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9628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665011.1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废弃沥青混凝土级配优化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其对废弃沥青混凝土分级预处理,对每级废弃沥青混凝土的直接筛分结果与去除沥青后筛分结果之间建立虚拟筛分级配,在不同虚拟筛分级配之间掺配比例的条件下制备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将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偏差变化作为系统的主行为,将不同虚拟系数在合成筛分中所占的比例变化作为影响主行为的有效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与灰色关联度排序,选择关联度最大的虚拟筛分级配作为实际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的配合比设计依据,可更准确控制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升再生沥青混凝土性能,同时,为废弃沥青混凝土在骨架类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86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491594.0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58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多孔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素胚的成型;2)膜层的涂覆;3)烧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陶瓷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抗热震性能好的特点,制备具有高连通孔隙结构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多孔陶瓷膜材料,在高温使用环境,比如高温气固分离、高温液固分离、高温催化载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867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89556.1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纯碳化硅多孔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碳化硅素胚的成型;2)碳化硅膜层的涂覆;3)纯碳化硅多孔陶瓷的烧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碳化硅相比氧化铝、堇青石、莫来石等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抗热震性能,本发明提出由细颗粒的碳化硅作为粘结剂,将大颗粒的碳化硅作为骨料,复合造孔剂等材料,形成一种纯碳化硅多孔陶瓷膜材料,必将大幅提升膜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抗热震性能,极大的拓宽了无机陶瓷膜的使用范围和在严酷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37889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123116.5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制备饱和氮杂硅酸镧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取TEOS和La2O3,加入乙醇和硝酸加热溶解,再加入去离子水制成混合溶液;2)氨水调节pH值,加热搅拌,水浴加热得到均匀溶胶;3)旋涂在玻璃片上,干燥,得到凝胶薄膜;4)将凝胶薄膜放入马弗炉中煅烧,退火,得到初级薄膜;5)将初级薄膜放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中,抽真空,微波功率500~800W反应,得到次级薄膜;6)将次级薄膜,进行烧结,即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导率,同时氮掺杂降低了电解质的工作温度(500℃~800℃),所得产品具有低活化能和高氧离子电导率,高效、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637889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23116.5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制备饱和氮杂硅酸镧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取TEOS和La2O3,加入乙醇和硝酸加热溶解,再加入去离子水制成混合溶液;2)氨水调节pH值,加热搅拌,水浴加热得到均匀溶胶;3)旋涂在玻璃片上,干燥,得到凝胶薄膜;4)将凝胶薄膜放入马弗炉中煅烧,退火,得到初级薄膜;5)将初级薄膜放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中,抽真空,微波功率500~800W反应,得到次级薄膜;6)将次级薄膜,进行烧结,即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导率,同时氮掺杂降低了电解质的工作温度(500℃~800℃),所得产品具有低活化能和高氧离子电导率,高效、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267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26966.8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B01D67/00 , B01D71/02 , B01D69/10 , B01D69/02 , B01D61/00 , B82Y40/00 , C02F1/44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膜材料技术领域。该纳滤膜以碳源、硅源为原料,利用高温使原料发生碳热还原反应,产生气态中间产物,作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中的气源进行反应,在大孔碳化硅陶瓷支撑体上原位生长β‑SiC纳米线,纳米线自编织成孔径可控的小孔β‑SiC纳米线纳滤膜,另外β‑SiC纳米线底端“锚”在大孔支撑体上,通过“扎根”的方式,提高膜层结合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烧成温度更低,烧成制度和工艺更加简单,且制备的膜层为超多孔的三维网络结构,不仅渗透通量大,而且渗透阻力小,且过滤过程中不容易被污染物堵塞,有利于作为膜层过滤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550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39857.7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B01J27/224 , B01J35/00 , B01J37/02 , B01J37/08 , C02F1/30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降解印染废水的钛酸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钛酸锶薄膜均匀负载在多孔SiC陶瓷基片上,通过将钛酸异丙酯和有机络合剂低温络合后与硝酸锶溶液、PEG 2000形成SrTiO3溶胶,陈化后采用旋涂法在多孔SiC陶瓷基片上镀膜,最后烘干煅烧制备得到;其中:有机络合剂为二乙醇胺或乙醇胺,钛酸异丙酯和有机络合剂的摩尔比为1:2‑6;低温络合温度为0~4℃。该钛酸锶薄膜中保留了基体过滤污染物的特性的同时还提升了降解污染物的光催化活性,并实现了薄膜的反复利用,绿色高效环保,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520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510922.9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4B38/00 , C04B35/565 , C04B35/622 , B01D39/20 , B01D4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质柴油车颗粒捕集器,首先将萜烯树脂、松节油、柴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进行剪切处理制备成型剂,然后以SiC粉末、金属硅粉和成型剂为原料进行混料、干燥、挤压成型和控制烧结而成。本发明所得SiC质柴油车颗粒捕集器具有强度高、化学及热稳定性好,易于成型,尤其可实现超薄壁厚等优点,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4708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383135.6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5/573 , C04B35/622 , C04B38/00 , B01D71/02 , B01D67/00 , B01D6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固含量碳化硅浆料的分离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出固含量为58~70voL%、粘度为800~1000mPa·s的碳化硅浆料,然后采用喷涂的方法将该浆料均匀的喷覆在支撑体上经过一定烧结工序制得分离膜;本发明所述制备工艺可有效避免分离膜成型后烧结过程中的开裂等问题,显著提升碳化硅分离膜的强度、成品率和耐久性能,且涉及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9631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30572.5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J35/10 , B01J3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型多重掺杂钙钛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La1.5W1.5MnMNO9‑δ化学计量比称量各种元素的硝酸盐作为原料,在容器中溶解上述原料,向容器中加入络合剂,常温搅拌一段时间后,恒温搅拌蒸发一段时间得前驱体溶胶;S2:将碳泡棉浸渍到所述容器的前驱体溶胶一段时间后,将碳泡棉取出干燥后煅烧得到含碳骨架的钙钛矿催化剂;S3:将所述碳骨架的钙钛矿催化剂放入纯氧气氛中烧除碳骨架,得到所述多孔型三重掺杂钙钛矿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有较高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及较高的化学纯度,高比表面积,结构稳定,催化性能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