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569720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22146024.4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诱导旋流的反扩散火焰燃烧器,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燃烧器头部、燃烧器主体和燃烧器底板;所述燃烧器头部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通的发散出口腔、空气出口腔和收缩进口腔;所述燃烧器主体包括顶面呈圆环的燃料室和内端的涡流室;所述燃料室侧壁设置燃料进气孔;涡流室的侧壁设置多个沿涡流室侧壁切向进气的切向进气孔。该燃烧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安全,整体为3个独立的零件,拆卸与清理方便;该燃烧器产生的火焰长度短,大小紧凑,火焰稳定性好;该燃烧器产生的火焰所排放的污染物少,尤其是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该燃烧器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效率高和传热分布均匀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7302797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0954686.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纯氢燃气灶具的微预混燃烧炉头,涉及燃气炉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炉架、内炉头盘、外炉头盘、导风管道和氢气管道;内炉头盘和外炉头盘均安装在炉架顶部,内炉头盘和外炉头盘同轴设置且均呈环形结构;内炉头盘和外炉头盘内均设置有环形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分隔设置;导风管道连通至下腔室内,氢气管道连通至上腔室内;内炉头盘和外炉头盘的上盘面沿其周向均开设有若干出风孔,若干出风孔均与下腔室连通,每一出风孔外侧沿其周向均开设有若干火头孔,若干火头孔均与上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空气与氢气提前在封闭腔直接混合从而引发爆炸的可能性,燃烧效率高,使用纯氢气作为燃料,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13628674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670804.6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F16F15/067 , F16F15/02 , H02N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擦式能量回收的动力吸振器,包括吸振器本体,所述吸振器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吸振器底座,吸振器底座顶端设置有吸振器侧板,吸振器底座与吸振器侧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吸振器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吸振器盖,吸振器盖与吸振器侧板之间设置有垫片。本实用新型将吸振原理与能量回收有机相结合,二者相互配合,有效控制振动的同时,大大地提高振动能量回收的比例与效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拆卸的弹簧,使得吸振器的刚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频率;吸振器具有摩擦阻尼,摩擦阻尼力的大小可调节;采用滑动摩擦方式,区别于其他接触碰撞发电方式或压电发电方式,此方法不会造成二次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208229810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015691.6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F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流电的主动式微流体混合器,包括2个入口,1个出口,2条微通道,1个挡块,8个电极。通过在微通道不同位置设置电极,施加不同交流电压,产生空间不均匀电场,借助电场力打破微流体流动的层流状态,加强两种微流体的对流作用,实现两种微流体的混合。本实用新型的收益在于:电极结构设计简单;减少挡块的使用以减小对微流体流动的阻碍作用;不需要阵列多个微混合单元,减小微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整个微流体混合器结构紧凑,以较短的微通道实现微流体的高效率、高质量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221614853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642529.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H02N1/04
Abstract: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振动能量供能的无线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3)与设于底座(3)上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2)与能量管理装置(1),所述能量管理装置(1)内包括有供电装置、传感器、信号管理装置、通信装置和储能装置,所述振动能量收集装置(2)内设置有振动能量收集装置,所述振动能量收集装置与能量管理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振动能量进行收集并存储,用于传感器信号采集、转换、无线传输、控制等用电行为的供能,实现测量、监测等功能,无需外部供电,无需外部信号传输线,集成度高,易于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16132973U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21889233.3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传热测量装置,包括水帘容器、传感器夹具和传感器;水帘容器包括底端的传热壁面底板、围合在传热壁面底板四周的围合板以及盖合在围合板顶端的顶板,传热壁面底板、围合板和顶板的内部形成水腔,水腔上开设有连通外部的进水孔以及出水孔;传感器夹具安装在水帘容器上并穿过水腔,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夹具内部,传感器末端的探头位于传热壁面底板底端面。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安装在传感器夹具上的传感器直接测量传热壁面底板上火焰碰壁的传热速率,排除了系统误差,测量精度高;同时水帘容器内的水温恒定并且可调,是较传统煲水方法更科学的传热测量方法,适合在燃气灶具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火焰碰壁传热速度的精准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215452514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414685.6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DC‑DC可变电压转换装置,涉及一种转换装置,包括氢燃料电池及辅助电源,氢燃料电池上设置有辅助电源且两者之间串联,辅助电源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组且控制组与氢燃料电池连接,氢燃料电池上设置有若干个变压组且两者之间并联,变压组的一侧上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上设置有辅助设备且辅助设备与氢燃料电池串联。设置有以实现氢燃料电池与负载之间的电压电流的可调节,以达到目的电压电流,实现可变输出电压电流,比传统的DC‑DC转换装置更加方便,应用更加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209878649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21999810.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纳米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锥形单纳米颗粒种类检测装置,包括依次顺次连接的接正电压的电极(1)、矩形入口通道(2)、锥形检测通道(3)、矩形出口通道(4)、接零电压的电极(5)、电流表(6)、外接电源(7)组成;所述的矩形出口通道(4)为表面不带有电荷的矩形结构,长度和宽度大小与矩形入口通道(2)相同;在矩形出口通道(4)下边界处有接零电压的电极(5),在矩形入口通道(2)上边界处有接正电压的电极(1)。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锥形单纳米颗粒种类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尺寸小,只需少量检测颗粒样本,便可实施颗粒种类检测。单个待检测颗粒流过锥形检测通道时读取电流表电流量并与标定电流量进行比对,便可确认通过颗粒种类,高效实现颗粒种类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21811839U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20029752.X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热失控预警装置,涉及锂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包括锂电池充放电结构,锂电池充放电结构的顶部焊接有密封仓,密封仓的内部密封有惰性气体,密封仓的顶部固定有弹性弧形顶盖,密封仓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基板和安装板,基板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有控制器、气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当温度变化率为正值且气压超出期望值时,通过控制器向预警单元发送预警信号,预警单元进行声音或灯光报警,提示使用者切断电源,注意电池使用安全,通过监测温度与标准充电温度的变化率,能够在充电伊始以及充电过程中,实现对电池的充电运行状态进行持续监测,增加预警提前量。
-
公开(公告)号:CN219454292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751417.6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F24S40/50 , F24S3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遮阳功能的支架结构,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支架不具备遮阳功能以及不具备倾斜角度调节功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铰接有支架,且支架上固定组装有太阳能热水器,所述支架上设有遮阳机构,底座上设有倾斜度调节机构,且倾斜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组件和一个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具备遮阳功能,通过将遮阳布释放出去并罩住整个太阳能热水器,便于在夏季高温天气进行一定的遮阳防晒处理,避免太阳能热水器经过暴晒后出现水温过高而烫伤使用者以及设备老化的情况;具备倾斜角度调节功能,避免阳光照射角度变化而导致太阳能热水器阳光利用率降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