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焊摩擦挤压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27530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50852.4

    申请日:2006-09-29

    Abstract: 一种随焊摩擦挤压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涉及一种可以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为了解决焊接应力变形而采用的装置设备庞大、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三个特定形状的旋转摩擦杆对焊接接头不同区域施加摩擦挤压作用,迫使这部分金属沿着需要的方向发生塑性变形流动,设置前摩擦杆(6)和后摩擦杆(11),前摩擦杆(6)的端面压在焊缝的焊趾部位,后摩擦杆(11)垂直设置在焊缝正上方,摩擦杆在向前运动的同时都对焊缝进行加压。在升降板(3)的下方设有固定平台(4),在固定平台(4)的下方设有前摩擦杆装配装置和一个后摩擦杆装配装置。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所得试件的最大纵向挠曲变形量和横向收缩明显下降,气孔、缩松、微裂纹等焊接缺陷大大减少,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随焊摩擦挤压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13635C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610150852.4

    申请日:2006-09-29

    Abstract: 一种随焊摩擦挤压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涉及一种可以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为了解决焊接应力变形而采用的装置设备庞大、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三个特定形状的旋转摩擦杆对焊接接头不同区域施加摩擦挤压作用,迫使这部分金属沿着需要的方向发生塑性变形流动,设置前摩擦杆(6)和后摩擦杆(11),前摩擦杆(6)的端面压在焊缝的焊趾部位,后摩擦杆(11)垂直设置在焊缝正上方,摩擦杆在向前运动的同时都对焊缝进行加压。在升降板(3)的下方设有固定平台(4),在固定平台(4)的下方设有前摩擦杆装配装置和一个后摩擦杆装配装置。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所得试件的最大纵向挠曲变形量和横向收缩明显下降,气孔、缩松、微裂纹等焊接缺陷大大减少,利于推广应用。

    陶瓷颗粒增强复合钎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1836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310107706.X

    申请日:2003-11-17

    Abstract: 陶瓷颗粒增强复合钎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精细陶瓷材料连接的复合钎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按重量百分比称取钎料基体,Ag粉:65~79%,Cu粉:22~35%,Ti粉:3~10%;称取占钎料基体体积3~25%的陶瓷颗粒,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10μm;将陶瓷颗粒与Ti粉一起放入行星球磨机中进行机械球磨,磨球直径为2mm~10mm,球料比为10∶1~15∶1,球磨机转数为320r/min~400r/min,真空度为0.1~5Pa,5~10min球磨机转换一次转动方向;机械球磨时间为2~7h;将称量好的Ag粉和Cu粉与陶瓷颗粒和Ti粉的混合粉末混合均匀。本发明具有纤料基体与陶瓷颗粒之间良好的结合,提高纤料最终的力学性能,提高钎焊接头整体性能的优点。

    用于陶瓷钎焊的陶瓷颗粒增强复合钎料

    公开(公告)号:CN1513812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3132462.2

    申请日:2003-06-26

    Abstract: 用于陶瓷钎焊的陶瓷颗粒增强复合钎料,它涉及一种用于精细陶瓷连接的钎焊钎料的组合物。本发明是由Ag粉、Cu粉、Ti粉混合而成的金属粉末A与陶瓷颗粒B按体积百分比混合而成的;金属粉末A占75~97%、陶瓷颗粒B占3~25%;金属粉末A是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的;Ag粉占65~79%、Cu粉占20~30%、Ti粉占1~5%;陶瓷颗粒B的直径为1μm~10μm。本发明与现有的纤维增强的复合钎料相比:工艺过程得到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对钎焊设备的要求,使得钎焊过程更容易实现。具有很好的各向同性,这能够保证钎焊后陶瓷接头的良好的力学分布特征。

    随焊电磁冲击控制焊接热裂纹和变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96869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610150952.7

