激光功率密度逐渐调节到40~50W/cm2,功率密度保持10~300秒后,在120~240秒之内将激光功率密度逐渐降至零。

    一种采用脉冲激光液相烧蚀法制备CdS/C核壳纳米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98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1343344.7

    申请日:2018-11-13

    Inventor: 赵艳 秦璟 蒋毅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液相烧蚀制备CdS/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反射照射在CdS靶材上,所用靶材置于异丙醇石墨烯量子点溶液中。所使用的靶材为陶瓷靶,所使用的激光器为YAG调Q激光器,所使用的石墨烯量子点为发红光石墨烯量子点。该制备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制备周期短,在制备过程中不引入杂质。制备出的CdS/C复合纳米材料有着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一种增强发光薄膜荧光发光强度的叠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207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93599.2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发光薄膜荧光发光强度的叠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叠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单层介电微球阵列、发光薄膜和衬底,同时还包括,嵌设在所述发光薄膜和衬底之间的第一金属纳米颗粒层,及嵌设在所述发光薄膜和单层介电微球阵列之间的第二金属纳米颗粒层。本发明所提供的增强发光薄膜荧光发光强度的叠层结构结合了介电微球光场调控与金属表面等离激元耦合效应的共同作用,可使得发光薄膜的发光强度显著增强,远远高于单独使用金属纳米颗粒层或单层介电微球阵列的增强效果;其制备成本低廉、方法简单、工艺耗时短、且不受任何衬底的限制,适用于高质量半导体发光薄膜的发光增强。

    一种激光辐照调控PA2200材料3D打印件表面浸润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9862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1093999.9

    申请日:2017-11-09

    Abstract: 一种激光辐照调控PA2200材料3D打印件表面浸润性的方法,属于激光加工、3D打印技术及医疗应用领域。激光辐照法具有可以精确处理成型件表面、控制加工面积和深度、非接触无污染和不会引入杂质离子等优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装置实现的:沿着激光器的激光传输方向依次放置激光器、复眼均束镜、透镜、样品台。本发明利用制备PA2200材料3D打印件,采用波长为248nm的KrF准分子激光,设计光路得到激光辐照光斑面积1‑2.7cm2,设定激光器的单脉冲能量密度37‑259mJ/cm2,频率2‑5Hz,脉冲数200‑500对PA2200材料3D打印件进行辐照。经过激光辐照后,打印件表面接触角由120°变为70°,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有效、快速的调控PA3200材料3D打印件表面浸润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