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831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483226.4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根据结果拟合出一条最接近于真实状态的级配曲线,从而进行级配设计,为热再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种快捷,准备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质量,对路面大规模翻修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减少RAP在热拌合工程中因分散程度无法直接界定,不同粒径大小分散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级配离异问题。正交设计所确定的各档离散系数的最佳水平组合,可以使得RAP经离异修正后最大程度贴近RAP拌合过程中的真实分散状态。提高了热再生路面施工效率及质量,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促进了RAP的消纳,符合我国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一种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666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49397.5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由下列原料制成:钢渣、废弃沥青混凝土、耐老化型再生剂、矿粉和新沥青;耐老化型再生剂包括基础油、相容助剂、烷基化抗氧剂、SBS改性剂、光吸收剂和稳定剂;基础油包括工业油和环氧大豆油;所述相容助剂包括蜡晶分散助剂与低温流动改性剂。一种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钢渣加热,废弃沥青混凝土加热,新沥青加热;将加热至规定温度的钢渣和废弃沥青混凝土混合搅拌后,加入加热至规定温度的新沥青,再加入耐老化型再生剂,最后加入矿粉,制得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成品的高温性能,耐久性能,水稳定性能,抗二次老化性能优异。

    一种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7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84416.2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本发明充分考虑钢渣吸水率高、RAP难以分散的特性,采用与配合比设计相同的沥青作为相对物,测定钢渣的表观相对密度;确定RAP的修正级配,并将RAP中存在的沥青作为油石比的一部分参与最大理论密度的计算,可以较为准确的提供矿料级配和最大理论相对密度两个关键参数的试验方法,从而准确计算沥青混凝土的体积指标,确定最佳油石比,使配合比设计结果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情况,可为高吸水率固体废弃物及沥青再生技术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废弃沥青混凝土级配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628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665011.1

    申请日:2014-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废弃沥青混凝土级配优化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其对废弃沥青混凝土分级预处理,对每级废弃沥青混凝土的直接筛分结果与去除沥青后筛分结果之间建立虚拟筛分级配,在不同虚拟筛分级配之间掺配比例的条件下制备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将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偏差变化作为系统的主行为,将不同虚拟系数在合成筛分中所占的比例变化作为影响主行为的有效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与灰色关联度排序,选择关联度最大的虚拟筛分级配作为实际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的配合比设计依据,可更准确控制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升再生沥青混凝土性能,同时,为废弃沥青混凝土在骨架类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831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83226.4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根据结果拟合出一条最接近于真实状态的级配曲线,从而进行级配设计,为热再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种快捷,准备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质量,对路面大规模翻修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减少RAP在热拌合工程中因分散程度无法直接界定,不同粒径大小分散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级配离异问题。正交设计所确定的各档离散系数的最佳水平组合,可以使得RAP经离异修正后最大程度贴近RAP拌合过程中的真实分散状态。提高了热再生路面施工效率及质量,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促进了RAP的消纳,符合我国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废弃沥青混凝土级配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628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65011.1

    申请日:2014-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废弃沥青混凝土级配优化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其对废弃沥青混凝土分级预处理,对每级废弃沥青混凝土的直接筛分结果与去除沥青后筛分结果之间建立虚拟筛分级配,在不同虚拟筛分级配之间掺配比例的条件下制备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将大孔隙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偏差变化作为系统的主行为,将不同虚拟系数在合成筛分中所占的比例变化作为影响主行为的有效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与灰色关联度排序,选择关联度最大的虚拟筛分级配作为实际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的配合比设计依据,可更准确控制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升再生沥青混凝土性能,同时,为废弃沥青混凝土在骨架类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一种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666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1349397.5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由下列原料制成:钢渣、废弃沥青混凝土、耐老化型再生剂、矿粉和新沥青;耐老化型再生剂包括基础油、相容助剂、烷基化抗氧剂、SBS改性剂、光吸收剂和稳定剂;基础油包括工业油和环氧大豆油;所述相容助剂包括蜡晶分散助剂与低温流动改性剂。一种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钢渣加热,废弃沥青混凝土加热,新沥青加热;将加热至规定温度的钢渣和废弃沥青混凝土混合搅拌后,加入加热至规定温度的新沥青,再加入耐老化型再生剂,最后加入矿粉,制得掺钢渣再生沥青混凝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成品的高温性能,耐久性能,水稳定性能,抗二次老化性能优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