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电阻点焊焊点变角度力学性能试验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918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24500.5

    申请日:2016-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G01N2203/007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基于一种焊点失效判定模型,提供了相应的针对金属板材电阻点焊焊点在复合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试验评价流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焊前试样准备;步骤2:进行点焊试验;步骤3:进行不同加载角度下的点焊焊点力学性能试验;步骤4: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步骤5:建立焊点复合加载失效力学性能判定模型。利用本专利试验评价方法,仅通过几组剪切拉伸与正向拉伸试验,经简单的数据拟合处理后即可建立对应材料焊点在剪切-正拉复合加载条件下的失效判定模型,并应用于汽车安全数值模拟过程中,实现对焊点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力学性能、失效模式等方面的仿真预测,具有流程简单、测评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有利于提升国内现有汽车安全模拟技术水平。

    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进气歧管的振动摩擦焊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58351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56340.2

    申请日:2016-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05 B23K2101/006 B23K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进气歧管的振动摩擦焊接工艺,进气歧管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采用注塑成型,上段与中段通过弧形面焊接,中段与下段通过平面焊接,先在振动摩擦焊接机上进行上段与中段的焊接,再将焊好的上段与中段结合体与下段进行焊接实现装配;焊接振动频率230~240Hz、振幅≤1.2mm、焊接压力1000~1200Kg.f、焊接时间20sec、焊缝熔深1.5~1.8mm,焊缝由多段构成,各焊接段之间的夹角α≤60°、段长L≤30mm、沿焊缝轮廓面范围内各接触摩擦面与振动轴间的破面角β≤8°。利用振动摩擦热熔化焊缝,再通过焊后保压,利用焊缝两侧材料的渗透扩散,获得稳定的焊接接头,尤其适用于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零件的连接。

    连接薄板高速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22774396U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21746219.1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薄板高速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头和下夹头,且上夹头与下夹头的端面居中位置处均设置有沉台,上夹头与下夹头上均设有试样固定螺栓孔,上夹头与下夹头成套设置;上夹头与下夹头均通过连接棒夹持安装在各自的工装夹持件上,连接棒的夹持部为与工装夹持件匹配的锥度轴。根据拉剪组合的比例因子加工配套夹具,一套夹具对应一种工况下的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可规避过多间隙配合带来的影响,且解决了无法有效固定试验工装,从而在试验中产生误差的问题;配合高速拉伸试验机的楔形夹块,将夹头圆棒部分加工成锥度轴的形式,限制夹具在拉伸过程中轴心方向上的平动,以避免夹具在高速拉伸过程中的刚性位移。

    一种普通乘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516044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609562.1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通乘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加载装置,包括试验平台、旋转T形梁、前悬架约束夹具、后悬架约束夹具,以及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延伸支架、上铰链连接座、力传感器、加载器和底座,延伸支架固设在旋转T形梁的水平梁一端,上铰链连接座与延伸支架的固定点距离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的横向水平距离L为1000mm,力传感器的上下两端的连接均为球铰,并具备力值显示功能,加载器能在垂直方向上实现空间尺寸的稳定增大或缩小,从而带动普通乘用车白车身绕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适用于普通乘用车白车身及类似车型使用,控制精度更高、更简便、加载方便、力矩准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控制臂静拉强度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671396U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21486098.1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底盘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控制臂静拉强度试验装置,包括龙门立柱、油缸(带力传感器)、龙门架、弹簧、控制臂本体和液压动力系统组成;所述带力传感器油缸由关节轴承耳座、关节轴承球体、关节轴承、油缸本体、活塞杆、力传感器、螺纹紧固件、连接叉杆组成;所述控制臂部分由连接块、控制臂本体及支座组成。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控制臂在实车状态下的极限受力情况及耐久性,评估不同材料级别或者单/双片式控制臂的刚度影响,且台架试验验证准确度高,进而指导底盘悬架各部件轻量化设计开发。

    防撞梁测试用支架及冲击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382025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621245.9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性能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防撞梁测试用支架及冲击试验装置,其中防撞梁测试用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架本体,每个支架本体均包括支座和上支板,上支板固定连接在支座的顶部,上支板顶面倾斜设置,防撞梁能够与上支板的倾斜面相贴,至少一个上支板上设有用于将防撞梁与上支板固定的安装孔。冲击试验装置包括落锤部件和防撞梁测试用支架,落锤部件设置在防撞梁测试用支架的上方。本方案用以解决目前对防撞梁进行动态落锤冲击试验时支撑构件试验后变形或损坏带来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一种金属板材电阻点焊焊点变角度加载力学性能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05483800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173803.1

    申请日:2016-0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金属板材电阻点焊焊点变角度加载力学性能试验夹具,其包括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其中上夹具体包括上连接杆、上连接头、上夹头体座和2个非标型压紧螺栓,下夹具体包括下连接杆、下连接头、下夹头体座和2个非标型压紧螺栓,其中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一端通过螺纹分别与上连接头、下连接头相连;所述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均设置有凹槽,每个凹槽的两外侧面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使使上夹头体座、下夹头体座分别置于所述凹槽中,两根连接螺钉分别穿过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及与之对应的上夹头体座、下夹头体座上对应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拆装快速、对试样加工要求较低、可靠性、稳定性强、易于功能扩展、维护维修便利、制造等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