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88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2387.9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3/203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分和标定Ti65高温钛合金12种α相变体的方法,属于钛合金相变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基于室温下Ti65钛合金取向数据并通过重构算法得到母相晶体学取向信息,进一步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并借助Mtex工具箱将母相β晶粒内的12种α相变体分离,绘制出每一种α相变体对应的{0001}晶面和 晶向极点位置以及原始β晶粒的{110}晶面和 晶向极点位置,结合钛合金相变过程中的Burgers取向关系最终分别标定出12种α相变体与母相之间的取向关系。该方法可以分离和标定Ti65钛合金母相相变后的α相变体,实现不同变体体积分数的统计分析,可用于分析相变过程中的变体选择规律及对相变织构形成的影响,对Ti65钛合金室温下晶体取向的预测与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972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82790.2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D3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锻件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T字型细长弧形铝合金锻件冷变形拉伸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两端设有滑杆,滑杆的轴向与压下方向成10°~20°的倾斜角;下模设置有与锻件下表面配合使用的外凸状的圆弧面,圆弧面沿其周向设置有用于放置加强筋的避让槽,下模上表面的两端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件,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与圆弧面的延伸方向一致,导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件配合使用的第二导向件,滑块上设置有与滑杆配合使用的滑动孔,两块滑块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L形的卡扣。本发明通过拉伸使锻件沿长度方向产生均匀塑性变形,实现锻件长度方向均匀变形,残余应力消减效果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900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72397.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降低成形吨位的荒坯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上压件和下模具预热后,在压板的下表面和型腔的内壁上喷涂脱模剂,将下模具放置于锻压设备的成形区域内;S2,将坯料放置于型腔中;锻压设备上的平砧预先下压定位,使平砧与型腔相对应;S3,将上压件放置于下模具上,使压板的下表面与坯料相接触、下模具位于两个导向挡板之间、上压件的长度方向a1与下模具的宽度方向b2相平行、以及上压件的宽度方向b1与下模具的长度方向a2相平行;通过锻压设备上的动力机构驱动平砧,沿下模具的长度方向a2分段压制,直到荒坯整体成形;S4,取下上压件、倒扣下模具,取出已成形荒坯。采用小吨位锻压设备就能使荒坯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9051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50883.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复杂立体多分模面锻件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锻件设计;S1、分模面设计:根据锻件的外形划分出分模面1和分模面2;S2、锻件余量设计:将锻件单边余量设计为5~30mm;S3、拔模斜度设计:在锻件上的垂直边采用相同小拔模斜度设计或变拔模斜度设计;S4、过渡圆角设计:在锻件上的凹圆角半径为垂直边高度的0.5‑3;成型工艺;K1、制坯:通过头部成形工装A压制锻件分模面1两侧的金属;K2、预锻:压机通过预锻模具对分模面1两侧金属进行压制;K3、终锻:压机通过终锻模具对分模面2两侧的金属进行压制。通过增加分模面个数,缩小锻件厚大截面尺寸,并将反挤成形转变为镦粗成形,提高锻造工艺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09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3473.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侧非对称隔框的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以解决两侧非对称隔框模锻成形过程中材料浪费较多的问题。所述上模和下模均设有与所述两侧非对称隔框匹配的两侧非对称型腔,型腔内均设有连皮成形凸台,所述连皮成形凸台上均设有弧形分料工艺槽,所述分料工艺槽的半径均大于用于成形所述两侧非对称隔框的棒料的半径,沿靠近腹板的方向,所述分料工艺槽均相对于所述中心线X1逐渐向所述隔框部宽度大的一侧偏移设置;所述下模的所述分料工艺槽一端的一侧设有能与所述棒料一侧配合以使棒料沿中心线X1摆放的第一定位部,另一端的一侧设有能与所述棒料配合以使棒料沿中心线X1摆放的第二定位部。本发明可以降低零件制造成本,零件的力学性能也更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