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66540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1447764.5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验算方法及装置,属于地基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根据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确定所述岩层的基底压力扩散角;根据所述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基底压力扩散角确定所述待建物的基础对所述下卧土层的应力值;获取计算确定的所述地基对应的沉降变形量,判断所述应力值和所述沉降变形量是否均满足设定要求,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地基的验算结果。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无规范可循情况下独立基础的简化设计问题,实现了在无规范可循情况下实现对地基的验算,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基础设计,使基础设计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3057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44319.8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40/22 , G06F17/5018 ,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厂房设计的动态智能化结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计算机为载体,利用SAP2000有限元计算软件及Visual Basic程序语言编程,形成计算分析软件以实现以下功能:管道荷载自动导入功能、吊车荷载的标准化输入功能、荷载工况自动化定义过程、截面辅助选定功能;程序从工艺专业录入支吊架荷载数据、并且读入结构的几何数据,利用API数据接口连接SAP2000进行荷载自动化输入;根据工艺吊车资料,读入结构的几何数据;利用API数据接口连接SAP2000进行荷载自动化输入;根据现行规范利用API数据接口连接SAP2000自动定义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本发明具有提高主厂房建模过程速度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8220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497174.4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汽轮发电机隔振基础静位移和变形的设备,属于汽轮发电机弹簧隔振基础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块、参数计算模块、结果评价模块和输出模块。还公开了一种评价汽轮发电机隔振基础静位移和变形的方法,利用上述设备,将基础设计师得到的模型数据进行细致的后处理,经过计算后,提炼出对机组运行影响较大的关键位移和变形指标,并评价隔振基础的静位移和变形是否合格。并且该方法可以轻松地在Excel或Matlab等数学计算软件中实现,对计算要求低、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0117731U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20544520.7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支撑结构,包括矩形支撑框架,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外侧壁水平支撑在地下室四周侧壁上;第一对撑,所述第一对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相对的第一内侧壁、第二内侧壁上;第二对撑,所述第二对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相对的第三内侧壁、第四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对撑与所述第二对撑垂直连接;第一M型支顶撑连接在第一内侧壁、第四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上,第二M型支顶撑连接在第一内侧壁、第三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支撑结构能够对地下室侧壁起到支撑作用,以改善侧壁的受力状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翻车机室。
-
公开(公告)号:CN221879021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23484891.6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涉及发电厂领域。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包括两个锅炉房,以及设置于两个锅炉房之间的侧煤仓,侧煤仓与两个锅炉房之间分别预留有走道区域;两个锅炉房靠近侧煤仓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立柱,侧煤仓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对布置;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框架梁,框架梁在锅炉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列,以在走道区域的上方形成炉侧平台,供蒸汽管路以及煤粉管道布置在炉侧平台上;框架梁在锅炉房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层,至少两层框架梁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共同构成抗侧力框架,提高了侧煤仓、炉侧平台和锅炉房的整体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640232U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21122288.0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排污扩容器,第一输送部件、第二输送部件和循环冷却装置,第一输送部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上设有第一高温给水泵,第二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二高温给水泵,第二输送部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三输送管和第四输送管,第三输送管上设有与第一高温给水泵对应设置的第一阀门,第四输送管上设有与第二高温给水泵对应设置的第二阀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循环部和第二循环部,第一循环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循环管路上的第一冷却塔和第一凝汽器,第二循环部包括设置在第二循环管路上的第二冷却塔和第二凝汽器,第三输送管与第一循环管路相连通,第四输送管与第二循环管路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219200144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3119755.2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阶梯式主流程冷却水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循环水泵、冷却塔和与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的配水井,冷却塔所处的地势、配水井所处的地势和热交换器所处的地势依次降低,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与配水井的底部连通,配水井中的水在地势差的作用下流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从而将热交换器流出的水抽至冷却塔中;流入热交换器中的水流仅受到配水井与热交换器之间的地势差所做的功,避免了循环水泵对流入热交换器中的水做功,使得热交换器所受到的水锤压力得以降低,热交换器的设计运行压力和冷却系统的造价得以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05712596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596185.1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常规岛厂房的地下可拆卸挡墙结构,包括地下墙体和房柱,所述地下墙体包括由若干块砼板和若干条钢梁,所述钢梁的两端通过螺栓与房柱连接、构成可装拆式框架结构;所述砼板通过螺栓与钢梁连接,相邻砼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可装拆式组合墙体结构;在所述可装拆式组合墙体结构的底部设有基础层;在基础层与装拆式组合墙体结构的连接处、相邻砼板之间、砼板与钢梁的连接处、钢梁与房柱的连接处,各设有防水结构,形成防水式核电常规岛厂房的地下可拆卸挡墙结构。本实用新型可随意组装以满足各种工艺技术的需求,具有防水效果好、造价低和制作、施工方便的有益效果,可重复使用,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204738588U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20403039.8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H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棚及其棚柱与挡煤墙的配合结构。该配合结构包括挡煤墙机构以及棚柱机构。该煤棚及其棚柱与挡煤墙的配合结构通过将挡煤墙与棚柱脱开相互独立设置,且挡煤墙与棚柱之间形成间隙,挡煤墙与棚柱互不影响,可以减小挡煤墙机构的厚度,进而有利于减小工程量,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并且可以为设在棚柱上的各机构,如屋顶机构和吊车机构等提供良好的保障,整个煤棚的结构牢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04370693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20770773.3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C3/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本体,在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节点区、端部包覆有钢管形成钢管约束区,在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反弯点区包覆有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布约束区,且所述钢管约束区和所述碳纤维布约束区相邻。在梁、混凝土柱本体节点区与混凝土柱本体的端部利用钢管约束混凝土,而在混凝土柱本体的反弯点区利用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碳纤维复合钢管混凝土柱本体整个结构节点区无削弱,能有效保证强节点的要求。混凝土柱本体部分及钢管约束区可在浇筑时完成,再通过粘贴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布约束区能够适应不同的形状,能够适应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结构复杂、施工困难等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