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冻融变形的边坡排水预制仿生构件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535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16843.0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应冻融变形的边坡排水预制仿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构件包括多节前小后大的U形槽体,依次顺接插装;所述U形槽体包括底板和底板横向两侧与其垂直的侧板;底板为前窄后宽的等腰梯形板,横向两侧端面设置有底板纵向凸起;侧板为矩形板,底部内侧与底板纵向凸起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侧板纵向槽;底板纵向凸起插入侧板纵向槽内,使底板和侧板组成前小后大的U形槽体。本发明连接处类似于动物的关节,当底板受到冻胀、融沉作用发生抬升或下降时,连接部可以转动变形,不会被挤压破坏,可以适应冻融循环反复变形,并保持结构的稳定和排水功能,可以解决多年冻土区、季节性冻土区刚性排水沟难以适应冻融变形,容易破坏的问题。

    考虑各向围压的盐渍土盐胀力测试装置及用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213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966581.8

    申请日:2017-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考虑各向围压的盐渍土盐胀力测试装置及其用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刚性压力桶和其内部的柔性橡胶压力室;柔性橡胶压力室位于刚性压力桶中央,柔性橡胶压力室上方设置有上部油压仓,下方设置有下部油压仓,侧面环套有侧面油压仓;上部油压仓、下部油压仓和侧面油压仓内充填液压油;柔性橡胶压力室顶面、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内置力传感器。本发明可以模拟路基内部任一部位土体真实受力状态,同时施加试验要求的温度区,可以实现大温差控温,在路基土体各向不同围压情况下,同时测定盐渍土的盐胀力和盐胀量,所施加的压力状态、试验温度等试验条件与道路路基土体实际受力与温度环境一致,试验结果更接近实际。

    利用两端独立控温的圆筒装置进行水盐迁移实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651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75260.4

    申请日:2016-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两端独立控温的圆筒装置进行水盐迁移实验的方法。盐渍土地区道路研究的冻融循环以及水盐迁移的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目前鲜有报道。本发明利用两端独立控温的圆筒装置进行水盐迁移实验,试样成型采用圆筒内分层填筑土样,人工夯捣压实;通过上端可调温设备和下端可调温设备预设温度梯度、单次循环时间和循环次数;冻融循环过程中在圆筒上端试样顶部放置略小于圆筒内径的玻璃板或其他平板,在其上直径方向两端放置百分表测量冻融循环过程中土体的冻胀量和融沉量;结束后,分层取样测定含水率和含盐量,绘制水盐迁移曲线。本发明试验装置简单,试验过程中热量损耗减小,大大加快了升温或降温速率,用途广泛。

    厚层风积沙路基填筑压实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433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75388.0

    申请日:2016-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厚层风积沙路基填筑压实施工方法。沙丘较高、起伏较大路段的风积沙路基填筑无法按照《指南》规定的分层厚度进行填筑。本发明将厚层风积沙分层松铺总厚度控制在60cm~100cm;风积沙路堤两侧超宽不小于50cm,边部路堤压实;采用洒水或围方格浸水方式湿透路基填料;路堤压实为弱振和强振相结合:第一层采用高频低振幅弱振,顶面采用静压法碾压一遍;第二层及更上层采用低频高振幅强振,最上层同第一层风积沙压实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厚层风积沙路基填筑压实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指南》压实方法的不足,该施工方法能较好地与现场施工环境和实际情况相适应,提高了施工速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一种碎石桩及其施工方法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79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58285.9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冻土复合地基处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碎石桩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碎石桩包括桩身、碎石段和固化剂填充段。桩身的底部深入多年冻土层中,桩身包含碎石段和固化剂填充段。碎石段位于桩身的上部,碎石段内填充有碎石。固化剂填充段位于碎石段的下方,固化剂填充段的顶标高高出多年冻土层上限预定距离,固化剂填充段内填充有碎石和固化剂。通过固化剂填充段在提高底部桩身强度的同时能作为隔水层,防止上部的季节性冻土层的融化水与多年冻土层的冻结锋面直接贯穿,减少了多年冻土层上限下移的可能性,进而减小了桩端承载力失稳的风险。

    一种地基-路堤-路面一体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7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384572.9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路堤‑路面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S1:拟定地基处理方案、路堤结构及路面结构相关设计参数;S2:计算路堤顶面不均匀沉降,获得路堤顶面不均匀沉降曲线方程;S3:计算不均匀沉降及行车荷载共同作用下路面结构应力和不均匀沉降下路拱横坡变坡率;S4:进行路面结构应力验算;S5:进行路拱横坡变坡率验算;S6:若S4和S5同时满足要求,则拟定的设计方案成功,否则重复S1‑S6。本方法不仅考虑了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通过路堤向上传递的规律,还考虑了路堤顶面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结构变形产生附加应力的情况,实现了地基处理、路堤设计、路面设计有机结合,充分保证了路面结构性和功能性要求,更加适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实用性较强,且计算简便。

    一种公路边坡用预制微型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6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9625.3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抗滑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边坡用预制微型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固定于潜在滑坡体上的预制微型抗滑桩及钢筋混凝土连系梁,该抗滑桩分为倾斜微型桩和竖向微型桩;所述的竖直布设的竖向微型桩位于连系梁外侧,包括多排,均沿路堤填方坡面纵向等间距布置,相邻两排竖向微型桩呈梅花型布设;倾斜布设的预应力倾斜微型桩位于连系梁内侧,包括多个,且多个倾斜微型桩也沿路堤填方坡面纵向等间距布置,倾斜微型桩与其相邻竖向微型桩呈梅花形布设。本发明能大幅提高抗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快速形成有具有抵抗弯剪能力的抗滑桩;有效减少其他成桩方式对潜在滑体的施工扰动,确保了施工质量,同时满足施工环保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