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8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434619.4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框架柱下部固定设有承台,其特征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承台下部的第一桩和第二桩,所述第一桩与所述框架柱上下相对布置,所述第二桩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桩与所述第一桩呈三角形布置;所述第一桩的下部穿过湿陷性黄土,且所述第一桩的底部固定在稳定土层中。本发明的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穿越湿陷性黄土且能够缩短桩柱的长度,降低施工成本。

    一种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及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39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62149.6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及布置方法,包括海上风电场,该海上风电场由海上分隔区分隔成若干个区块风电场,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区块风电场中设有海上升压站,各区块风电场的发电电量输出端连接该区块风电场中的海上升压站的电量输入端,形成每区块风电场发电量升压结构;各海上升压站的电量输出端通过海底电缆进行连接(连接在一起),在其中一个距离陆地较近的区块风电场中的海上升压站设置输陆电量输出端,形成海上风电场1的输陆电量输出端,通过一组登陆电缆将输陆电量输出端与陆上集控中心的电量输入端连接起来,形成简化结构式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具有电气回路少、用海面积小、项目造价低和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和进步。

    一种耦合式排水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1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0746.1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调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耦合式排水系统,本方案在现有贮水池排水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设置全新的溢流排水以及顶板排水,全新设计的溢流井有效提高排水设施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可与贮水池同步进行施工,有效缩短了工期);同时有组织的顶板排水使得贮水池顶部的雨水和冲洗水可及时排走,避免传统的无组织排水而导致贮水池顶部容易积水且贮水池外壁容易产生水渍的情况,为贮水池后期运行的维护提供便利,降低贮水池运行维护的费用以及维护工作量;本方案中顶板排水管位于溢流井内可避免长期浸泡在水中,有效延长顶板排水管的使用寿命,相较于布置在贮水池外,不仅增强美观性,同时也减少阳光暴晒等露天环境对管道寿命的影响。

    电厂的防洪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50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3205.6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厂的防洪结构,其包括堤坝及防洪围墙,所述堤坝围设于厂区周缘,所述堤坝具有顶面及与所述顶面连接的外坡面,所述外坡面设于所述厂区周缘并与厂外的路面连接;所述防洪围墙包括主墙体及固定体,所述固定体连接于所述主墙体的底端并与所述主墙体呈夹角设置,所述主墙体的底端与所述固定体共同埋设于所述顶面之下,所述主墙体的顶端凸出于所述顶面以用于拦截洪水。在堤坝占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能够满足防洪标准要求的水位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高防洪围墙的高度,则堤坝的高度可以有所降低,从而减少了堤坝的土方建设用量,并使得堤坝的外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更小,即外坡面的坡度更小,更利于行人车辆通行。

    一种柱截面信息表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50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13433.7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截面信息表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在获取柱子编号以及轴网坐标之后,确定若干第一柱子模型,获取各第一柱子模型的柱顶标高数据,按楼层顺序进行排序后生成第一排序数据;获取各第一柱子模型的截面编号以及配信编号,分别按照标高数据的顺序进行对应排序,生成第二排序数据和第三排序数据;在整体柱定位图上建立一张空白的预设信息表,将所述柱子编号、轴网坐标、第一排序数据、第二排序数据以及第三排序数据填充入所述空白的预设信息表中,生成柱子模型信息表并展示;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根据生成的柱子模型信息表,在一张整体柱定位图上完成同一类型柱子的所有截面和配筋信息的描述。

    煤斗支撑结构及煤斗支撑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0755500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711053024.3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斗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框架柱、第二框架柱,框架梁、第一斜撑梁、第二斜撑梁和拉梁,所述第一斜撑梁与所述第二斜撑梁均设于所述框架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斜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梁固定连接并形成夹角,所述第一斜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梁固定连接并形成夹角,所述第二斜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梁与所述第二斜撑梁不相交,所述拉梁位于所述框架梁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柱、所述第二框架柱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煤斗支撑结构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从而为机务管道的布置腾出足够的空间。

    地基验算方法及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6654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47764.5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验算方法及装置,属于地基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根据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确定所述岩层的基底压力扩散角;根据所述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基底压力扩散角确定所述待建物的基础对所述下卧土层的应力值;获取计算确定的所述地基对应的沉降变形量,判断所述应力值和所述沉降变形量是否均满足设定要求,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地基的验算结果。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无规范可循情况下独立基础的简化设计问题,实现了在无规范可循情况下实现对地基的验算,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基础设计,使基础设计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用于连接锅炉房与主厂房的炉侧平台及火力发电厂

    公开(公告)号:CN1071431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01726.2

    申请日:2017-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5/02 E04B1/58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锅炉房与主厂房的炉侧平台及火力发电厂,所述的炉侧平台包括横梁及纵梁。横梁为若干个,横梁并列间隔设置。横梁一端用于可滑动地设置在锅炉房或主厂房的第一柱侧牛腿上,横梁另一端用于连接在主厂房或锅炉房的第二柱侧牛腿上。纵梁为若干个,纵梁连接在相邻的横梁之间。上述的用于连接锅炉房与主厂房的炉侧平台,由于横梁的其中一端部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柱侧牛腿上,如此在发生地震时,横梁被锅炉房或主厂房带动移动,能避免横梁端部受到强烈的拉力,进而避免炉侧平台端部与主厂房、锅炉房发生脱离或断裂现象,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一种煤仓间的煤斗梁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1343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3181.5

    申请日:2016-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仓间的煤斗梁,包括多条竖直设置的煤斗框梁,从俯视方向上看,依次相接的多条煤斗框梁围成一个闭合路线;煤斗框梁围成的内部区域内设有相接的中部支撑梁和锥形煤斗梁,中部支撑梁和煤斗框梁的上端设有顶部框梁,顶部框梁上设有落煤口,落煤口位于锥形煤斗梁的正上方,设置在煤仓间内的煤斗安装在煤斗框梁、中部支撑梁和锥形煤斗梁的下部。所述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撑梁、锥形煤斗梁的下部均设有挑耳,煤斗的侧壁上设有与煤斗侧壁相固定的连接钢,连接钢固定设置在挑耳上。本发明可用于承载煤斗、具有储煤功能、满足落煤的需求,属于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