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冻融变形的边坡排水预制仿生构件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53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216843.0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应冻融变形的边坡排水预制仿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构件包括多节前小后大的U形槽体,依次顺接插装;所述U形槽体包括底板和底板横向两侧与其垂直的侧板;底板为前窄后宽的等腰梯形板,横向两侧端面设置有底板纵向凸起;侧板为矩形板,底部内侧与底板纵向凸起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侧板纵向槽;底板纵向凸起插入侧板纵向槽内,使底板和侧板组成前小后大的U形槽体。本发明连接处类似于动物的关节,当底板受到冻胀、融沉作用发生抬升或下降时,连接部可以转动变形,不会被挤压破坏,可以适应冻融循环反复变形,并保持结构的稳定和排水功能,可以解决多年冻土区、季节性冻土区刚性排水沟难以适应冻融变形,容易破坏的问题。

    适应冻融变形的边坡排水预制仿生构件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535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16843.0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应冻融变形的边坡排水预制仿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构件包括多节前小后大的U形槽体,依次顺接插装;所述U形槽体包括底板和底板横向两侧与其垂直的侧板;底板为前窄后宽的等腰梯形板,横向两侧端面设置有底板纵向凸起;侧板为矩形板,底部内侧与底板纵向凸起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侧板纵向槽;底板纵向凸起插入侧板纵向槽内,使底板和侧板组成前小后大的U形槽体。本发明连接处类似于动物的关节,当底板受到冻胀、融沉作用发生抬升或下降时,连接部可以转动变形,不会被挤压破坏,可以适应冻融循环反复变形,并保持结构的稳定和排水功能,可以解决多年冻土区、季节性冻土区刚性排水沟难以适应冻融变形,容易破坏的问题。

    一种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监控预警平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29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310006972.0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监控预警平台系统,包括前端监测现场、监控预警子平台和综合监控预警平台,前端监测现场用于采集交通基础设施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道路高陡边坡监测数据、高填路基监测数据、特殊路基监测数据、铁路轨道监测数据和机场道面监测数据;监控预警子平台用于根据监测数据生成监测要素和评价指标;综合监控预警平台用于根据监测要素生成关键指标;根据评价指标生成评价结论;并根据关键指标和评价结论生成预警信息,能够对工程构筑物的运营状态进行全方位监测与预警,不仅呈现了综合预警信息、评价指标、监测要素等关键数据,还实现了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一种碎石桩及其施工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79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58285.9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冻土复合地基处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碎石桩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碎石桩包括桩身、碎石段和固化剂填充段。桩身的底部深入多年冻土层中,桩身包含碎石段和固化剂填充段。碎石段位于桩身的上部,碎石段内填充有碎石。固化剂填充段位于碎石段的下方,固化剂填充段的顶标高高出多年冻土层上限预定距离,固化剂填充段内填充有碎石和固化剂。通过固化剂填充段在提高底部桩身强度的同时能作为隔水层,防止上部的季节性冻土层的融化水与多年冻土层的冻结锋面直接贯穿,减少了多年冻土层上限下移的可能性,进而减小了桩端承载力失稳的风险。

    一种公路边坡用预制微型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6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9625.3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抗滑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边坡用预制微型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固定于潜在滑坡体上的预制微型抗滑桩及钢筋混凝土连系梁,该抗滑桩分为倾斜微型桩和竖向微型桩;所述的竖直布设的竖向微型桩位于连系梁外侧,包括多排,均沿路堤填方坡面纵向等间距布置,相邻两排竖向微型桩呈梅花型布设;倾斜布设的预应力倾斜微型桩位于连系梁内侧,包括多个,且多个倾斜微型桩也沿路堤填方坡面纵向等间距布置,倾斜微型桩与其相邻竖向微型桩呈梅花形布设。本发明能大幅提高抗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快速形成有具有抵抗弯剪能力的抗滑桩;有效减少其他成桩方式对潜在滑体的施工扰动,确保了施工质量,同时满足施工环保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