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5997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10107299.2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彭义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活性炭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浸渍溶液,在所述浸渍溶液中加入至少一种有机酸保护剂,所述有机酸保护剂的pKa值接近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载体的等电点,并调节所述浸渍溶液的pH值以接近所述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载体的等电点;将所述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载体快速均匀地放入所述浸渍溶液之中并进行机械搅拌或超声混合,静置后过滤,之后对过滤后的载体进行洗涤和干燥;将干燥后的负载有金的载体进行焙烧还原得到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载纳米金催化剂。本发明使得活性炭上负载的金颗粒尺寸小而均匀分布,提高金的利用率,并且利用这种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分解空气中低浓度的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

    基于基因网络的药物组合协同作用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1508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39284.4

    申请日:2008-12-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梢 张宁波 张博

    Abstract: 从基因网络和药物作用有效基因确定与一种疾病有关的两种药物的药物组合协同作用的方法,包括:确定所述两种药物的协同因子(ST1,2);确定所述两种药物的药物相似性因子(AS1,2);从所述协同因子和所述相似性因子的积,确定所述两种药物的药物组合协同作用。本发明针对所研究的某种具体疾病,构建相应的疾病基因网络,然后把每个药作用的基因或基因产物映射到该网络来对药物的协同性强弱进行定量的衡量,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结果相对准确等优点。

    基于煤粉锅炉全流程多组分和壁温测量的燃烧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34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02119.5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煤粉锅炉全流程多组分和壁温测量的燃烧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煤粉锅炉控制系统的测量数据;其中,测量数据,包括煤粉锅炉多个区域的气体组分浓度和炉膛水冷壁壁温的目标值和理论值;将目标值与理论值差值的偏差数据和差值的偏差变化率输入模糊PID串级系统,并基于模糊控制器得到偏差数据与偏差变化率的计算结果;其中,模糊PID串级系统,包括所述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偏差数据和偏差变化率,并调整PID控制器的控制参数,以完成对煤粉锅炉控制系统的控制。本发明的系统抗干扰能力更强,可实现精准稳定控制,满足关键污染物排放标准,从而使控制系的控制效果得到大大优化。

    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数据中心复合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45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39313.7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数据中心复合冷却系统,包括:吸热组件设置在数据中心中,吸热组件吸收数据中心中的设备运行时产生的余热;散热组件与吸热组件相连,散热组件将余热散发至外界;余热回收组件与吸热组件相连,余热回收组件回收余热;控制组件分别与散热组件和余热回收组件相连,控制组件根据用户需求确定复合冷却系统的目标工作模式,在目标工作模式为冷却散热模式时,控制散热组件散发余热,且在目标工作模式为余热回收模式时,回收余热,并将热能供于用户。本申请在对数据中心进行降温的同时,可以进行余热回收,经济效益突出,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

    基于偏振的散射介质深度恢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4336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099953.3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的散射介质深度恢复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先搭建偏振图像采集系统;基于偏振图像采集系统,将光源后的偏振片固定在任意位置,将相机后的偏振片调整为三个不同角度,分别连续采集偏振度图像;对不同深度的平面物体重复执行上述步骤,并分别计算不同深度下的偏振度图像,对同一深度下的偏振度图像进行图像滤波,计算出每个深度不同位置偏振度的分布情况,根据分布情况获得标定数据;依据上述采集的相同条件,在不同场景采集多个偏振度图像,并计算多个偏振度图像的偏振度,与标定数据进行比较以估计散射介质深度。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能够抗散射,可以显著减小图像噪声,并且能够实现深度恢复。

    基于深度学习的弱光视频降噪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532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698138.9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弱光视频降噪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待处理视频的每帧图片中,利用目标检测模型,获取多个带有类别标签的目标检测框;通过非全局搜索算法,对于每帧图片中的每类目标检测框区域中的像素点所对应的图片块,在相邻帧的同类目标检测框区域中计算各个像素点的多个与其相似的图片块组成图片块集合;将得到的图片块集合中的中心像素聚集起来构成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输入去噪模型后得到目标检测框对应的去噪图像。该方法运用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构建一个高效的弱光视频去噪模型,实现从弱光视频中检测目标,并对目标区域进行去噪。

    一种基于成像雷达的手势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482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15230.5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雷 张博 吴沫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成像雷达的手势识别方法。属于人机交互领域。本发明方法使用成像雷达作为硬件载体,结合自编码技术和循环神经网络实现了对用户动态手势的高准确率识别。本方法对不同的成像雷达都能应用。相对于基于摄像头设备实现的手势识别方法,本方法实现的模组更加轻便,识别环境中的手势时同时不受光线强弱的影响,因为不需要摄像头拍摄录像,这个方法不会泄露用户隐私,可以在很多比如智能家电控制、智能汽车驾驶室控制等场景中应用。

    空间机器人电联试技术演示验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22800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351211.X

    申请日:2014-07-2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航空领域,提供了空间机器人电联试技术演示验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星上设备系统和地面设备系统,其中,所述星上设备系统包括:数管计算机、姿态轨道动力学计算机、信号处理计算机、目标测量系统电模拟器、微型目标器星载机电模拟器、GPS电模拟器、飞轮电模拟器以及加速度电模拟器;所述地面设备系统包括:测试主机、调度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数据显示计算机、测控终端模拟器以及实时动画演示计算机。本发明能够实现空间机器人的仿真测试,而且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成本较低。

    可用于快速重构的模块化空间机械臂关节及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104647396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510071810.0

    申请日:2015-02-11

    Abstract: 一种可用于快速重构的模块化空间机械臂关节及机械臂,该关节包括:具有身部、肩部和颈部的柱状主壳体,安装在主壳体颈部顶端的谐波减速器,套设于谐波减速器外的上壳体,设置于主壳体颈部内的定轴齿轮传动系统,固定于主壳体身部内的电机、制动系统及电气系统,以及设置于底板中心处且向上贯穿整个主壳体和上壳体的线管;所述肩部构成该关节的固定部,肩部设置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上壳体构成该关节的输出端,其上端与谐波减速器输出端固连且设置多个第二连接孔;定轴齿轮传动系统通过其第一齿轮连接谐波减速器输入端,通过第二及第三齿轮连接电机及制动系统。该机构臂包括上述关节。本关节具有结构紧凑、中心管走线、模块化可重构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