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673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38633.9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1 , G06K9/6202 , G06T5/007 , G06T7/11 , G06T7/62 , G06T2207/10004 , G06T2207/10024 , G06T2207/30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CB板标注印刷质量检测方法,通过计算待测PCB板与标准PCB板的相似度,确定PCB板的丝印质量好坏。相似度计算是通过计算二者的二值图Hash矩阵的Hamming距离来实现。包括:获取PCB板图像;图像滤波,获得滤波后的图像;灰度化获得校正滤波后的图像,获得校正后图像;边缘检测,获得PCB匹配区域子图像;采用逼近算法计算二值化阈值;二值化;计算Hash矩阵;计算待测PCB板与标准PCB板Hash矩阵的Hamming距离;计算相似度,最终确定丝印质量。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PCB丝印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避免背景颜色与不同亮度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75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16991.1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30 , G06Q10/06312 , G06N3/006 , G06N3/0472 , G06Q10/06315 , G06Q50/04 , H04L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适应系数遗传算法的云制造服务资源匹配方法,通过计算种群中每个个体目标函数的值并判断容量限定,舍弃不满足容量要求的个体,计算自适应系数进而计算本轮迭代的选择概率,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并根据前述概率进行遗传进化,生成新的种群,为种群补充新的个体。本发明根据云制造用户的任务需求求解与之匹配的最佳资源服务组合,保证全部任务的成本与时间乘积之和最低,并满足资源服务的容量限制,避免出现排队等候的情况;改进的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收敛速度快以及能够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优点,不仅显著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提高了资源匹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177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676875.8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监测水土流失量的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多个集水器、称重传感器、电磁阀。所述集水器又分为测试集水器与辅助集水器,可以根据测量地块的大小适当布置所述集水器的数量。本发明采用测试集水器与辅助集水器配合使用的方式,当测试集水器的水满溢出后,溢出的水通过溢出口流到辅助集水器内,辅助集水器的水达到一定重量后,切换另外一个测试集水器收集水,同时测量测试集水器与辅助集水器的重量,测试集水器容积,根据泥沙密度与水密度关系,计算出水中的泥沙含量。测量完成后将测试集水器和辅助集水器中的水排空,等待下一次测试集水器水满溢出后进行测量,如此循环。本发明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结构简单、可以全流量连续测量等特点,在水土流失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05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75092.8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水土流失监测系统,包括机械装置、电源模块、测控系统及远程监测装置,其电源模块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源,通过转换电路给蓄电池充电,再由蓄电池给检测系统供电;测控系统包括测量集水器、辅助集水器、称重传感器、电磁阀、集水器安装架、传感器信号调理与采集电路、微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电路、数据存储、显示及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远程监控软件安装在远程监控室通过网络获取测量数据。本发明基于控制装置对其他装置的调动以及协作作业达到检测水土流失的目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全流量不间断测量,远程监控等功能,可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水土流失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241777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76875.8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监测水土流失量的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多个集水器、称重传感器、电磁阀。所述集水器又分为测试集水器与辅助集水器,可以根据测量地块的大小适当布置所述集水器的数量。本发明采用测试集水器与辅助集水器配合使用的方式,当测试集水器的水满溢出后,溢出的水通过溢出口流到辅助集水器内,辅助集水器的水达到一定重量后,切换另外一个测试集水器收集水,同时测量测试集水器与辅助集水器的重量,测试集水器容积,根据泥沙密度与水密度关系,计算出水中的泥沙含量。测量完成后将测试集水器和辅助集水器中的水排空,等待下一次测试集水器水满溢出后进行测量,如此循环。本发明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结构简单、可以全流量连续测量等特点,在水土流失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890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710954425.X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液磨粒监测传感器,主要由激励源、检测转换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组成;上述检测转换模块包括2个相同的PCB平面线圈、2个相同的电容、以及2个相同的电阻。信号调理模块包括2条相同的调理支路和1个差分放大电路;2条调理支路的输入端形成信号调理模块的2个输入端,并分别与检测转换模块的一个输出端连接;2条调理支路的输出端连接差分放大电路的2个输入端,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形成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并与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基于电涡流式PCB平面线圈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非接触测量及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71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44397.7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Y形入口流道结构的并联散热器组的设计,主要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并联散热器冷却液流量分布均匀性的入口流道结构设计。传统的T形入口流道会导致流入并联散热器组的冷却液流量不均匀,距离冷却液入口越近,流入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越多,反之则越少。当流入并联散热器的流量分布不均衡时,会导致并联热源组的温度不同,造成热源组之间的温度差异。并联数越多,热源组之间的温差越大,“短板效应”更加明显。本发明对传统的T形入口流道—T形出口流道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把T形入口流道改进为多级Y形入口流道,从而使得流入并联散热器组的冷却液流量更加均匀,解决传统T形入口流道—T形出口流道结构下各并联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以此抑制“短板效应”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9753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12230.2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有微小流道的散热器,主要涉及一种能够改善流体分布的微小流道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入水口、出水口、引流肋板、肋板、发热单元,所述的散热器内部平行设置有多条流道,本发明对传统的I型布置的散热器进行了改进,通过在入口处设置引流肋板,从而使得流体分布更均匀,解决了传统I型布置的散热器流量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将改进后的微小流道散热器与传统的I型散热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改进后的散热器流体分布更均匀,与传统的I型散热器相比较,改进后的散热器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517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66340.2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双脉冲测试平台的碳化硅MOSFET的建模方法,对传统开关模型进行改进,获得简单精确的开关行为模型,以满足对器件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过程中的精确度需求和计算速度的需求。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双脉冲测试平台;(2)理想状态下碳化硅MOSFET开关过程分析,建立理想状态下的状态空间方程;(3)非理想状态下碳化硅MOSFET开关过程分析,建立非理想状态下的状态空间方程;(4)采用状态变量的差商代替微商的方法对状态方程进行离散化;(5)在MATLAB\simulink中实现模型。通过该建模方法能够建立既简单又精确的碳化硅MOSFET仿真模型,并且建模方法具有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8880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33569.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ART算法的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在有限元软件中创建带有缺陷的铝板,结合python语言实现模型自动提交求解作业,然后利用ART算法进行编程进行图像重建,最后根据所得图像判断缺陷的信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创建模型;(2)参数设置,包括模型的杨氏模量、密度、泊松比等;(3)自动提交求解有限元仿真分析任务;(4)提取任务求解完成之后的波形数据;(5)编写图像重建算法即ART算法;(6)结合波形数据与ART算法进行图像重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