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袋式除尘与流态化吸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1662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32921.1

    申请日:2012-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袋式除尘与流态化吸附装置,由包括灰仓、箱体,以及清灰装置,箱体分为一个或多个分室,每个分室内设有若干个用于除尘的滤袋,所述灰仓和箱体内设有流化床,流化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卸料管、烟气汇总箱、布风板和提升管,所述提升管当量直径为箱体当量直径的1~15%,提升管下部一侧连接进料管,流化床上部通过排烟管连接气固分离器,经滤袋除尘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进入烟气汇总箱,通过布风板流化提升管内部用于吸附气态污染物的吸附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无二次污染,无水消耗。本发明可同时有效去除颗粒物、SO2、NOx、Hg等气态污染物以及工业排放的各种有毒有害的气态有机污染物,除尘与吸附效果好。

    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实现等承载的对接接头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3243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10615818.6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实现等承载的对接接头设计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承载能力低于母材的问题。对于焊缝含I型中心裂纹同时母材也存在裂纹的对接接头,主要步骤为:计算接头断裂韧度匹配比、求得母材区的应力强度因子、确定满足母材与焊缝区都存在裂纹时的等承载的焊缝区的应力强度因子、求出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K因子公式、获得所需的焊缝几何参数值。对于焊缝含中心裂纹而母材无缺陷的对接接头,主要步骤为:测量母材金属的抗拉强度以及焊缝熔敷金属的断裂韧度、求出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K因子公式、确定等承载的接头几何参数满足的条件、获得所需的焊缝几何参数值。本发明适用于双面施焊的平板对接接头。

    焊缝含中心裂纹受拉伸载荷对接接头实现等承载的设计方法及K因子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36018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10064677.8

    申请日:2011-03-17

    Abstract: 焊缝含中心裂纹受拉伸载荷对接接头实现等承载的设计方法及K因子的应用,属于焊接领域,为了解决含中心裂纹受拉伸载荷的对接接头承载能力低于母材的问题。对于焊缝含中心裂纹母材也存在裂纹的受拉伸载荷接头:确定等承载条件、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的断裂韧度、求母材区的应力强度因子、满足等承载的焊缝区应力强度因子、求应力强度因子公式、获所焊缝几何参数值。对于焊缝含中心裂纹而母材无缺陷受拉伸载荷接头:确定等承载条件、母材金属的抗拉强度、求应力强度因子公式、确定临界应力关系式、焊缝金属的断裂韧度、获焊缝几何参数值。应用焊缝区应力强度因子求含中心裂纹受拉伸载荷接头的临界裂纹尺寸、临界应力及接头剩余寿命。本发明适用于双面施焊的平板对接接头。

    基于焊接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无损测量装置的超声波无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001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064963.2

    申请日:2008-07-21

    Abstract: 基于焊接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无损测量装置的超声波无损测量方法,涉及一种用超声波测量焊接结构残余应力方法,属于残余应力测量领域。它为克服传统应力测量方法破坏工件、费时,无法满足焊接结构服役状态下残余应力测量问题。本发明探头组两端分别与脉冲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处理装置相连,信号接收处理装置与显示器相连并内嵌单片机。实现方法:确定测量点坐标;探头组将脉冲信号源发出的脉冲信号以第一临界折射角入射至工件中产生临界折射纵波,其包络数据由信号接收处理装置读取并离散为数字信号、FIR滤波;计算全包络权重特征值Mn;一个测量点测量多次后依据格罗布斯准则去除异常数据,更换测量位置重新测量,根据两个测量点求得Mn、Mn+1结果计算工件的残余应力σ。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无损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0018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64963.2

    申请日:2008-07-21

    Abstract: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无损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用超声波测量焊接结构残余应力装置及方法,属于残余应力测量领域。它为克服传统应力测量方法破坏工件、费时,无法满足焊接结构服役状态下残余应力测量问题。本发明探头组两端分别与脉冲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处理装置相连,信号接收处理装置与显示器相连并内嵌单片机。实现方法:确定测量点坐标;探头组将脉冲信号源发出的脉冲信号以第一临界折射角入射至工件中产生临界折射纵波,其包络数据由信号接收处理装置读取并离散为数字信号、FIR滤波;计算全包络权重特征值Mn;一个测量点测量多次后依据格罗布斯准则去除异常数据,更换测量位置重新测量,根据两个测量点求得Mn、Mn+1结果计算工件的残余应力σ。

