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冷器导流结构及中冷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253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80233.9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中冷器导流结构及中冷器,中冷器导流结构包括中冷器芯体、导风板及前保险杠。中冷器芯体布置在前保险杠后,面对前保险杆格栅口进风方向,导风板布置在中冷器芯体周向,沿进风方向向前保险杠延伸;导风板延伸至前保险杠溃缩变形范围内,用于支撑阻挡前保险杠的部分溃缩变形。导风板在前保险杠与中冷器芯体间形成进气冷却通道,提升冷却效率,同时其伸的范围达到了延伸至前保险杠溃缩变形范围内,用于支撑阻挡前保险杠的部分溃缩变形,又满足了提高前保险杠刚度。

    车用部件瞬态流固耦合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50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41704.3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用部件瞬态流固耦合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整车固体模型、机舱流场模型和内流排气模型,并将所述内流排气模型导入所述机舱流场模型以得到流体模型;在瞬态下将所述流体模型与所述整车固体模型进行耦合操作,以输出车用部件的温度仿真结果。本方法将整车部件建立为整车固体模型来充分考虑部件热容,通过将内流排气模型导入所述机舱流场模型来构建发动机机舱的流体模型,在将整车固体模型和流体模型进行瞬态耦合来提高部件分析精确度。

    一种整车冷却系统双流体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230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21834.7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车冷却系统双流体仿真分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包括冷却系统的目标整车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化处理;步骤二,建立双流体物理模型,双流体物理模型包括用于模拟空气在目标整车及发动机舱的流动状况的空气侧物理模型和用于模拟冷却液在冷却系统内部的流动状况的冷却液侧物理模型;步骤三,获取目标整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工况参数,将所述工况参数输入目标整车冷却系统仿真模型中进行仿真计算;步骤四,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设计目标进行比较,评价冷却系统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流程复杂周期长、无法考虑冷却系统风量风温及分布等问题,提升冷却系统仿真精度,缩短冷却系统仿真分析周期。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防结冰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28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76992.4

    申请日:2021-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进气格栅防结冰装置,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格栅控制模块、格栅电机、ADAS视觉传感器和ADAS图像处理控制模块;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主动进气格栅防结冰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车外温度信息,判断车外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预设值,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复本步骤;采集车外的环境图像,利用图像视觉算法判断雨雪大小;结合车外温度信息和雨雪大小来判断结冰风险大小;根据结冰风险大小来控制格栅电机进行间歇运动,结冰风险越大,格栅电机间歇运动的时间间隔越短。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进气格栅结冰。

    一种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的空滤器进气管路布置方法及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59093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05560.5

    申请日:2013-11-26

    Abstract: 一种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的空滤器进气管路的布置方法及结构,空滤器进气管路包括进气管、解耦波纹管和进气口组件,进气口组件包括顶置挡风板和进气弯管,顶置挡风板上开有进气口,进气弯管从顶置挡风板上方与进气口连接,顶置挡风板布置在冷凝器顶部靠车前方位置,使进气口位于并位于冷凝器、前保险杠、顶置挡风板和侧挡风板形成的空气进气舱顶面,直接吸入低温空气。本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有利于降低进气温度、减少进气漩涡产生,提高发动机动力性。

    车辆零部件温度性能评估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28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36403.4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零部件温度性能评估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车辆的结构类零部件对应材料的活化能,创建热老化模型;基于热老化模型和车辆待行驶地区的道路工况数据,确定在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内结构类零部件的等效暴露时长;根据等效暴露时长和对应暴露时长阈值,确定结构类零部件的温度性能评估结果。如此,通过车辆零部件对应的热老化模型和车辆待行驶地区实际的道路工况数据,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出结构类零部件在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内对应的等效暴露时长,进而根据根据效暴露时长和对应暴露时长阈值,可以准确且全面地对不同地区的车辆零部件温度性能进行评估,并有效指导车辆零部件的热管理开发。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58111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892781.X

    申请日:2021-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的前保险杠与前端框架之间的主动进气格栅本体;所述前端框架的上部设有进气通道,在该进气通道出口处的单向阀;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包括设在中部的加强筋、设在加强筋下边的下叶片、设在加强筋上边的上叶片、设在上叶片上边的导流结构;还包括设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两侧的导风板和设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后面的多个固定结构;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通过多个固定结构定位连接在前端框架上,所述导流结构与前端框架上的进气通道对应配合。本发明能够实现进气分区,提高进气利用率及平顺气流,降低机舱温度,能够避免机舱热回流,造成冷却系统性能下降的情况。

    一种发动机发热量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1765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63765.5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发热量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某车辆开发平台覆盖范围内历史车型的监测数据并将监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所述监测数据包括整车重量、风阻、内阻、电器功耗、电器件占空比、能量转换效率、变速器传动比、工况数据、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进气流量、水流量、水阻;S2,构建回归算法模型,以S1获取的监测数据作为训练集、以发动机发热量作为输出项对回归算法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得到满足仿真精度要求的发热量预测模型;S3,以所述发热量预测模型对待测车型的发动机发热量进行预测评估。其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发动机发热量,降低开发成本,节约开发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