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0989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622623.2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10/00 , G16C20/70 , G16C60/00 , C21D9/00 , C21D11/00 , C22F1/1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测定;S2、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工艺下试件心部的微观组织,特别是初生α相的含量变化;S3、建立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S4、模锻试验;S5、基于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实现近α钛合金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可视化预测。本发明建立的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的预测近α钛合金坯料在高温模锻后的初生α相的分布规律及因动态相变所消耗的初生α相的含量,实现微观组织中初生α相变化的可视化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670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112102.6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于锻件顶出的镶芯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型腔面,模具本体内设置有活动配合的用于顶出锻件的顶料杆,模具本体还设置有镶嵌腔,所述镶嵌腔内嵌设有镶芯,镶芯从镶嵌腔露出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型腔面,所述第二型腔面与第一型腔面拼合成预设的型腔,所述镶嵌腔与镶芯为活动配合,且镶芯位于顶料杆的顶出路径上,镶芯靠近顶料杆顶出端的一端尺寸小于相对的另一端;所述镶芯为至少两个镶芯瓣拼合形成,且拼合缝与第二型腔面形状适配。上述镶芯模具,顶料杆可以将镶芯连同锻件顶出,镶芯脱离镶嵌腔后可以沿拼合缝轻易分离,使锻件顺利脱模,能避免锻件卡模造成的损坏和生产中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09061.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9/22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水浸检测用圆柱平面试块支撑结构,属于超声波水浸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和易造成探头损坏的问题。支撑结构本体包括上端开口的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撑,内撑与圆柱平面试块依次放入外壳,内撑的底面与外壳的底面贴合,内撑的顶面与圆柱平面试块的底面贴合,所有圆柱平面试块的顶面共面,外壳设置有窗口。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波水浸检测用圆柱平面试块支撑结构用于超声波水浸检测,每块检测试块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保证探头与每块试块的顶面之间的水距一致,试块检测过程中只需平移探头即可实现不同长度的试块检测,减少了每次移动调整水距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避免探头移动与试块碰撞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609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3473.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侧非对称隔框的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以解决两侧非对称隔框模锻成形过程中材料浪费较多的问题。所述上模和下模均设有与所述两侧非对称隔框匹配的两侧非对称型腔,型腔内均设有连皮成形凸台,所述连皮成形凸台上均设有弧形分料工艺槽,所述分料工艺槽的半径均大于用于成形所述两侧非对称隔框的棒料的半径,沿靠近腹板的方向,所述分料工艺槽均相对于所述中心线X1逐渐向所述隔框部宽度大的一侧偏移设置;所述下模的所述分料工艺槽一端的一侧设有能与所述棒料一侧配合以使棒料沿中心线X1摆放的第一定位部,另一端的一侧设有能与所述棒料配合以使棒料沿中心线X1摆放的第二定位部。本发明可以降低零件制造成本,零件的力学性能也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0768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33238.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隔框的锻造成形方法,以解决锻件模锻过程材料无法较好落入型腔而造成的定位不稳以及材料不能很好进入型腔的问题,涉及锻造领域。一种整体隔框的锻造成形方法,包括板状初坯成形;沿所述棒状坯料的直径方向下压所述棒状坯料,将所述棒状坯料展宽,从而得到所述板状初坯;目标锻件成形;成形时将所述板状初坯放置在根据所述目标锻件设计的成型模具中压制得到目标锻件,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连皮部成形凸台到分模面的距离大于所述上模的连皮部成形凸台到分模面的距离,所述下模上设有多个定位用桥部延伸部,目标锻件成形时,通过所述桥部延伸部与所述板状初坯的边缘抵接配合进行定位,以固定所述板状初坯。
-
公开(公告)号:CN1190166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71613.6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心锻件的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坯料设计:将坯料设计为中间直径大两端直径小的阶梯轴坯料;A2、模具型腔设计:上模具型腔和下模具型腔形成有夹角;A3、成型过程;A3.1、通过拔长和滚圆工艺将圆棒料锻制为阶梯轴坯料;A3.2、将模具预热;上模具型腔下落接触阶梯轴坯料进行锻造;A3.3、上模具型腔首先接触阶梯轴坯料的大直径处;A3.4、上模具型腔和下模具型腔形成的锐角接触梯轴坯料的小直径处,实现锻件错料分料;A3.5、两端小直径坯料在锐角型腔面和模具平台阻力的影响下,实现锻件成形。解决偏心锻件成形中定位、错料分料、成形的问题,锻件无产生裂纹、折叠等锻造缺陷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744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68822.8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压机锻造超大型或复杂锻件的润滑模锻方法。利用压机锻造超大型或复杂锻件的润滑模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石墨原液与水充分混合,得到润滑剂;将润滑剂通入喷涂机中,启动喷涂机并开启喷枪,检查喷枪的喷涂范围和雾化状态;准备与模锻压力机相配合模锻的模具,控制模具的温度为250~450℃;在模锻前2~4mi n,使用检查完毕的喷枪,在模具的模具型腔表面均匀喷涂润滑剂形成润滑层,得到润滑模具;使用模锻压力机和润滑模具,按常规模锻工艺模锻制备超大型或复杂锻件。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石墨润滑剂颗粒性聚集堆叠、结块的问题,消除石墨润滑剂失效的情况,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05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71926.4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锻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起落架活塞杆模锻件锻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棒料第一火次加热后自由锻,获得一端具有大头段的半成品荒坯;将半成品荒坯第二火次加热后,利用工装对半成品荒坯的大头段进行局部小应变预定位成型,获得成品荒坯;将成品荒坯第三火次加热后模锻成型,获得起落架活塞杆模锻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落架活塞杆模锻件锻造方法,采用的是“制坯+终锻”的方法,与现有的两种方法相比,减少了“预锻”和“退火+机械加工修型”的工序,使得起落架活塞杆模锻件的生产周期至少缩减30%。
-
公开(公告)号:CN106670369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710112102.6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于锻件顶出的镶芯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型腔面,模具本体内设置有活动配合的用于顶出锻件的顶料杆,模具本体还设置有镶嵌腔,所述镶嵌腔内嵌设有镶芯,镶芯从镶嵌腔露出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型腔面,所述第二型腔面与第一型腔面拼合成预设的型腔,所述镶嵌腔与镶芯为活动配合,且镶芯位于顶料杆的顶出路径上,镶芯靠近顶料杆顶出端的一端尺寸小于相对的另一端;所述镶芯为至少两个镶芯瓣拼合形成,且拼合缝与第二型腔面形状适配。上述镶芯模具,顶料杆可以将镶芯连同锻件顶出,镶芯脱离镶嵌腔后可以沿拼合缝轻易分离,使锻件顺利脱模,能避免锻件卡模造成的损坏和生产中断。
-
公开(公告)号:CN10604093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377848.5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等温锻模具保护装置,属于模具领域,包括用于安装等温锻上模的上模座、用于安装等温锻下模的下模座;在上模座上安装有上保护柱,在下模座上安装有下保护柱;上保护柱和下保护柱的轴线重合;所述等温锻上模与等温锻下模分模面间的间隙为H1;在上保护柱和下保护柱之间设有限制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距离,使H1大于0毫米的限位装置。该等温锻模具保护装置,其用于模具的预热、使用、装卸及存放的操作过程中,提高了操作的快捷性和保护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