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957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97204.5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25J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82 , B25J9/1635 , G05B2219/39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协同操作的柔顺控制方法,包括双臂协同控制模块根据目标负载的期望运动轨迹和期望力建立动力学模型,得到各个机械臂的末端期望位姿和末端期望力;单臂控制模块完成对所述期望任务指令的解析与执行,得到机械臂各个关节的期望角度;驱动模块根据规划的期望关节角度,驱动所述机械臂完成任务轨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协同操作的柔顺控制系统,本方案采用主从式和共享式策略进行负载的公共力分解,得到两个机械臂的期望操作力,进而提出了双臂协同操作的主从式力柔顺控制方法和共享式力柔顺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技术的双臂协作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6256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08986.8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25J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的可重构人机协作机械臂系统,包括关节、可重构接口和臂杆,所述关节与可重构接口之间通过可重构接口主动端的止口配合,臂杆与可重构接口之间配合;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能终端、WIFI通信模块、关节伺服控制器、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关节电机,所述智能终端通过WIFI通信模块与关节伺服控制器连接;所述关节伺服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关节电机连接;所述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关节伺服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采用无线通信,有利于控制系统的快速重构,采用WIFI作为机械臂内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稳定的发送。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6256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14905.5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045 , B25J9/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臂联动关节段,包括短联动绳、长联动绳以及依次串联的第一端部关节、第一中心关节、第二中心关节、第三中心关节与第四中心关节,且从第一端部关节至第四中心关节,相邻关节之间依次设有第一端部连接件、第一中心连接件、第二中心连接件与第三中心连接件。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电机的使用数量与机械臂的质量,从而可以提高响应速度;需要采用联动关节的方案,将关节段内的关节通过联动机构联结一起,实现等曲率等方向的关节运动;机械臂的刚性强,负载能力高,末端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256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14899.3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06 , B25J17/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型柔性臂关节组以及组合型柔性臂关节组,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连续型柔性臂关节组包括若干子关节、至少3个驱动绳,相邻的两个子关节之间转动连接,关节组一端活动设置以形成活动端,至少3个驱动绳沿关节组周向排布,且至贯穿整个关节组以展成柔性臂,其一端与活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受外力拉拽以使该活动端运动,本发明的组合型柔性臂关节组通过多个上述关节组的活动端与相对固定端两两转动连接而成。本发明的连续型柔性臂关节组具有灵活性高、避障能力强的优点;可适应狭小的工作环境;成本低、便于实现,拆卸、安装和维修方便;提高电机组的利用率。本发明的组合型柔性臂关节组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以及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215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61800.6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一种蛇形机器人包括若干个球形关节(100)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球形关节(100)的连接件(200),该球形关节(100)包括外框(10)、第一运动摆件(20)和第二运动摆件(30),第一运动摆件(20)的铰轴中心线与第二运动摆件(30)的铰轴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并相互垂直,本发明采用圆形结构,结构紧凑;蛇形机器人一级采用齿轮传动,末级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进行关节力矩输出,实现机器人总体输出力矩提高数倍,提高关节驱动能力;蛇形机器人总体自由度数为20个,冗余性极高,运动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12801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628742.3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25J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舞台表演的轻质大型海龟机器人,其包括主体躯干、控制系统、腿部机构、脖子机构和龟壳开合装置,所述腿部机构、脖子机构和龟壳开合装置的动作均由控制系统控制,龟壳开合装置包括位于主体躯干上方的龟壳,龟壳包括多片壳片,壳片中位于龟壳边缘的一端通过支撑机构铰接,每片壳片均配置一个实现壳片开合的连杆机构,主体躯干上安装有龟壳舵机,龟壳舵机的输出端上直接或者间接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外表面套有丝杆螺母,连杆机构的一端和丝杆螺母铰接,连杆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壳片上。通过龟壳开合装置,龟壳能够自由展开成3瓣花状,龟壳展开后可以看见内部的盛放的珍珠,然后烟雾喷射器可以喷雾增加舞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0139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151263.1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B62D57/028 ,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球轮腿复合机器人,包括中心支架;左侧部,左侧部包括左侧机架和左侧基座板,左侧基座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左侧第一大腿和左侧第一小腿,左侧基座板上还设置有第二电机、左侧第二大腿和左侧第二小腿;右侧部,右侧部包括右侧机架和右侧基座板,右侧基座板上设置有第三电机、右侧第一大腿和右侧第一小腿,右侧基座板上还设置有第四电机、右侧第二大腿和右侧第二小腿;中心支架运动装置,中心支架运动装置包括第五电机、轴系、舵机、重锤连杆和重锤;球壳,左侧部和右侧部分别与球壳连接。实现了球、轮、腿三种运动功能的有机结合,使其具备多模式运动、快速运动、快速切换模式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906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663553.6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绳驱并联机器人上的动锚点座装置,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包括第一链接部、第二链接部、第三链接部和底板,第一链接部、第二链接部和第三链接部的两端均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滑块模组和第二滑块模组,第一滑块模组设置在主体框架的顶端,第二滑块模组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底端;出绳移动模块,出绳移动模块设置在主体框架中;收绳模块,收绳模块设置在主体框架中,本发明能够采集绳索的伸缩量,并且在收放绳过程中不会出现绳索堆叠挤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651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507578.0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5D1/495 , G05D1/46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起飞、巡航及降落全自主飞行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了PID控制方法,通过位置‑姿态混合控制来对扑翼飞行器的扑翅频率、滚转舵和俯仰舵进行调节,以使仿生扑翼飞行器实现起飞、巡航及降落全自主飞行控制。本发明公开的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起飞、巡航及降落全自主飞行控制方法,实现了在不需要飞手控制的情况下让仿生扑翼飞行器自主完成全部飞行流程,包括起飞、巡航和降落;在飞行过程中,扑翼飞行器可以按照预定的轨迹飞行,且扑翼飞行器可自动调节自身的姿态,保持飞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8906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1480412.0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绳驱柔性机械臂的整臂力感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建立绳驱柔性机械臂所述臂杆和所述中心块的DH坐标系;采集驱动绳索的拉力值,计算驱动绳索拉力值和方向向量;采集的绳驱柔性机械臂倒数第n个臂杆与中心块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计算惯性力矩阵;计算当前所述臂杆段的等效外力;若所述等效外力的模小于临界值,则倒数第n个所述臂杆段上无外力作用,n递增1,返回计算倒数第n+1段所述臂杆段的等效外力,若n>N,则绳驱柔性机械臂无外力作用;若所述等效外力的模不小于临界值,则外力作用在倒数第n个所述臂杆段上,计算等效外力;通过力矩平衡方程,计算实际外力大小及其具体作用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