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11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69193.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级自适应耦合时间步长的飞行器累积热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固定飞行器结构及材料,给定其长航时巡航计算状态,划分好飞行器流场计算网格G1和结构场计算网格R1;S2、进行t=0时刻气动力/热环境数据的计算求解;S3、在气动力/热环境数据基础上结合热壁热流修正方法开展第一层级的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累积热变形的宏观变化特征;S4、根据该宏观变化特征,在温升变化剧烈的区域选择小的时间步,在温升变化缓慢的区域选择大的时间步开展累积热变形计算,获得新的热变形特征;S5、根据新的温升特征重新进行耦合时间步的选取,重复迭代开展高精度的累积热变形计算,直至热变形计算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5376.X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复合材料烧蚀形貌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硅基材料烧蚀计算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硅基复合材料中成分的质量分数,以及热环境参数;根据质量分数、热环境参数、以及通用反应方程确定实际反应方程;当实际反应方程表征在烧蚀过程中硅基复合材料表面存在液态层时,根据包括表征液态层参与反应的实际反应方程建立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动量守恒方程;根据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动量守恒方程建立封闭方程组;根据封闭方程组确定硅基复合材料的烧蚀外形,可以准确对硅基复合材料的烧蚀形貌进行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3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08433.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SST湍流模型的湍流长度尺度修正方法,本修正方法以无量纲速度散度λl的值为基本自变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通过控制函数tanh(h2(η‑h3))‑1实现了对修正源项作用区域的控制。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壁面距离这一参数,而是根据流场中速度散度的强度大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可以有效避免现有代数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71402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66874.2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F5/00 , G06F17/5009 ,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装填需求的乘波概念滑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机身长度和不同截面处的尺寸约束,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所述轮廓线为直线段拼接,计算气流偏转角,计算二维切楔流场压力,计算FCT圆弧曲线半径,根据FCT圆弧曲线半径确定圆弧曲线,然后利用二维切楔流场生成下表面乘波面;采用二次曲线生成背风面截面形状;根据机身宽度和高度尺寸约束,结合上表面形状,对下表面乘波面进行缩比设计,得到整个机身形状;对头部和乘波尖前缘进行半径为15mm的钝化倒圆设计;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本发明的飞行器既具备优异的气动性能,又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495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1015908.0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D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获取壁内部非均匀温度场及壁厚的测量方法,分别获得超声纵波和横波法所测量得到的相位差,将其作为壁内温度场重建的输入量,并基于热传导反问题的多参数反演方法获得等效的热边界条件和壁厚,再根据热传导的正问题求解获得炉壁或管壁内部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分布状态。本发明能够测量壁厚未知条件下高炉炉壁和高温蒸汽管道管壁等结构内部的非均匀温度场。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94920.0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热流传感器及基于双温差补偿的热流修正方法,包括第一热沉、第二热沉与金属板;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呈嵌入式设置在金属板上,且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的第一端一侧端面与金属板所在的平面平齐;其中,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的体积不相同;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和第三热电偶,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分别安装在第一热沉、第二热沉远离金属板的第二端端部,第三热电偶设置在金属板的来流方向所在的一侧;其中,第一热沉的第二端、第二热沉的第二端以及所述金属板与来流方向相反的一侧还覆盖有隔热层。本发明在同一流场位置制造两种不同的温差,采集温差对于壁面热流带来的热流测量偏差数据,能够提升飞行器壁面热流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8576.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7/11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霜相似律的平板结霜厚度预测方法,涉及结霜行为预测领域,包括:基于霜层厚度和霜层平衡厚度建立无量纲霜层厚度的第一计算公式;基于结霜时间和结霜特征时间建立无量纲结霜时间的第二计算公式;将第一计算公式转化为第一关系式;将第二计算公式转化为第二关系式;获得第一低温平板在第一来流速度和第一低温平板长度下的霜层生长情况;利用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基于第一低温平板在第一来流速度和第一低温平板长度下的霜层生长情况,预测第二低温平板在第二来流速度和第二低温平板长度条件下第二时刻的霜层厚度,本发明目的为减少低温平板上霜层厚度预测的计算量,提高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26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74058.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气动力/热累积变形反向几何预置的气动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固定的理想飞行器构型,给定其长航时巡航计算状态,耦合计算飞行时长T0,划分好飞行器流场计算网格G1和结构场计算网格S1;S2、对已知的理想最优气动布局开展气动力/热变形作用下的累积热变形预测,得到理想飞行器构型的累积热变形量;S3、以理想飞行器构型的累积热变形量为基础,给出修正系数,将理想最优气动布局进行累积热变形预测,将其与理想构型进行对比,根据偏差调整修正系数,不断迭代优化修正系数,最终使得反向预置的气动布局经过热变形后能够回到理想最优布局,此时的反向预置的气动布局就是考虑热变形效应下的初始最优气动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33940.9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网格的伸缩翼气动热与传热耦合模拟方法,涉及流固耦合计算领域,包括:选取计算锚点;针对每个计算锚点进行流场求解,获得每个计算锚点的第一流场壁面网格热流值;将多个所述第一流场壁面网格热流值插值到伸出后状态对应的流场计算网格,计算获得每个计算锚点的第二流场壁面网格热流值;将多个第一固定翼热流值插值到固定翼结构壁面网格,将多个第一伸缩翼热流值插值到伸缩翼结构壁面网格,对插值后的固定翼结构壁面网格和伸缩翼结构壁面网格,求解三维非定常热传导方程和伸缩翼结构位移方程,获得飞行器伸缩翼结构的温度分布,本方法实现针对伸缩翼或折叠翼等体型会变化飞行器的气动热与结构热响应耦合模拟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56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21457.0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层防热结构接续烧蚀时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航天飞行器防热系统领域,包括分别建立烧蚀层中未烧蚀的烧蚀单元层、隔热层和承力结构层的内部温度场的方程;烧蚀单元层至少为两层;确定边界条件,边界条件包括烧蚀层与隔热层的边界条件、隔热层和承力结构层的边界条件、烧蚀层烧蚀表面的边界条件;烧蚀层烧蚀表面的边界条件包括壁温;对所有的内部温度场的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差分离散,得到差分方程;根据差分方程确定未烧蚀的烧蚀单元层、隔热层、承力结构层的内部温度场的温度和壁温。本申请在烧蚀层接续烧蚀时将隔热层和承力结构层的内部温度场考虑在内,得到不同材料层的温度,提升烧蚀形貌和温度场计算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