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8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434619.4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框架柱下部固定设有承台,其特征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承台下部的第一桩和第二桩,所述第一桩与所述框架柱上下相对布置,所述第二桩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桩与所述第一桩呈三角形布置;所述第一桩的下部穿过湿陷性黄土,且所述第一桩的底部固定在稳定土层中。本发明的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穿越湿陷性黄土且能够缩短桩柱的长度,降低施工成本。

    煤斗支撑结构及煤斗支撑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0755500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711053024.3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斗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框架柱、第二框架柱,框架梁、第一斜撑梁、第二斜撑梁和拉梁,所述第一斜撑梁与所述第二斜撑梁均设于所述框架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斜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梁固定连接并形成夹角,所述第一斜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梁固定连接并形成夹角,所述第二斜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梁与所述第二斜撑梁不相交,所述拉梁位于所述框架梁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柱、所述第二框架柱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煤斗支撑结构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从而为机务管道的布置腾出足够的空间。

    地基验算方法及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6654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47764.5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验算方法及装置,属于地基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根据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确定所述岩层的基底压力扩散角;根据所述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基底压力扩散角确定所述待建物的基础对所述下卧土层的应力值;获取计算确定的所述地基对应的沉降变形量,判断所述应力值和所述沉降变形量是否均满足设定要求,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地基的验算结果。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无规范可循情况下独立基础的简化设计问题,实现了在无规范可循情况下实现对地基的验算,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基础设计,使基础设计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一种煤仓间的煤斗梁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1343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3181.5

    申请日:2016-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仓间的煤斗梁,包括多条竖直设置的煤斗框梁,从俯视方向上看,依次相接的多条煤斗框梁围成一个闭合路线;煤斗框梁围成的内部区域内设有相接的中部支撑梁和锥形煤斗梁,中部支撑梁和煤斗框梁的上端设有顶部框梁,顶部框梁上设有落煤口,落煤口位于锥形煤斗梁的正上方,设置在煤仓间内的煤斗安装在煤斗框梁、中部支撑梁和锥形煤斗梁的下部。所述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撑梁、锥形煤斗梁的下部均设有挑耳,煤斗的侧壁上设有与煤斗侧壁相固定的连接钢,连接钢固定设置在挑耳上。本发明可用于承载煤斗、具有储煤功能、满足落煤的需求,属于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8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4619.4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框架柱下部固定设有承台,其特征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承台下部的第一桩和第二桩,所述第一桩与所述框架柱上下相对布置,所述第二桩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桩与所述第一桩呈三角形布置;所述第一桩的下部穿过湿陷性黄土,且所述第一桩的底部固定在稳定土层中。本发明的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穿越湿陷性黄土且能够缩短桩柱的长度,降低施工成本。

    地基验算方法及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66540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1447764.5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验算方法及装置,属于地基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根据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确定所述岩层的基底压力扩散角;根据所述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基底压力扩散角确定所述待建物的基础对所述下卧土层的应力值;获取计算确定的所述地基对应的沉降变形量,判断所述应力值和所述沉降变形量是否均满足设定要求,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地基的验算结果。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无规范可循情况下独立基础的简化设计问题,实现了在无规范可循情况下实现对地基的验算,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基础设计,使基础设计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262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84053.3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法包括:确定地下硐室的建造位置范围及直径,获取地下硐室的岩体数据和地下硐室的硐室数据;所述岩体数据包括岩体的抗拉强度;基于地下硐室的岩体数据和地下硐室的硐室数据获取地下硐室埋置深度;基于建造位置范围、直径和地下硐室埋置深度得到地下硐室的建造方案,基于所述建造方案进行地下硐室的建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获取地下硐室埋置深度时,考虑了岩体的抗拉强度,以使建造方案可以更加贴合地下硐室以及岩体的实际受力情况,并有效提高了地下硐室埋置深度的设计精度,可避免地下硐室建造在偏大的埋置深度中,节省地下硐室的建造周期和经济成本。

    一种岩溶发育地区的桩基设计与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849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04810.3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溶发育地区的桩基设计与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待搭建框架柱对应的位置进行一次超前钻形成第一钻孔;对第一钻孔的地质进行勘测,绘制第一钻孔处的地质柱状图,确定第一钻孔的稳定岩石面的深度,计算第一理论桩长,当理论桩长大于预设值,在第一钻孔的两侧各钻一个第二钻孔;对第二钻孔的地质进行勘测,绘制每个第二钻孔处的地质柱状图,确定第二钻孔的稳定岩石面的深度,计算第二理论桩长,对理论桩长的数据进行比较,并选择理论桩长最短的钻孔作为打桩的位置,打桩,在桩上布置承台、转换梁以及联系梁以形成桩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岩溶发育地区的桩基设计与施工方法,能最大限度的缩短桩长,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