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966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27029.X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南非叶栽培粗毛纤孔菌的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该方法栽培所用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固体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棉籽壳80%-100%,玉米芯0%-20%,大米0%-20%,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营养液液体培养基包含以下组分:南非叶粉末0.045%-0.055%、葡萄糖1.8%-2.2%、酵母提取粉0.15%-0.25%,余量为水,各组分之和为100%,pH自然;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之间按质量比为1:1.4-1:1.6的比例混合。采用本培养基栽培的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生长周期较短,并且本培养基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工厂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97746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50993.7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制备黑牛肝菌黑色素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在40重量份的大米中加入55~65重量份的营养液,然后在121℃下灭菌50 min,冷却后接入黑牛肝菌菌种,置于25-28℃静置避光培养40-50天,充分发酵,将发酵完后的基质置于烘箱50℃烘干,得大含有黑牛肝菌黑色素的发酵基质,提取得黑牛肝菌黑色素。本发酵制备黑牛肝菌黑色素的技术方法可快速大量生产黑牛肝菌黑色素,适用于工厂化生产,同时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法实施可靠方便,生产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68443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93739.9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碎米培养基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及应用。碎米培养基由碎米、其他栽培料和营养液组成;其中碎米和其他栽培料的质量比为60‑100:0‑40,碎米和其他栽培料的总量与营养液的料液比为1g:1.1mL‑1g:1.5mL。该培养基使猴头菇栽培走菌速度更快、栽培周期更短、效益更高。同时本发明提供培养基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加工成本低,生物转化率较高,营养成分丰富,能够适应工厂化生产与使用,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4109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94916.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和孢外多糖的发酵培养基,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培养基制备方法为取土豆200g,葡萄糖20g,一起加到1000ml水中,煮沸10min,过滤弃渣,收集滤液;加入扁桃斑鸠菊0.45-0.55g,加水补齐至1000ml,121℃灭菌30min。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粗毛纤孔菌的液态发酵,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与不加扁桃斑鸠菊的对照培养基相比,菌丝产量和孢外多糖的产量分别提升了1.21倍和2.52倍。该发明对粗毛纤孔菌进一步深入开发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医药制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62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95570.1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猪肚菇菌菌丝生长的发酵培养基,于培养基的配制领域。所述培养基的组分及含量为:葡萄糖18‑22 g/L,酒石酸铵2.0‑2.5 g/L,KH2PO4 1‑2g/L,MgSO4•7H2O 0.2‑0.5g/L,NaCl 0.2‑0.5g/L,CaCl2•2H2O 0.5‑1.0g/L,VB1 5‑10mg/L。本发明培养基的优点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促进猪肚菌菌丝生长的发酵培养基,以使工厂化栽培猪肚菇具有时间减少、纯度高、隐形污染概率低、菌丝体生长条件相同、菌龄一致、出菇整齐现蕾快、成本低、活力强、利于机械化操作、接种方便且接种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3144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30523.9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C9/152 , A23V2002/00 , A23V2200/32 , A23V2200/324 , A23V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茯苓小麦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茯苓小麦30-50份,山楂10-30份,奶粉5-10份,矫味剂5-15份,润滑剂0-1份;所述茯苓小麦是选取新鲜小麦洗净、除杂,煮至小麦全熟无白心后装瓶,高压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接入活化好的茯苓菌种,26℃下培养25-30天制得。该茯苓小麦咀嚼片的制备方法是将茯苓小麦、山楂低温烘干后加入矫味剂粉碎,过120目筛,然后加入乙醇溶液进行造粒,再经干燥冷却、压片制得所述茯苓小麦咀嚼片。本发明茯苓小麦咀嚼片的制备方法简便、实施可行性高,便于进行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工,且其食用方便,易于吸收,风味独特,营养均衡,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74568.9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促桑黄孢子萌发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中包括桑黄粉或桑黄浸提液。一种基于促桑黄孢子萌发培养基的培养方法,步骤1:收集桑黄担孢子,并制成桑黄担孢子悬液;步骤2:制作促桑黄孢子萌发培养基;步骤3:担孢子萌发处理;取步骤1收集的担孢子悬液,在无菌操作下用无菌水稀释至100倍显微镜视野中有15‑30个;孢子即可涂布在担孢子萌发培养基上,然后在特定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基础上,再黑暗培养;温度为20‑32℃不间断变化;湿度维持在55%‑70%上下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至担孢子萌发。本发明基于传统培养基,通过增加桑黄浸提液或桑黄粉,能够实现桑黄担孢子萌发,整个过程简单方便,易于上手。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83582.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及其特异性分子标记。所述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其分类命名为:金针菇(Flammulinafiliformis)农万金10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8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42。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金10号’菌种具有菇帽圆润、均匀整齐,菌柄直挺,菇体为黄色,根部颜色略深,菇根较紧实、横切面有孔洞、孔隙小等优良黄色金针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FV2单产较低,菌柄弯曲;以及另一亲本C06生长周期偏长,菌盖较大的缺点;平均单产比对照菌株‘杂19’高34.4%。
-
公开(公告)号:CN10841092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10494916.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和孢外多糖的发酵培养基,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培养基制备方法为取土豆200g,葡萄糖20g,一起加到1000ml水中,煮沸10min,过滤弃渣,收集滤液;加入扁桃斑鸠菊0.45‑0.55g,加水补齐至1000ml,121℃灭菌30min。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粗毛纤孔菌的液态发酵,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与不加扁桃斑鸠菊的对照培养基相比,菌丝产量和孢外多糖的产量分别提升了1.21倍和2.52倍。该发明对粗毛纤孔菌进一步深入开发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医药制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26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98899.4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蝉花孢子粉的培养方法,利用米粉、玉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豆粉、蝉花粉为培养基质,调节含水量为30%~40%,pH值为5.0~6.0;将培养基质拌均装瓶,高压灭菌后冷却,接入蝉花孢子菌种,50天培养成熟后,采收蝉花孢子粉。该方法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蝉花孢子粉干净且纯度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