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790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89118.5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柱基础结构,包括基底和布置在基底上的墩台,还包括竖直布置在基底上的肋板墙,肋板墙绕墩台间隔布置有多个,肋板墙具有与墩台连接的第一约束面和与基底连接的第二约束面。肋板墙将基底划分为多个板块,改变了基底的约束边界条件,由墩台、肋板墙对基底共同约束,增加了基底的抗弯能力,使得基底的弯矩大大减小,可以大大优化底板的配筋;同时肋板墙对基底进行多边约束,基底对立柱的冲切和剪切也转变为基底对肋板墙的冲切和剪切,增加了承受冲切和剪切的承载面积,减小了基底的冲切和剪切的受力面积,提高了基底抗冲切和剪切的承载力,可以减小基底的厚度,减少配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40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210326818.3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吸收倒塌建筑物产生的地面振动的隔振沟,隔振沟设于被保护建筑物与倒塌建筑物之间,所述隔振沟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所述隔振沟包括有第一沟体及第二沟体,所述第二沟体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沟体及所述第二沟体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填充物及第二填充物,所述倒塌建筑物处传播介质的波阻抗、所述第一填充物的波阻抗及所述第二填充物的波阻抗依次减小。通过在被保护建筑物与倒塌建筑物之间设置隔振沟,利用波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将隔振沟的形状设置为梯形,并将隔振沟设置为两部分,分别填充有不同的传播介质,改变倒塌建筑物倒塌所产生的地震波的大部分能量的传播方向,只有极少部分能量向被保护建筑物传播,起到截波防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13388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12671.0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超长钢结构主厂房无缝设计方法及结构其方法:在主厂房的中部选取一榀框架,通过这榀框架将主厂房分为两部分,然后将其中一部分上的所有纵向构件与该榀框架的连接节点做成滑动节点,再将该榀框架上的屋面板、墙面板处理成伸缩式构造,整个主厂房在工作时可通过这些滑动节点构造的滑动伸缩来释放温度应力。本发明具有建筑建造成本低、结构合理整体造型美观等突出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7901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689118.5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柱基础结构,包括基底和布置在基底上的墩台,还包括竖直布置在基底上的肋板墙,肋板墙绕墩台间隔布置有多个,肋板墙具有与墩台连接的第一约束面和与基底连接的第二约束面。肋板墙将基底划分为多个板块,改变了基底的约束边界条件,由墩台、肋板墙对基底共同约束,增加了基底的抗弯能力,使得基底的弯矩大大减小,可以大大优化底板的配筋;同时肋板墙对基底进行多边约束,基底对立柱的冲切和剪切也转变为基底对肋板墙的冲切和剪切,增加了承受冲切和剪切的承载面积,减小了基底的冲切和剪切的受力面积,提高了基底抗冲切和剪切的承载力,可以减小基底的厚度,减少配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56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748372.2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C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及其建造方法,该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本体,在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端部包覆有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布约束区,在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外部还包覆有钢管形成钢管约束区,所述碳纤维布约束区与所述钢管约束区相邻。位于混凝土柱本体端部的碳纤维布约束区对混凝土柱提供环向约束力,碳纤维布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作用,但其不能受压,阻断了轴力传递到钢管约束区,从而能够抑制压力对钢管的作用。混凝土柱本体部分及钢管约束区可在浇筑时完成,再通过粘贴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布约束区能够适应不同的形状,能够适应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结构复杂、施工困难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6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8069.5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海上风电场运维调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海上风电场的运维监测数据,并将包括风机运维数据、可调配资源数据和海域气象数据的运维监测数据进行抽象聚类得到运维抽象数据,再根据运维抽象数据和运维业务规律,建立海上风电场运维调度模型,以及通过改进的自适应大领域搜索算法求解海上风电场运维调度模型,得到包括任务点运维计划及成本、交通工具运维路线及成本、人员排班及成本、运维资源成本和运维惩罚成本的最优运维调度方案的技术方案,使得海上风电场运维调度更加合理有效,提高运维效率的同时,降低运维总成本,进而有效提升海上风电运维管理水平,为海上风电场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5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48372.2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C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及其建造方法,该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本体,在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端部包覆有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布约束区,在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外部还包覆有钢管形成钢管约束区,所述碳纤维布约束区与所述钢管约束区相邻。位于混凝土柱本体端部的碳纤维布约束区对混凝土柱提供环向约束力,碳纤维布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作用,但其不能受压,阻断了轴力传递到钢管约束区,从而能够抑制压力对钢管的作用。混凝土柱本体部分及钢管约束区可在浇筑时完成,再通过粘贴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布约束区能够适应不同的形状,能够适应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结构复杂、施工困难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8916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291097.7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大型冷却塔的雨区阻力系数的工业控制方法,包括:通过雨区阻力模拟试验,测试超大型冷却塔在各个预设工况下的雨区阻力系数;采用二维计算方法获取超大型冷却塔在各个预设工况下的雨滴当量直径;得出超大型冷却塔中雨滴当量直径与雨区高度的对应关系;采用二维计算方法计算超大型冷却塔在特定工况下的雨区阻力系数;根据计算的所述特定工况下的雨区阻力系数,对超大型冷却塔进行工业控制。本发明可实现超大型冷却塔雨区阻力系数的精确计算。可应用于包括发电机组运行控制和冷却塔精确设计等在内的工业控制领域,能够显著地提高控制精度,增强工业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6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8099.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优化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介质,通过获取海上风电场的包括运维计划周期、风机运维数据、可调配资源数据和海域气象数据的基础运维数据,基于DW分解,根据基础运维数据和运维业务规律,建立包括运维排程优化主问题模型和运维排程优化子问题模型的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优化模型,再求解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优化模型得到包括运维总成本、各个风机维护时间表、各个船舶运维路线和技术人员运维时间表的最优运维排程方案的技术方案,高效解决多风电场多码头和单风电场单码头的运维排程优化问题的同时,使得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优化方案更加合理有效,合理降低海上运维总成本,有效提升海上风电运维智能化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695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46041.9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山区桩基桩长计算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获取的桩端持力层的等高线图中插入多个待计算桩长的桩位;根据输入的桩位圆心坐标、持力层等高线样条曲线的点坐标及搜索范围计算桩位圆心在搜索范围内距离桩位最近的两条等高线;根据两条等高线分别与桩位的距离及两条等高线的Z坐标属性,计算桩位的Z坐标;然后结合输入的桩顶标高及入持力层深度计算桩位的桩长;最后根据具有相同桩顶标高和入持力层深度的桩位,批量计算每个桩位的桩长。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山区桩基桩长计算方法,通过利用持力层等高线的数据和桩位与持力层等高线的距离,批量获得了山区桩基桩长,提高了桩长计算的效率和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