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算法的辐射状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7093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05950.7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H02J3/18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聚类算法的辐射状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步骤一,由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构造节点关联矩阵A;步骤二,由已知的电力网络参数和步骤一得出的关联矩阵A来求得各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矩阵D;步骤三,对距离矩阵D进行预处理得出二维拟构图X,对各个坐标点采用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组;步骤四,在每一个类别分组中选择一个无功补偿点,利用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计算。本发明利用聚类算法对配电网络进行区域划分,分区数目等于所选补偿点数目,然后分别在各区域中选择补偿点,避免了补偿点分布不均,补偿范围重叠等问题。

    基于拓扑模型和奇异值分解的额外PMU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991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498147.7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8 Y04S1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拓扑模型和奇异值分解的额外PMU优化配置方法,在零注入条件缺失和系统模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原有配置的基础上,建立量测量和状态量之间的方程,判断矩阵是否满秩;步骤二,若不满秩,利用奇异值分解得到不可观的节点;步骤三,按照不可观的节点是否存在公共连接点分别配置PMU;步骤四,直到没有不可观节点,获得所有的额外配置。利用奇异值分解得到不可观的节点,避免了复杂的拓扑分析,同时只考虑不可观的节点,既减少了节点分析的数量,同时增强了配置的灵活性,提高了配置的冗余性,加快了配置速度。

    基于RMII接口的SMV/GOOSE报文的FPGA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739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09498.1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7/041 H04L1/0061 H04L49/9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RMII接口的SMV/GOOSE报文的FPGA实现方法,步骤一、对FPGA内部寄存器进行初始化,将报文数据缓存至发送缓冲区,等待发送使能信号;步骤二、接收到使能信号后,发送使能端拉高,首先发送前导数据,用于接收方实现同步及提取时钟信息,接着发送SFD信号,用于通知接收方有效数据的开始;步骤三、报文数据按SMV/GOOSE报文帧格式依次发送帧头部分和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步骤四、当报文数据达到要发送的长度时,数据传输结束。保证瞬时数据的传输要求,SMV接口可以高效、快速的将波形数据进行外传,减小数据传输的延时时间。GOOSE接口可以充分保证数据的传输时效性。

    基于变下垂控制的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95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40381.5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0 H02J3/28 H02J3/32 H02J3/3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下垂控制的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划分电池储能系统的电荷状态SOC值成若干个SOC区间,并确定每个SOC区间充电和放电工况下的下垂系数计算函数;检测当前时刻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并确定其所处的SOC区间;根据确定的SOC区间,判断电池储能系统的当前运行工况,来选取相应的下垂系数计算函数得到修正的下垂系数;利用步骤三计算得到的修正下垂系数,作为此运行工况下电池储能系统的下垂系数,并输入至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功频控制器中得到修正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修正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调节逆变器的有功出力,进而对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深度进行控制和修正。

    一种基于负荷特性指标体系的用电避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460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16971.5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特性指标体系的用电避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力系统用电历史负荷数据,绘制日负荷曲线,利用K-means聚类找到各用电对象的典型日负荷曲线;以负荷波动率、保障经济生产可限负荷、峰值时差率和高峰时段覆盖率为特性指标,从典型日负荷曲线中进行特性指标的挖掘,建立融合各项特性指标的避峰价值模型;根据避峰价值模型计算出各用户的避峰价值,对各用电对象的避峰价值进行聚类分析,建立避峰排序表,根据排序表分析用电对象的避峰能力及避峰顺序。本发明能够实质反映的是用户避峰潜力的大小,可以指导电力用户合理避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