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鲜叶茸毛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136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65261.0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提取茶树鲜叶茸毛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步骤如下:(1)取带茸毛的茶树芽或叶片等鲜嫩组织,自然放入50ml离心管,在液氮中快速冷冻;(2)手握冷冻后的离心管样品在旋涡混合器上连续振动20s~30s,使样品表面的茸毛摩擦脱落并附着在管壁和管底上;(3)用液氮冷冻过的药匙迅速将附着于管壁和管底上的茸毛刮下,放入液氮冷冻的离心管中保存,重复数次,直至收集到所需量的茸毛。本方法提取出的茸毛样品,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样品的新鲜,提取出的茸毛能够用于RNA提取,可以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代谢物分析,为茶树茸毛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种保健普洱袋泡茶及其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07747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73485.9

    申请日:2017-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普洱袋泡茶及其加工工艺,将天麻、灵芝、火龙果干花用粉碎机打成颗粒状,与拼配后的优质普洱散茶(熟茶)混合,天麻占成品质量的6%,灵芝占成品质量的3%,火龙果干花占成品质量的1%,然后再经过粉碎、焙火等步骤最后成型包装。该法操作简便,可行性高,为充分发挥普洱茶与天麻、灵芝、火龙果花的药用保健功效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使用方式,所制备的保健普洱茶具有清热解毒、强身健体、祛风通络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对治疗眩晕眼黑、加速体内毒素的消解和转化以及防癌抗癌具有很好的效果。

    一种茉莉花香气吸附装置及吸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3827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166348.8

    申请日:201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茉莉花香气吸附装置,包括工作仓和工控机,所述工作仓的顶端经吸风口与一吸附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吸附柱的另一端与可调式负压真空泵连接,所述工作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工作仓的内仓壁上均布有多排由送风组件实现工作仓内部风循环的风孔,所述工作仓的一侧壁上经湿气连接口连接有一用以调控工作仓内部湿气的加湿器,所述工作仓的底侧设有用以控制工作仓内温度的压缩机制冷组件。本发明有效延长茉莉花生机,促进头香香气的充分释放,同时充分吸附茉莉花释放的香气,改变目前茉莉花精油提取技术的局限性,提高茉莉花精油的鲜灵度和得率,具有可循环利用、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基于青叶物理特性及挥发物的岩茶智能做青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6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91401.1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青叶物理特性及挥发物的乌龙茶智能做青判别方法。做青时有摇青、晾青和做青三种判别模式,三种模式下分别采集的叶温、CO2浓度、不同数量的在制叶电参数及叶层有机挥发物含量,分别标记为Y1‑n、Y2‑n、Y3‑n……Y20‑n、Y21‑n、L1‑n、L2‑n、L3‑n……L18‑n、L19‑n、S1‑n、S2‑n、S3‑n……S17‑n;在摇、晾过程中相应参数数量的70%满足参数变化最小值要求时,即可判定摇、晾或做青达到适度标准,其计算公式以Y1‑n为例:Y1‑n/Y1‑1‑100%=Min摇青完成(n=1,2,3……n)。本发明可高效、智能的对下一步工序的进行与否提供决策支持,进行武夷岩茶智能化做青,克服武夷岩茶做青过程工艺判别人工依赖性强,做青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低等问题。

    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0368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1161415.9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装置、吸尘装置和除杂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板和推料杆;进料板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茶叶滤网;吸尘装置包括风筒和风筒内的风机、除尘管和茶尘滤网;除尘管包括内部中空的滚筒和设置于滚筒内的喷水管;除杂装置包括送料板、出料板、水平传输带、静电发生辊、静电消除辊。该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可对茶尘进行集中分离收集,可有效避免茶尘在设备中大量积累损坏设备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茶尘悬浮在空气中被作业人员吸入的风险;茶尘中还含有大量的茶多酚,集中收集后的茶尘可用于二次开发利用。

    一种茶叶智能采摘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1417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73532.1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智能采摘装置,包括可移动机架、图像采集与定位装置、采摘机构和控制装置,可移动机架两侧的移动装置经升降机构连接图像采集与定位装置安装架和采摘机构安装架,采摘机构安装架上设有左右运动机构和前后运动机构,采摘机构在其驱动下左右及前后运动,采摘机构包括采摘机械手、中空连杆、电动推杆、储茶仓、柔性管道和真空抽吸茶叶动力装置,采摘机械手经中空连杆连接电动推杆以上下运动,柔性管道一端连通采摘机械手,另一端连通安装于储茶仓内的真空抽吸茶叶动力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获取的图像和定位传感器定位目标茶叶,控制采摘机构采摘茶叶。该装置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可实现单梢采摘,提高了茶叶采摘质量和工作效率。

    一种乌龙茶包揉叶压缩力学特性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76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05759.X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龙茶包揉叶压缩力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一个透明长方体压力模及相应的压头,取30~50g乌龙茶包揉在制叶随机放入模具中;采用电脑式拉压力试验机测试,压力加载速度50~100mm/min,将待测茶叶压缩至高度为2~4cm,获取茶叶试样受压过程的力学参数的变化。适用于探明乌龙茶造型过程在制叶的力学特性,构建并完善茶叶力学测定方法,为新包揉设备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