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1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66630.1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列车碰撞能量管理优化方法,包括:建立考虑列车能量吸收及轮轨滚动接触行为子系统的多编组列车碰撞有限元模型;建立列车碰撞能量吸收的机器学习数据库;构建列车碰撞能量吸收的机器学习多目标预测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的列车碰撞能量管理多目标优化;本发明借助机器学习方法能够更为准确且迅速地实现高速列车的碰撞能量分配,从而进一步提高轨道车辆的耐撞性和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95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97718.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交通车辆安全防护领域的一种泡沫金属填充仿竹夹芯圆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泡沫金属填充仿竹夹芯圆管呈竹筒状,包括嵌套的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填充有泡沫金属,外管侧壁上以外管中部为中心对称设有仿生节。本方案的圆管设计为竹筒状,利用仿生节的局部加强作用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在车辆碰撞时有效地分散荷载、进一步达到缓冲的目的;且内外管嵌套并填充泡沫金属的方式,实现圆管轻量化的同时,利用泡沫铝的填充效应改善内外圆管的变形模式、增强能量吸收能力,确保仿竹圆管在车辆碰撞时拥有较高的比吸能和能量吸收效率,提升轨道车辆的被动安全防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564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33010.1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7/22 , G01N27/24 ,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数据检测阀侧套管缺陷检测方法,用于判断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内部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存在缺陷的类型,包括介质损耗测量模块和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所述的介质损耗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和介质损耗因数随频率变化的响应曲线;所述的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频域介电谱测量模块测量的数据,并对数据处理,最后将得到的数据与人工神经网络(ANNs)深度学习算法中的训练样本进行介质损耗因数对比,如符合缺陷数据特征之后,再通过介质损耗因数异常频率段的响应曲线与人工神经网络(ANNs)深度学习算法中的训练样本进行拟合度分析,判断出是何种缺陷,从而实现套管的缺陷判断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7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31397.X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碰撞有限元假人及仿真系统建模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具有目标人体特征参数的假人有限元模型;S2:建立考虑车体碰撞吸能结构与轮轨滚动接触行为的多编组列车碰撞有限元模型;S3:建立轨道车辆内部的刚柔耦合模型;S4:建立轨道车辆和假人有限元模型一体化被动安全性仿真分析系统。本发明能够为我国轨道车辆司乘人员在碰撞中的冲击损伤评估提供参考,有助于建立我国轨道交通领域有效的司乘人员冲击生物损伤评价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轨道车辆的耐撞性和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14794.2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武汉城市公共设施运营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叶仲韬 , 夏天 , 郭翠翠 , 钟继卫 , 彭旭民 , 胡俊亮 , 梅秀道 , 王鸣辉 , 李明 , 王胡鹏 , 李泽新 , 王金霞 , 张腾 , 彭晨曦 , 刘凯 , 池玉辰 , 喻越 , 姚文凡 , 张越 , 陈鑫 , 史晶 , 余雍 , 甘光磊
IPC: G01B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内转角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基准靶标、图像采集设备和两个监测靶标。其中,基准靶标用于设置在桥墩上;两个监测靶标分别用于设置在桥梁横桥向的两端;图像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基准靶标和两个监测靶标横桥向和竖向的坐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基准靶标以及两个监测靶标横桥向和竖向的坐标,其中,基准靶标设置在桥墩上,两个监测靶标分别设置在桥梁横桥向的两端;根据基准靶标以及两个监测靶标横桥向的坐标,确定梁端水平转角;根据基准靶标以及两个监测靶标竖向的坐标,确定梁体扭转角。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监测装置无法监控水平方向的转角,且无法实现高频监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0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441030.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套管内部缺陷的热等效分析方法,首先将高压套管多层结构简化为多层柱状简化模型,再将多层柱状简化模型等效为单层柱状等效模型,并将高压套管内部缺陷等效为单层柱状等效模型的内部热源;根据高压套管的材料组成,分别确定多层柱状简化模型各层的热导率等材料参数,并根据多层平壁稳定传热过程,确定单层柱状等效模型的等效热导率,由此将高压套管多层传热分析等效为单层传热分析。本发明极大简化了对高压套管的热分析过程,是一种精确、高效、快速的高压套管内部缺陷热分析方法,对高压套管内部缺陷热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579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090805.X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受电弓,属于轨道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受电弓滑板、螺旋励磁线圈、横向支撑杆、受电弓弓头以及托架;所述托架位于所述受电弓滑板正下方的托架位置,并紧贴于所述受电弓滑板,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所述受电弓滑板的下方,所述螺旋励磁线圈通过螺旋缠绕在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左右两侧,且两组所述螺旋励磁线圈的绕向相反,所述螺旋励磁线圈的两端与所述受电弓弓头连接。针对当弓网电弧产生后,通过其更加智能化的结构设计,产生磁场对弓网电弧发生作用,一方面,能够使电弧弧根在滑板上发生移动,分散烧蚀区域;另一方面,能够减缓电弧的“箍缩”效应,降低电弧的能量密度,从而达到减轻弓网电弧对滑板的烧蚀、延长滑板使用寿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8409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0065945.4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接触网大尺度差异零部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聚类算法将数据集分类;步骤2:形成N个图像类别与对应零部件位置的映射关系;步骤3:数据集,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训练,得到分类数据集;步骤4:生成粗定位框;步骤5:将粗定位框从图中截取出来,根据真实定位框位置形成细定位数据集;步骤6:将细定位数据集输入到SSD定位模型,进行细定位器的训练;步骤7:将待检测图像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得到初步分类结果;得到零部件的粗定位框;将粗定位框输入到步骤6训练后得到的SSD定位模型中即可得到零部件的细定位框,完成检测;本发明针对大尺度差异的接触网零部件,定位准确率高、检测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28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16956.7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电缆终端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包括通过信号依次连接的实验模块、测量模块和后台通信模块;实验模块包括两个用于作为实验容器的相同的绝缘油试验箱;绝缘油试验箱内均设置换气降温装置、杂质过滤装置和安全预警装置;一个绝缘油试验箱内的电缆终端一端缆芯通过高压接线端与高压电源连接,另一个绝缘油试验箱内电缆依次与接地线、接地端和外部的接地极连接。本发明绝缘油实验箱内有循环换气口和温度、杂质监测装置、气体监测装置,能确保实验安全进行,并能将测量信息直接传输给计算机,测量过程便捷、安全,能够满足车载电缆终端的局部放电检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41030.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套管内部缺陷的热等效分析方法,首先将高压套管多层结构简化为多层柱状简化模型,再将多层柱状简化模型等效为单层柱状等效模型,并将高压套管内部缺陷等效为单层柱状等效模型的内部热源;根据高压套管的材料组成,分别确定多层柱状简化模型各层的热导率等材料参数,并根据多层平壁稳定传热过程,确定单层柱状等效模型的等效热导率,由此将高压套管多层传热分析等效为单层传热分析。本发明极大简化了对高压套管的热分析过程,是一种精确、高效、快速的高压套管内部缺陷热分析方法,对高压套管内部缺陷热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