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监控预警平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29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310006972.0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监控预警平台系统,包括前端监测现场、监控预警子平台和综合监控预警平台,前端监测现场用于采集交通基础设施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道路高陡边坡监测数据、高填路基监测数据、特殊路基监测数据、铁路轨道监测数据和机场道面监测数据;监控预警子平台用于根据监测数据生成监测要素和评价指标;综合监控预警平台用于根据监测要素生成关键指标;根据评价指标生成评价结论;并根据关键指标和评价结论生成预警信息,能够对工程构筑物的运营状态进行全方位监测与预警,不仅呈现了综合预警信息、评价指标、监测要素等关键数据,还实现了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一种内陆河湖相软土的鉴别方法及鉴别标准

    公开(公告)号:CN115759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43798.3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陆河湖相软土的鉴别方法及鉴别标准,包括S1、确定内陆河湖相软土的鉴别指标;S2、钻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获取不少于50组的鉴别指标的试验数据;S3、绘制出鉴别指标的分布频数直方图和拟合曲线,初步确定内陆河湖相软土各项鉴别指标的概率分布模型;S4、对S3中初步确定的内陆河湖相软土各项鉴别指标的概率分布模型进行检验计算;获取各自样本的统计数字特征,包括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和95%置信区间;S5、根据S4检验计算后的概率分布模型以及获取的统计数字特征,确定内陆河湖相软土的鉴别标准,本方法得到的鉴别标准能够较准确地鉴别出内陆河湖相软土,便于推广使用,对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和位移模拟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4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1719.6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室内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和位移模拟系统及测量方法。所述模拟系统是由装土箱、扶壁式挡土墙、地基土样层、墙后填土体、加载装置、压力和位移监测机构以及监视仪器共同组成的,其中监视仪器包括数字静态应变仪和计算机,该模拟系统易于加工制作,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性强,通过调整上部加载值、墙后填土体材料、各填土层换填深度等试验条件,较容易地实现对现场扶壁式挡土墙施工工况的模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所述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数据精确、易于推广的特点,能够实时测量得到不同工况条件多层填土作用下扶壁式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及位移值,为相应工况下扶壁式挡土墙施工的稳定性提供有效指导。

    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室内振动击实试验曲线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4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391338.9

    申请日:2022-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室内振动击实试验曲线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预定的含水率间距对不同水泥剂量下振动击实曲线的影响规律,通过针对性地缩小预定含水率间距和控制水泥剂量,并科学选取至少5个试验点进行二次曲线拟合,使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击实曲线呈现出规律性更好的二次凸形曲线特征,解决现有方法获得的高水泥剂量(≥5%)下水泥稳定碎石室内振动击实曲线普遍存在的线型不理想、规律不明显的技术问题,并能够有效避免振动击实曲线的补点试验或重做试验,大大节约试验时间和试验成本,试验数据准确可靠,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绘制出规律性好的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击实曲线的目的,方法易于推广。

    一种地基-路堤-路面一体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7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384572.9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路堤‑路面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S1:拟定地基处理方案、路堤结构及路面结构相关设计参数;S2:计算路堤顶面不均匀沉降,获得路堤顶面不均匀沉降曲线方程;S3:计算不均匀沉降及行车荷载共同作用下路面结构应力和不均匀沉降下路拱横坡变坡率;S4:进行路面结构应力验算;S5:进行路拱横坡变坡率验算;S6:若S4和S5同时满足要求,则拟定的设计方案成功,否则重复S1‑S6。本方法不仅考虑了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通过路堤向上传递的规律,还考虑了路堤顶面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结构变形产生附加应力的情况,实现了地基处理、路堤设计、路面设计有机结合,充分保证了路面结构性和功能性要求,更加适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实用性较强,且计算简便。

    一种地基-路堤-路面一体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7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84572.9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路堤‑路面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S1:拟定地基处理方案、路堤结构及路面结构相关设计参数;S2:计算路堤顶面不均匀沉降,获得路堤顶面不均匀沉降曲线方程;S3:计算不均匀沉降及行车荷载共同作用下路面结构应力和不均匀沉降下路拱横坡变坡率;S4:进行路面结构应力验算;S5:进行路拱横坡变坡率验算;S6:若S4和S5同时满足要求,则拟定的设计方案成功,否则重复S1‑S6。本方法不仅考虑了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通过路堤向上传递的规律,还考虑了路堤顶面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结构变形产生附加应力的情况,实现了地基处理、路堤设计、路面设计有机结合,充分保证了路面结构性和功能性要求,更加适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实用性较强,且计算简便。

    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室内振动击实试验曲线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4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91338.9

    申请日:2022-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室内振动击实试验曲线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预定的含水率间距对不同水泥剂量下振动击实曲线的影响规律,通过针对性地缩小预定含水率间距和控制水泥剂量,并科学选取至少5个试验点进行二次曲线拟合,使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击实曲线呈现出规律性更好的二次凸形曲线特征,解决现有方法获得的高水泥剂量(≥5%)下水泥稳定碎石室内振动击实曲线普遍存在的线型不理想、规律不明显的技术问题,并能够有效避免振动击实曲线的补点试验或重做试验,大大节约试验时间和试验成本,试验数据准确可靠,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绘制出规律性好的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击实曲线的目的,方法易于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