    伞骨型栈桥式气固、液固快速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43276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072522.2

    申请日:2007-07-18

    Abstract: 伞骨型栈桥式气固、液固快速分离装置,它涉及一种气固、液固分离装置。针对现有气固、液固分离装置,存在分离效率低、压力损失大、负荷适应差、装置调节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外壳(1)、衬筒(2);外壳(1)上设有气体、液体出口(3)以及颗粒出口(4)和气固、液固入口(5);本发明还包括伞骨型栈桥式固相颗粒导流装置(6)、屏蔽环(7)、位置调节机构(8)、支撑架(10);衬筒(2)装在气固、液固入口(5)内,衬筒(2)通过位置调节机构(8)与外壳(1)连接,屏蔽环(7)固装在外壳(1)内,伞骨型栈桥式固相颗粒导流装置(6)套在屏蔽环(7)上并与支撑架(10)固接,支撑架(10)与外壳(10)的内壁固接。本发明具有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好、压力损失小、负荷适应强、结构布置方便、可调节性好的优点。

    虚拟制造环境下焊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089859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072529.4

    申请日:2007-07-20

    Abstract: 虚拟制造环境下焊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系统,它属于虚拟焊接制造领域,为了将焊接过程的有限元分析集成到虚拟制造环境中,支持产品从机械加工到焊接成型全过程的设计,对需要进行焊接加工的产品实现虚拟设计过程。本发明将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方法集成到到虚拟制造环境中;它分为焊前辅助分析模块、有限元分析模块、后置处理模块三部分。本发明逼真地呈现三维焊接预组装过程,解决传统有限元分析前处理过程抽象乏味的问题;本发明实现在有限元前处理模块中开发焊接接头模型库,使几何建模的抽象过程转化为简单的菜单选择接头形式的过程;本发明使焊接加工环节很好的融合到虚拟产品开发中,指导实际生产,实现焊接分析在虚拟制造环境中的应用。

    一种随焊摩擦挤压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27530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50852.4

    申请日:2006-09-29

    Abstract: 一种随焊摩擦挤压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涉及一种可以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为了解决焊接应力变形而采用的装置设备庞大、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三个特定形状的旋转摩擦杆对焊接接头不同区域施加摩擦挤压作用,迫使这部分金属沿着需要的方向发生塑性变形流动,设置前摩擦杆(6)和后摩擦杆(11),前摩擦杆(6)的端面压在焊缝的焊趾部位,后摩擦杆(11)垂直设置在焊缝正上方,摩擦杆在向前运动的同时都对焊缝进行加压。在升降板(3)的下方设有固定平台(4),在固定平台(4)的下方设有前摩擦杆装配装置和一个后摩擦杆装配装置。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所得试件的最大纵向挠曲变形量和横向收缩明显下降,气孔、缩松、微裂纹等焊接缺陷大大减少,利于推广应用。

    基于DCO-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63683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1404293.1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DCO‑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盲虚子载波时间同步算法使用了DCO‑OFDM系统中第N/2个子载波上的性质,不需要利用训练序列,而且利用比值的最大值来估计定时偏移,这不仅避免了直流偏置时间同步算法中利用近似处理获得信道信息引起的误差噪声降低时间同步性能,同时避免了阈值的不方便性。同样的,虚子载波时间同步算法是盲算法,避免了由于传输训练序列而造成的额外开销,也有效的降低了LED限制带宽的影响。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用高湍流活塞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11102221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1125567.0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碳氢化合物排放量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用高湍流活塞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空腔由活塞凹坑(11)与缸盖(3)形成的中央空腔以及与中央空腔相连通的负压腔组成,所述负压腔位于中央空腔外侧,且负压腔与中央空腔连通处具有高度小于负压腔腔体高度的缩口,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不改动原发动机结构的前提下,仅通过更换活塞,实现增加燃烧湍动能,加快火焰传播速度,降低未燃碳氢排放,提高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