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风险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88817.3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设备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风险评价方法,步骤包括:决策者将复杂特征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找出每个层级的相关因素,建立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九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并检验一致性;计算综合得分并确定最优方案;确定指标评价矩阵;将矩阵归一化处理,求取指标信息熵;采用激活函数求改进熵,得出指标权重;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组合权重,得到综合权重向量;确定因素集,建立因素集的评语集;建立评价矩阵,构建模糊评价矩阵,计算综合评分。本发明能够形成一个完整、有效、可信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分析、评估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的实际风险水平与情况。

    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256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62491.8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包括螺纹连接在试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连杆,连杆与试件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试件的内螺纹孔,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试验机夹头连接的夹块。还包括能够螺纹连接在试件上的螺母,螺母能够与内螺纹孔的端面相抵。本发明还提供试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组装试验夹具,并在组装过程中给螺母施加大于扭转疲劳试验最大扭矩的载荷;将带有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启动加热炉;启动疲劳试验机。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扭矩疲劳试验存在的夹具与试件连接松动和夹具通用性差的问题。

    一种气瓶夹持机构、吹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29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797524.8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夹持机构、吹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座、转盘和夹持组件,基座包括多个环形板,环形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转盘转动安装在其中一个环形板上,转盘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弧形通孔,夹持组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推压杆,推压杆外侧设有副杆,副杆穿设在条形通孔和弧形通孔内,基座的下端还固定设有承接座。其目的是:通过环形板的条形通孔、转盘的弧形通孔与夹持组件的相互匹配,利用转盘的转动,同时带动夹持组件的多个推压杆同步向内进行挤压,完成对气瓶的夹持,进而使得各种直径尺寸存在差异的气瓶在被夹持后,气瓶的中轴线与基座的中轴线共线,即可对不同直径的气瓶进行夹持,通用性强。

    一种叉车
    19.
    发明公开
    一种叉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54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16328.8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包括竖直支撑架、上下移动机构、举升叉架和支撑叉架,竖直支撑架呈冂字形,竖直支撑架两侧的下部均安装有万向轮,上下移动机构位于竖直支撑架内、且沿竖直支撑架上下移动,举升叉架固定安装在上下移动机构上,举升叉架上开设有避让槽,支撑叉臂穿设于安装槽内,支撑条穿设在支撑槽内,安装板于安装槽的顶壁的前部沿着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卡条,支撑叉臂上开设有卡槽。其目的是:通过竖直支撑架、上下移动机构、举升叉架和支撑叉架的相互配合,使得叉车可在叉取货物的过程中,可轻易地进入货车的车厢,进而在满足对货物的上下车需求的同时,也可在车厢内对货物进行移动。

    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42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547019.9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和安装于试验架上的升降机构,所述试验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的承载板的下方,所述承载板与升降机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传输气瓶至下压板下方的传输机构。其目的是:通过下压板、承载板、升降机构和传输机构相互配合,将气瓶等间距放置于传输机构的上方,利用传输机构将气瓶逐个传输至下压板和承载板之间,承载板上升、下压板下降,对气瓶完成压扁试验,上下料与试验同步进行,试验效率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