    申请日:2006-10-27

    Abstract: 随焊电磁冲击控制焊接热裂纹和变形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控制焊接热裂纹和变形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已有装置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设备庞大,容易与焊枪干涉,冲击力大小难定量化,不适合中厚及硬度较大材料的焊接,而提供的随焊电磁冲击控制焊接热裂纹和变形的装置。它包含脉冲放电电路(1)、线圈(2),脉冲放电电路(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线圈(2)的两个输入端,线圈(2)设置在焊缝(3)的正上方位置上,线圈(2)的下表面距离焊缝(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2)为2~5mm,线圈(2)的中心到焊枪(7)的中心距离(L1)为25~60mm。本发明操作简单;能量大小易于精确控制;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电磁力为体积力并具有冲击特性;施力线圈无需与被焊工件接触。

    采用双向预置应力控制薄板焊接变形和裂纹的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0427248C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610150821.9

    申请日:2006-09-28

    Abstract: 采用双向预置应力控制薄板焊接变形和裂纹的夹具,它涉及一种薄板焊接用夹具。为了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拉应变所带来的变形和热裂纹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底板(6)、置于底板左侧上方的左附座(1)、固定设置在底板右侧上方的右附座(8)、两个施力丝杠(2)、分别与左附座和右附座固定连接的若干个夹紧装置(9)、对称设置在底板的前后部的两个夹紧附座(4)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夹紧附座上的若干个夹紧头(3),左附座的前、后部分别开有与两个施力丝杠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孔,施力丝杠的左端分别穿过左附座的前、后部,施力丝杠的右端分别与右附座转动连接。本发明采用在焊接过程进行时同步施加与焊缝方向平行的纵向预置应力和与焊缝方向垂直的横向预置应力方法有效控制焊接变形和热裂纹。

    随焊电磁冲击控制焊接热裂纹和变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43969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50952.7

    申请日:2006-10-27

    Abstract: 随焊电磁冲击控制焊接热裂纹和变形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控制焊接热裂纹和变形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已有装置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设备庞大,容易与焊枪干涉,冲击力大小难定量化,不适合中厚及硬度较大材料的焊接,而提供的随焊电磁冲击控制焊接热裂纹和变形的装置。它包含脉冲放电电路(1)、线圈(2),脉冲放电电路(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线圈(2)的两个输入端,线圈(2)设置在焊缝(3)的正上方位置上,线圈(2)的下表面距离焊缝(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2)为2~5mm,线圈(2)的中心到焊枪(7)的中心距离(L1)为25~60mm。本发明操作简单;能量大小易于精确控制;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电磁力为体积力并具有冲击特性;施力线圈无需与被焊工件接触。

    陶瓷颗粒增强复合钎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4196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7706.X

    申请日:2003-11-17

    Abstract: 陶瓷颗粒增强复合钎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精细陶瓷材料连接的复合钎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按重量百分比称取钎料基体,Ag粉:65~79%,Cu粉:22~35%,Ti粉:3~10%;称取占钎料基体体积3~25%的陶瓷颗粒,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10μm;将陶瓷颗粒与Ti粉一起放入行星球磨机中进行机械球磨,磨球直径为2mm~10mm,球料比为10∶1~15∶1,球磨机转数为320r/min~400r/min,真空度为0.1~5Pa,5~10min球磨机转换一次转动方向;机械球磨时间为2~7h;将称量好的Ag粉和Cu粉与陶瓷颗粒和Ti粉的混合粉末混合均匀。本发明具有纤料基体与陶瓷颗粒之间良好的结合,提高纤料最终的力学性能,提高钎焊接头整体性能的优点。

    采用双向预置应力控制薄板焊接变形和裂纹的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927531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50821.9

    申请日:2006-09-28

    Abstract: 采用双向预置应力控制薄板焊接变形和裂纹的夹具,它涉及一种薄板焊接用夹具。为了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拉应变所带来的变形和热裂纹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底板(6)、置于底板左侧上方的左附座(1)、固定设置在底板右侧上方的右附座(8)、两个施力丝杠(2)、分别与左附座和右附座固定连接的若干个夹紧装置(9)、对称设置在底板的前后部的两个夹紧附座(4)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夹紧附座上的若干个夹紧头(3),左附座的前、后部分别开有与两个施力丝杠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孔,施力丝杠的左端分别穿过左附座的前、后部,施力丝杠的右端分别与右附座转动连接。本发明采用在焊接过程进行时同步施加与焊缝方向平行的纵向预置应力和与焊缝方向垂直的横向预置应力方法有效控制焊接变形和热裂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