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机身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2680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1152285.X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机身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结构。飞行器的机身为纵轴左右对称的双机身、机身头部和尾部有与机身一体化成型的用于固定旋翼和尾翼的连杆,四旋翼系统固定设置于机身前连杆和后连杆上;机翼横跨两个机身,分为左机翼、中部机翼和右机翼;机身尾部连杆上固定设置有“拱形”尾翼;推进螺旋桨系统固定设置于中部机翼上;轮式起落架系统包括四个起落架减震连杆及机轮,安置于左右机身下侧。本发明的飞行器结构,因采用了双机身结构,使飞行器具有足够大的任务空间,适合放置大尺寸载荷;同时旋翼和尾翼连杆能够与机身设计为一体,避免额外安装旋翼杆,机身和旋翼杆一体成型,简化了飞行器结构,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降低了结构重量。

    一种分布式电推进倾转旋翼无人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9634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1141402.2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推进倾转旋翼无人飞行器。飞行器采用三段机翼式固定翼总体布局,前、后机翼均采用两层布置,上下层机翼各设置有电推进涵道风扇,中机翼主要用于固定翼飞行时产生升力。涵道风扇作为动力系统,其产生的推力用于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固定翼巡飞,前后机翼和机身的结合处设置有倾转机构,以实现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模式与固定翼巡飞模式间相互切换。当飞行器具备巡飞需用速度时,完成从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模式过渡至固定翼模式。该发明采用了分布式电推进涵道风扇作为飞行器动力系统,减小了动力系统尺寸及重量,提高了动力系统冗余度及可靠性,固定翼巡飞时采用涵道风扇转速差动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控制效率。

    一种指定攻击倾角的微型作业飞行器的末端制导段进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145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91942.9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定攻击倾角的微型作业飞行器的末端制导段进入方法,对具有攻击落角约束的地面固定目标,结合微型作业飞行器自身机载捷联寻的器小视场范围的限制,设计期望的指定倾角攻击轨迹;微型作业飞行器通过导航系统测量自身的飞行姿态、相对地面高度、速度和地理三维坐标信息,将飞行器自身位置信息与期望攻击轨迹比对,导引控制飞行器到期望轨迹上,使飞行器弹体轴基本对准固定攻击目标,开始从中制导巡航段进入末端攻击段。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非线性滑模变结构控制率,满足了使微型飞行器的飞行方向向期望轨迹平滑过渡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

    一种倾转四旋翼飞行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0967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62392.5

    申请日:2015-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转四旋翼飞行器,属于航天飞行动力机械领域,其包括机身、第一机翼以及第二机翼,倾转单元和四套旋翼单元,倾转单元设置在机身上,其包括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第一横轴和第二横轴,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旋翼安装轴,所述第一横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第二旋翼安装轴,所述第一、第二旋翼安装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第二旋翼单元,所述第二横轴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第四旋翼安装轴,所述第三、第四旋翼安装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三、第四旋翼单元,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旋翼单元的旋转轴均与水平面垂直。本发明飞行器的控制相对容易。

    一种液罐内爆的仿真分析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49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18775.X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罐内爆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基于ABAQUS的前处理功能建立液罐内爆的有限元模型,包括液罐、液体和地面,固体使用非线性固体力学模拟,液罐使用双线性本构模型模拟,流体使用线性声学模型模拟,液罐和液体设置为双向传递速度和压力,流体网格尺寸与固体网格尺寸之比在0.5~1.5之间;基于ABAQUS的前处理功能设置爆源和爆距点,并采用散波算法将加载面设置在声固耦合面的声域一侧,爆距点的超压峰值基于液体内爆经验公式计算;基于ABAQUS的声固耦合求解器进行计算,并根据ABAQUS的后处理功能得到目标点的超压峰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罐内爆的仿真分析方法,用以解决现有使用流固耦合方法分析液罐内爆时存在的计算量大和毁伤效果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双机身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268089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1152285.X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机身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结构。飞行器的机身为纵轴左右对称的双机身、机身头部和尾部有与机身一体化成型的用于固定旋翼和尾翼的连杆,四旋翼系统固定设置于机身前连杆和后连杆上;机翼横跨两个机身,分为左机翼、中部机翼和右机翼;机身尾部连杆上固定设置有“拱形”尾翼;推进螺旋桨系统固定设置于中部机翼上;轮式起落架系统包括四个起落架减震连杆及机轮,安置于左右机身下侧。本发明的飞行器结构,因采用了双机身结构,使飞行器具有足够大的任务空间,适合放置大尺寸载荷;同时旋翼和尾翼连杆能够与机身设计为一体,避免额外安装旋翼杆,机身和旋翼杆一体成型,简化了飞行器结构,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降低了结构重量。

    一种指定攻击倾角的微型作业飞行器的末端制导段进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1454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811491942.9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定攻击倾角的微型作业飞行器的末端制导段进入方法,对具有攻击落角约束的地面固定目标,结合微型作业飞行器自身机载捷联寻的器小视场范围的限制,设计期望的指定倾角攻击轨迹;微型作业飞行器通过导航系统测量自身的飞行姿态、相对地面高度、速度和地理三维坐标信息,将飞行器自身位置信息与期望攻击轨迹比对,导引控制飞行器到期望轨迹上,使飞行器弹体轴基本对准固定攻击目标,开始从中制导巡航段进入末端攻击段。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非线性滑模变结构控制率,满足了使微型飞行器的飞行方向向期望轨迹平滑过渡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

    一种带有锁定功能的翼梁连接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112321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140667.0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专利提供一种带有锁定功能的翼梁连接接头。包括固定段翼梁支撑座,活动段翼梁支撑座,锁定管夹,锁定转杆,锁定摇杆及摇杆锁扣组件。翼梁支撑座分别安置在固定段机翼与活动段机翼内,主、辅翼梁与固定段机翼内的翼梁支座固定连接;在活动段机翼内的翼梁支撑座上设有锁定管夹,固定段翼梁支撑座上设有摇杆锁扣组件;锁定转杆安置在锁定管夹上,锁定摇杆安置在锁定转杆上。转动锁定摇杆带动锁定转杆,可将锁定管夹压紧锁定,将活动段与固定段机翼锁定紧固。锁定摇杆锁定后能防止锁定转杆在飞行时松动转动,能保持活动段机翼与固定段机翼间的牢固锁定。本发明具有质量轻、体积小、连接速度快、操作简单、连接可靠,对无人机飞行性能影响小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