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补汽结构的汽轮机

    公开(公告)号:CN209494598U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821818759.0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补汽结构的汽轮机,该汽轮机包含外缸和内缸,一个有推力平衡活塞的转子旋转支承地装在内缸的内部,内缸与转子之间形成有蒸汽的流动通道,交替地布置有转子的多个工作叶片和内缸的多个导向叶片,形成多级叶片机组;蒸汽从其中第一指定叶片机组之后的通流处,送到位于内缸与推力平衡活塞之间的推力平衡活塞腔室;内缸和外缸之间形成有供蒸汽流通的夹层,该夹层包含补汽腔室能接收来自转子和内缸之间一密封腔室的蒸汽,与外部通过多路补汽管道送入该补汽腔室的补汽混合,消除多路补汽输入时的流量和压力差,再经由内缸的连通管返回到流动通道中位于第二指定叶片机组之后的通流处,有效解决补汽阀开启振动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辨识带冠叶片动态参数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14758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435811.4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辨识带冠叶片动态参数的装置,包括安装于带冠叶片顶部测点上方静止件上的电涡流传感器、安装于轴套上用于接收转子轴上键相或测速齿轮信号的转速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分别连接有前置器,前置器连接数据采集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辨识带冠叶片动态参数的装置,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检测磁场变化,来检测叶片到来的时刻,可以在恶劣的湿蒸汽环境中对叶片振动进行测量。

    隔级调整抽汽的热电联供汽轮机

    公开(公告)号:CN206267895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307437.0

    申请日:2016-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Y02P8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级调整抽汽的热电联供汽轮机,包括一蒸汽透平,蒸汽透平上设有进汽口、排汽口和抽汽口,且抽汽口设于蒸汽透平的透平级之间,抽汽口与通向热网的抽汽管道相连接,在抽汽管道上设有第一抽汽调节阀;排汽口连接排汽管道,在排汽管道上设有第二抽汽调节阀。通过第一抽汽调节阀与第二抽汽调节阀的相互配合实现隔级调整抽汽,仅在蒸汽透平两个透平级之间设置抽汽口,避免了在蒸汽透平内部设置旋转隔板或调节阀来实现调整抽汽,节省了蒸汽透平透平级之间的跨距,可以设置更多的压力级,确保蒸汽透平的通流效率,提高了汽轮机组的内效率,并且有效降低了汽轮机的设计难度,简化了汽轮机的结构。

    热电联供汽轮机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67893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200030.8

    申请日:2016-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联供汽轮机,包括依次连接且单轴布置的高压缸、中压缸、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的容量大小不相等;中压缸的排汽口通过中低压连通管道与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的进汽口分别连通,在中压缸与第二低压缸之间的中低压连通管道上设有控制阀组,在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的转子轴之间设有第一离合器,高压缸的排汽口和/或中压缸连接有通向热网的抽汽系统。可根据抽汽需求量的变化,调整汽轮机参与运行的低压缸的个数,克服热电联供汽轮机普遍存在的因热负荷变化较大产生的汽轮机低压缸进汽量偏离设计点过多而导致的机组效率变低的难题,尽可能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半速大容量核电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公开(公告)号:CN201581934U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20213477.2

    申请日:2009-12-21

    Inventor: 陆伟 周英 程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速大容量核电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其包括围带、叶片工作部、中间体和叶根,所述叶片工作部上设有拉筋凸台,所述叶片工作部的型线为变截面扭叶片,随叶片截面高度的升高其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相邻两截面间有相对扭转,所述叶片工作部的高度为1710mm,所述叶根为大圆角、低应力集中的枞树型叶根。本实用新型的末级动叶片的高度为1710mm,增加了叶片的面积,使排气损失得到有效的降低。叶片工作部的型线为三维设计的变截面扭叶片,在气动性能方面具有更好的变工况运行性能。叶根设计成枞树型结构,可大幅度的减少应力集中,降低叶根和轮槽的最大应力,提高抗低周疲劳及抗应力腐蚀的强度性能。

    联合循环双机凝汽背压式抽汽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26789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201283.7

    申请日:2016-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Y02P80/15 Y02P80/15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循环双机凝汽背压式抽汽热电联供系统,包括余热锅炉、主汽轮机和凝汽器,主汽轮机包括高、中、低压缸,余热锅炉包括高、中、低压系统,三系统分别产生三股蒸汽:高、中、低压蒸汽,分别注入高、中、低压缸内膨胀作功,带动发电机输出电能。在高压缸的排汽口处的抽汽管道上设有通往第一热网的第一冷段抽汽支路,在第一冷段抽汽支路上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第一冷段抽汽快关调节阀和背压式汽轮机;在中压汽缸的进汽口上设有中压进汽阀组。低压系统内设有低压蒸汽发生器和除氧器,除氧器与低压蒸汽发生器共用同一水箱。能够实现高排可调整抽汽,运行效率高,发电效率高,高品质能源浪费少。

    热电联供汽轮机系统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35552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1039683.2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联供汽轮机系统,包括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再热器,高压缸的排汽口通过冷再热蒸汽管道与再热器的入口连通,在冷再热蒸汽管道上设有通向热网的冷段抽汽支路,在冷段抽汽支路上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冷段抽汽关断阀、冷段抽汽快关调节阀和冷段减温减压装置;再热器的出口通过热再热蒸汽管道与中压缸的进汽口连通,在中压缸的进汽口上设有再热蒸汽进汽阀组。通过冷段抽汽支路实现高排可调整抽汽,相较现有技术的温差浪费要小得多,减少了高品质能源浪费,使实际抽汽温度与抽汽需求温度相匹配,适用抽汽需求参数范围广,且无需在汽轮机通流内设置旋转隔板或座缸阀来实现抽汽,机组通流内效率高。

    叶片健康监测系统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68788U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21435823.7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叶片运行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片健康监测系统,包括安装于汽缸内部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设置在叶片顶部上方的电涡流传感器、安装于叶片转子轴上方用于接收转子键相或测速齿轮信号的转速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分别连接前置电路模块,前置电路模块连接数据采集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叶片健康监测系统,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实现非接触式监测叶片的健康状态,通过测量叶片顶部到汽缸内部的间隙以及叶片同步和异步振动情况等全面参数,测量精度高,适用于汽轮机排汽端气流冲刷、蒸汽凝结的恶劣环境,适用范围更广,能同时监测所有叶片的运行参数且能满足长期监测的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