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7163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474221.8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CO2状态下电氢化大豆油的设备。该设备主要通过电解电解质溶液产生氢离子,透过质子交换膜,与催化剂一起作用于大豆油,使大豆油进行氢化。解决了传统工艺氢气压力高,催化剂不易分析等问题,而超临界流体传质性能较好,反应不需过高的温度,并且对反式脂肪酸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超临界CO2状态下电氢化大豆油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种超临界CO2状态下大豆油脂电氢化的反应装置,它包括装置壳体,密封盖,反应池,电极。反应池为大豆油脂氢化的反应场所,装置壳体为该反应提供超临界的反应条件,而电极为其提供电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24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4498.0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真空度油脂脱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真空度下的油脂脱臭装置,用于油脂脱臭。解决了目前脱臭塔应用中脱臭率不高,油脂反式脂肪酸较高,脱臭油色较深等问题,旨在为油脂脱臭工艺创造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新型脱臭工艺设备。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真空度下油脂的脱臭装置,它包括装置壳体、加热器和回油管,加热器由上至下设置在装置壳体内的中心处,多个圆形加热器组围绕内壳体,装置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油管侧面设置有出油口,装置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油管。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01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0197.X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固定化磷脂酶A1对大豆混合油脱胶的方法。通过对混合油的预蒸发增大了油脂与固定化磷脂酶A1接触机会;对游离磷脂酶A1的固定化增大了酶的稳定性、降低了酶的失活。通过响应面优化出了反应温度、反应起始pH、固定化磷脂酶A1添加量以及反应时间等不同脱胶条件的最优参数。根据本发明中固定化磷脂酶A1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提高了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大大减少了油中胶质类物质(主要为磷脂)析出导致的设备中形成结垢、堵塞管道,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油脂精炼的成本;此外,采用固定化磷脂酶A1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最终得到的酶法脱胶大豆油磷含量显著降低,可降至9.62mg/kg,对油脂精炼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439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10356473.1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江连洲 , 于殿宇 , 王立琦 , 李宝昌 , 王泽普 , 张元生 , 胡立志 , 关忠 , 解桂东 , 马丽娜 , 张欢 , 刘飞 , 孙贺 , 孙立斌 , 刘丹怡 , 张春艳 , 冯红霞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的油脂连续脱胶膜反应器,它涉及一种油脂脱胶膜反应器。用于给油脂脱胶。解决了目前膜反应器应用中连续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旨在为油脂脱胶工艺创造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新型脱胶工艺设备。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的油脂连续脱胶膜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壳体、搅拌桨和设置在反应器壳体内的多个圆形膜组,搅拌桨由上至下设置在反应器壳体内的中心处,每个圆形膜组由多片固定有磷脂酶的圆形膜由上至下等距离串成一串,多个圆形膜组围绕搅拌桨均匀排列成一个圆圈,反应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油管,反应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油管。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43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356473.1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的油脂连续脱胶膜反应器,它涉及一种油脂脱胶膜反应器。用于给油脂脱胶。解决了目前膜反应器应用中连续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旨在为油脂脱胶工艺创造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新型脱胶工艺设备。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的油脂连续脱胶膜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壳体、搅拌桨和设置在反应器壳体内的多个圆形膜组,搅拌桨由上至下设置在反应器壳体内的中心处,每个圆形膜组由多片固定有磷脂酶的圆形膜由上至下等距离串成一串,多个圆形膜组围绕搅拌桨均匀排列成一个圆圈,反应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油管,反应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油管。
-
公开(公告)号:CN101760298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10103082.4
申请日:2010-02-0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江连洲 , 程建军 , 王立新 , 魏贞伟 , 李红玲 , 梁单琼 , 李宝昌 , 于殿宇 , 朱秀清 , 胡立志 , 王立琦 , 王俊国 , 王玥 , 张春艳 , 宋云花 , 刘鑫 , 宋鹏 , 李万振
IPC: C11B3/04
Abstract: 植物油脂中的胶体物质以磷脂为主,油脂精炼过程的脱胶主要是脱除毛油中的磷脂,油脂中磷含量高,使用时容易冒烟,反复煎炸易发生许多化学方应影响人体的健康。大豆油脂中含有非水化磷脂,在水化时不易脱除,非水化磷脂即磷脂酸和脑磷脂的钙镁复盐,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可以解离,解离的磷脂能形成不溶于油的水合液态晶体。在毛油中加入磷酸的条件下,再加入水洗废水,其pH为9.12,可脱除脱胶中的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得到的脱胶油磷含量约为20ppm,经过碱炼水洗后,碱炼油的磷含量约为6ppm。采用水洗废水脱胶,生产每千克成品油可节省能量34~36KJ;热水约为140千克,同时也节省污水处理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585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94594.3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沙棘果油中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不皂化物以及脂肪酸甘油酯等有机成分,沙棘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68%。由于溶剂提取法对沙棘油营养成分破坏很大且有溶剂残留,所以需要用物理方法尽可能多的提取优质沙棘油而后再用溶剂提取。本发明先采用乳脂离心机进行初步提取沙棘果油,沙棘果浆出油率6.1%;对离心后的沙棘果浆用盐水破乳处理,通过离心分离去除大量水分,通过添加高温豆粕调整轻相液的水分,然后采用正己烷作为溶媒进行沙棘果油的提取,即分步提取的方法。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6h,沙棘轻相液与高温豆粕添加比1∶4,溶媒倍数5倍,提取次数4次,沙棘下脚料萃取出油率达到98.1%,从而得到不同层次的沙棘油。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15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450115.6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0G4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状态下除溶剂油中不饱和烃的方法。由于在超临界CO2条件下,可避免出现催化剂中毒及失活的现象,可在短时间内将H2溶解于超临界CO2中,在此条件下,催化剂表面H2浓度增加,起到了迅速加成的目的,提高了反应速率,不饱和键更易脱除。研究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催化剂添加量等不同条件对溶剂油氢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气相色谱图像进一步解释此种氢化溶剂油的优势。用本方法优化出的条件进行溶剂油氢化,得到的最佳脱芳率为97.2%,较常规方法脱芳率提高5~15%。因此,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对溶剂油进行氢化,既可提高脱芳率,又可进一步降低油脂中的芳烃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4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74225.6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C3/12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CO2添加H2条件下电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是一种在超临界CO2条件下,通过添加氢气进行电化学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所述超临界反应装置由质子交换膜固定在反应池中间将反应池分隔成油槽池和溶液池两部分,所述反应池为不锈钢反应釜内衬不导电的电极纸所形成,油槽池中插有阴极电极,溶液池中插有阳极电极;在氢气存在下的超临界体系里,水电解成氢离子,并在超临界体系内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油相池,被催化剂表面活性点吸附,使催化剂表面既有溶解于油中的氢分子又有电解的氢离子,快速形成氢-催化剂-双键的不稳定复合物,油脂双键快速被饱和,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15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50115.6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0G4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状态下除溶剂油中芳烃及不饱和烃的方法。由于在超临界CO2条件下,可避免出现催化剂中毒及失活的现象,可在短时间内将H2溶解于超临界CO2中,在此条件下,催化剂表面H2浓度增加,起到了迅速加成的目的,提高了反应速率,不饱和键更易脱除。研究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催化剂添加量等不同条件对溶剂油氢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气相色谱图像进一步解释此种氢化溶剂油的优势。用本方法优化出的条件进行溶剂油氢化,得到的最佳脱芳率为97.2%,较常规方法脱芳率提高5~15%。因此,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对溶剂油进行氢化,既可提高脱芳率,又可进一步降低油脂中的芳烃含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