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油茶树枝夹持机械手的夹持力度修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67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75853.X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油茶树枝夹持机械手的夹持力度修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对油茶树枝、操作环境和机械手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采集关键参数,生成夹持适应性指数和夹持稳定性指数,将夹持适应性指数和夹持稳定性指数结合,计算夹持控制指数;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将历史关键参数作为训练集,将对应的历史机械手夹持力作为标签,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夹持力预测模型,将实时采集的关键参数输入至模型中,输出预测夹持力,将其与夹持控制指数结合,计算最终夹持力。本发明在实时获取关键参数的基础上,生成夹持适应性指数和夹持稳定性指数,进而计算夹持控制指数,实现动态调节夹持力的目标。

    油茶树振动机械手稳定抓持力阈值控制方法、系统及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191757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91583.7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树振动机械手稳定抓持力阈值控制方法、系统及机械手,涉及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控制领域,本发明通过获取油茶树表面摩擦系数并确定损伤阈值,测量机械手工作时的爪指张开角度和夹紧压力,确定夹紧压力范围,计算最大压力、最小压力和等效压力,并调整机械手夹紧压力,获取机械手爪指的自然频率和最大动态位移响应,并基于此调整爪指张开角度,计算数据生成抓持力指数,迭代调整确保抓持力指数小于损伤阈值。本发明综合利用力学仿真与实际测量数据,通过反馈调节和精细化控制,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过度压力和负载造成的机械手磨损及低效问题,提高了机械手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一种油茶果采收装置及其采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14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168883.7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果采收装置及其采收方法,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和安装在行走机构上的索驱动采收机构,索驱动采收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旋转驱动件、绳索卷筒、绳索以及机械臂,旋转驱动件驱动绳索卷筒旋转,绳索的一端卷绕在绳索卷筒上,另一端与机械臂上机械手连接以通过机械手带动绳索连接到油茶树枝上。本发明通过机械手带动绳索固定到油茶树上,从而将振动能量传递到带采收油茶果的树枝处,从而将油茶果振落,提高了油茶果的采摘效率,降低了采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程度。由于绳索质量轻,从而能耗更小;多个索驱动采收机构协同控制,实现多模式油茶果重点采收;而振动能量主要传递到树冠挂果区域,避免根部损伤。

    一种油茶果采收装置及其采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1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68883.7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果采收装置及其采收方法,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和安装在行走机构上的索驱动采收机构,索驱动采收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旋转驱动件、绳索卷筒、绳索以及机械臂,旋转驱动件驱动绳索卷筒旋转,绳索的一端卷绕在绳索卷筒上,另一端与机械臂上机械手连接以通过机械手带动绳索连接到油茶树枝上。本发明通过机械手带动绳索固定到油茶树上,从而将振动能量传递到带采收油茶果的树枝处,从而将油茶果振落,提高了油茶果的采摘效率,降低了采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程度。由于绳索质量轻,从而能耗更小;多个索驱动采收机构协同控制,实现多模式油茶果重点采收;而振动能量主要传递到树冠挂果区域,避免根部损伤。

    基于异速生长定律的油茶树体主干频率经验公式推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1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09523.5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异速生长定律的油茶树体主干频率经验公式推导方法,属于树体自然频率计算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定义油茶树体理想分枝模型,通过测量异速生长参数,然后仿真分析树体主干自然频率,最终推导出油茶树体自然频率经验公式。本发明基于能量守恒原理,采用参数辨识方法推导二分叉油茶树体基本单元主干一阶自然频率计算经验公式,并对比仿真自然频率,进而验证经验公式的准确性,为振动采摘装置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