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厂房支撑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583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8091.1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厂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厂房支撑结构包括:锚杆、第一纵梁、第二纵梁、连接柱、安装柱、墩柱,多个锚杆间隔嵌设于地下厂房的顶部内;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的数量为两根,多根第一纵梁、多根第二纵梁分别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柱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固定连接第一纵梁;多个安装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柱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固定连接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墩柱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墩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墩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柱及地下厂房的顶部。

    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及管桩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24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24925.2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及管桩加固方法,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包括固定结构及活动结构,活动结构相对固定结构具有收缩状态或展开状态;当活动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时,活动结构的外轮廓与管桩内壁面之间间隙设置;当活动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活动结构的外轮廓与管桩内壁面相吻合并紧密接触。上述管桩加固承载装置,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到达管桩的预设位置后,活动结构处于展开状态,管桩加固承载装置的外轮廓形状与管桩内壁面相吻合以封闭管桩。如此,该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可对存在缺陷的管桩进行加固以充分利用现有管桩的承载力,可避免管桩内灌入混凝土时由于管桩加固承载装置与管桩内壁面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漏浆等问题。

    一种海上升压站结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23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41667.0

    申请日:2024-09-05

    Inventor: 王靖 史政 胡正涛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上升压站结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结构工艺设计领域,包括:根据待设计的海上升压站的结构荷载数据,基于预设的多种工况,对预设的初始计算模型进行设置,得到多个工况模型;根据预设的多个构件组,对所述多个工况模型进行迭代处理,根据当前选取的构件组迭代更新所述多个工况模型,直到所述多个构件组迭代完成,输出最后迭代的多个工况模型;结合最后迭代的多个工况模型和所述海上升压站的建造参数,生成所述海上升压站的结构设计,以根据所述结构设计进行所述海上升压站的建造。通过实施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因模型依赖导致的结构设计效率不高的问题,能够提高海上升压站结构设计的精度。

    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262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84053.3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包括:确定地下硐室的建造位置范围及直径,获取地下硐室的岩体数据和地下硐室的硐室数据;所述岩体数据包括岩体的抗拉强度;基于地下硐室的岩体数据和地下硐室的硐室数据获取地下硐室埋置深度;基于建造位置范围、直径和地下硐室埋置深度得到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案,基于所述建造方案进行地下硐室的建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获取地下硐室埋置深度时,考虑了岩体的抗拉强度,以使建造方案可以更加贴合地下硐室以及岩体的实际受力情况,并有效提高了地下硐室埋置深度的设计精度,可避免地下硐室建造在偏大的埋置深度中,节省地下硐室的建造周期和经济成本。

    一种海上大容量装配式变电站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6239.4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变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大容量装配式变电站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承重平台和多个变电站子模块;所述承重平台包括第一架体、第一层甲板以及第二层甲板,所述第一层甲板以及所述第二层甲板之间设有第一放置空间,用于安装变电站辅助设备;所述变电站子模块包括第二架体、第三层甲板、第四层甲板以及第五层甲板,所述第三层甲板与所述第四层甲板之间、所述第四层甲板与第五层甲板之间设有第二放置空间,用于安装变电站主体设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变电站拆分为承重平台以及多个变电站子模块,将变电站分为多个模块单独运输吊装,摆脱浮吊船承载限制,降低变电站安装施工费用,各模块可同时建造,缩减建造工期。

    一种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基座及其校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8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25527.0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百万机组的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基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基座及其校核方法,所述一种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基座,包括支撑结构、台板和支承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立柱单元;所述台板直接搁置在所述立柱单元的顶部,所述台板开设有安装通槽;所述支承结构设于所述安装通槽内,且所述支承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安装通槽的两侧槽壁;本发明所提供的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基座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弹簧隔振结构,降低了成本;所述校核方法能够对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基座的进行检验校核,以确保所述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基座在取消了弹簧隔振结构的基础上也能够满足限值要求。

    一种柱截面信息表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50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13433.7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截面信息表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在获取柱子编号以及轴网坐标之后,确定若干第一柱子模型,获取各第一柱子模型的柱顶标高数据,按楼层顺序进行排序后生成第一排序数据;获取各第一柱子模型的截面编号以及配信编号,分别按照标高数据的顺序进行对应排序,生成第二排序数据和第三排序数据;在整体柱定位图上建立一张空白的预设信息表,将所述柱子编号、轴网坐标、第一排序数据、第二排序数据以及第三排序数据填充入所述空白的预设信息表中,生成柱子模型信息表并展示;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根据生成的柱子模型信息表,在一张整体柱定位图上完成同一类型柱子的所有截面和配筋信息的描述。

    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及管桩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242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0224925.2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及管桩加固方法,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包括固定结构及活动结构,活动结构相对固定结构具有收缩状态或展开状态;当活动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时,活动结构的外轮廓与管桩内壁面之间间隙设置;当活动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活动结构的外轮廓与管桩内壁面相吻合并紧密接触。上述管桩加固承载装置,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到达管桩的预设位置后,活动结构处于展开状态,管桩加固承载装置的外轮廓形状与管桩内壁面相吻合以封闭管桩。如此,该管桩加固承载装置可对存在缺陷的管桩进行加固以充分利用现有管桩的承载力,可避免管桩内灌入混凝土时由于管桩加固承载装置与管桩内壁面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漏浆等问题。

    一种电厂厂房设计的动态智能化结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0578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244319.8

    申请日:2016-04-18

    Inventor: 王靖 周玉 尹春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厂房设计的动态智能化结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计算机为载体,利用SAP2000有限元计算软件及Visual Basic程序语言编程,形成计算分析软件以实现以下功能:管道荷载自动导入功能、吊车荷载的标准化输入功能、荷载工况自动化定义过程、截面辅助选定功能;程序从工艺专业录入支吊架荷载数据、并且读入结构的几何数据,利用API数据接口连接SAP2000进行荷载自动化输入;根据工艺吊车资料,读入结构的几何数据;利用API数据接口连接SAP2000进行荷载自动化输入;根据现行规范利用API数据接口连接SAP2000自动定义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本发明具有提高主厂房建模过程速度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