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7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91070.5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梯结构强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强度形变同步检测仪及检测方法。其中强度形变同步检测仪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滑动设置有挤压座,接触面积调节单元,接触面积调节单元设置在挤压座的前端;受力形变同步检测单元,受力形变同步检测单元设置在挤压座上;接触面积调节单元包括一块第一挤压板和两块第二挤压板,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在挤压座的前端活动匹配设置:两块第二挤压板收折在第一挤压板下方,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形成双层结构;或者,两块第二挤压板拼接在第一挤压板的周侧,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形成单层结构。其目的是解决在现场安装过程中对不同的电梯配件的性能测试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0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62547.X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厢状态监测及碰撞预警方法及系统,应用于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冲顶事故数据进行汇总、分类、统计,仿真模拟得出训练数据;进行预测系统的训练,并确定预测模型;S2、电梯在运行时,对轿厢的制停距离、运行速度、轿厢位置、加速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采集对应的数据;S3、根据S2中采集的数据,如果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超过预设值,则碰撞预测系统判断会出现冲顶情况;S4、当预测系统给出冲顶信号,将冲顶信号输入防御系统,即动作执行机构,防御系统会切断主机电源和控制系统电源,并控制紧急制动装置动作。本发明的方法抑制了冲顶、蹲底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保护乘梯人员和设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6209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5986.2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重庆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动设备参数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的电梯检测系统,结合安卓手机提供的传感器,利用辅助测量设备,提高采集数据的特征数量,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抑制测量噪声,处理多维数据,进而得出能够代表电梯运行状况的数据,利用算法弥补传感器精度缺陷,提高测量准确性,给出测量结果。该电梯检测系统,利用安卓手机传感器、PCA特征检测算法、RNN循环神经网络能够综合多个维度的数据特征,综合判断电梯是否有问题,能够与电梯检测智慧系统实时沟通,能够做到专业人员指挥;无需额外设备,能够降低检测电梯的成本要求;能够避免检测人员技术能力差异而导致的检测结果偏差,能够方便地实现电梯检测,及时发现电梯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238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311884.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包括移动厢,移动厢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承重隔板,承重隔板顶部安装有电源装置和提升机构,提升机构连接有救援框,救援框安装在移动厢内,救援框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移动厢的顶部安装有越障安装架,越障安装架顶部固定安装有锁板,锁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移动厢顺着索道进行移动,从而便于达到在一些直升机也无法到达的跨山跨海索道上进行移动救援工作,通过提升机构带动救援框不受索道高度限制,便于快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乘客运送到地面安全地带,救援效率高效,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还能进一步的减少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28435.8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IPC: F16D66/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梯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驱动主机制动闸瓦用故障检测仪,包括固定于驱动主机输出轴上的制动轮、安装于制动轮外侧的抱闸装置以及检测电路,其中一个弧形抱闸臂上安装有两个易于磨损的导电接触柱,导电接触柱与弧形抱闸臂之间安装有绝缘安装件,检测电路包括主回路和副回路,主回路包括串联在电路中的指示灯、接触器KM和接触器KM的主触头,副回路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密封击穿机构和两个导电接触柱,副回路与接触器KM的主触头并联,密封壳体内安装有两个穿过密封壳体的球体,两个球体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检测方式导致的无法在电梯正常使用过程中,对主机的闸瓦磨损过度的情况进行实时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535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45264.6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梯轿厢无线能量与信号传输的系统及方法,包括电梯井,活动设置在电梯井内的电梯轿厢;还包括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的原边以及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副边;所述原边为导轨式线圈,沿电梯轿厢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副边与所述原边相配合;所述副边为S型软磁体线圈;所述原边通过第一安装支架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内侧;并建立电梯轿厢负载大小与输入电流的关系,通过检测输入电流判断电梯轿厢是否关门。本发明采用无线供电和无线通信技术,基于无线能量辨识的无线信号传输,根据无线能量传输的输入电流波形判断信号传输,实现电梯轿厢的无线供电和无线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3594.4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底部空间测量及视频记录装置,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视频云台、红外测距组件、积水测量组件,所述车体两侧设有升降移动组件,所述车体内部设有控制组件,所述视频云台、所述红外测距组件、所述积水测量组件以及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本发明通过控制组件驱动车体运行到需要测量的位置,通过红外测距组件对电梯底部空间尺寸进行测量,通过视频云台对缓冲器压缩试验进行视频记录,积水测量组件可检测底坑积水情况,并反馈至控制组件,通过升降移动组件调整车体高度,整个测量过程无需检验人员进入电梯底部空间,避免了危险发生,且测量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0916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2052.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IPC: G08G1/14 , E04H6/42 , G08G1/0968 , G08G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的机械式车库智能停车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停车技术领域,当车辆到达指定地点后,对车辆进行识别;引导用户进入停车过渡区;在停车过渡区下面埋设称重传感器,车辆进入停车过渡区后,通过称重传感器获取车辆的重量信息,根据车辆的重量信息判断每个停车位的承重能力;将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停车过渡区的入口或周围,获取车辆的尺寸信息;对车辆的重量信息和尺寸信息进行智能评估,确定适合车辆的可用停车位,通过机械设备将车辆停放在可用停车位;通过机械设备将车辆由停车位移动到停车过渡区。本发明实现了对每个车位实时重量的精确监控,动态分析车位的使用状态,从而确保负载均匀分布,提升机械停车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7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5716.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机动态‑静态制动力矩测试装置,涉及力矩测试装置领域,包括底座、支座、力臂驱动组件、加载力臂、拨叉组件和主轴,所述底座上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的外侧连接有加载力臂,所述加载力臂的外侧通过轴承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加载力臂由所述力臂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力臂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主轴的外壁还连接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拨叉组件驱动所述加载力臂与所述主轴分离或配合。本发明拨叉组件能够驱动中间花键套与内花键套分离或配合,从而可以控制主轴与加载力臂分离或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动‑静态力矩测试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8408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48880.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内专用机动车辆驾驶员行为智慧监测和提醒系统及方法,涉及驾驶员行为监测提醒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测装置、提醒装置和控制中心;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驾驶员面部信息和行为信息;提醒装置,用于对驾驶员进行行车安全提醒;控制中心,用于将行车安全提醒记录进行保存和对车辆进行溯源。本发明通过对驾驶员行为进行智慧监测和提醒,系统能够全面的感知驾驶情况,使得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碰撞风险,实现车辆的安全驾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