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551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37540.7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 G06N3/084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地下管廊监测系统,包括:位移沉降传感器,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的位移沉降;加速度传感器,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的振动加速度;倾角传感器,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的倾斜角度;土体压力传感器,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受到的土体压力;外部环境监测模块,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所处位置的外部环境。本发明还公开了城市地下管廊监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07578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135701.5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A62C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源转换功能的消防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盘,其设置于小区消防控制室内,所述手动控制盘内设置有低压电源和手动控制开关;现场消防控制箱,其设置于小区各个单体建筑内,所述现场消防控制箱内设置有消防设备控制电路;电源转换箱,其设置于小区消防控制室内,通过导线分别与手动控制盘和现场消防控制箱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箱内设置有电磁线圈和消防设备控制开关,所述电磁线圈与手动控制盘内的低压电源和手动控制开关连接,通过手动控制开关闭合为电磁线圈通入低压电;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能够使消防设备控制开关闭合,从而将220V电传输到现场消防控制箱。本发明传输导线线径可以用较小的,节省成本,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91505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30037.7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隔离型全桥升压变换器电路结构的电能传输装置,包括:燃料电池,其能够输出低压直流电;升压变换器,其电联所述燃料电池,输出高压直流电;逆变器,其输入所述高压直流电,输出稳定交流电;滤波器,其用于滤除高次谐波;其中,在所述升压变换器的输入电感设置反激式绕组,其输出端与所述升压变换器输出端相连,形成回路,用于释放所述输入电感中的能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隔离型全桥升压变换器电路结构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具有输出电压稳定、可控性强及充电时间短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489490.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H02J3/46 , F03D9/45 , F03D17/00 , F03D7/04 , H02J3/38 , H02J3/00 , H02S10/12 , H02S40/30 , H02S50/00 , G06Q50/06 , G06F18/24 , G06Q10/04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建筑节能控制方法,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气象数据和耦合发电装置运行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和耦合发电装置运行数据得到风能发电模型;确定风能发电的阴影分布以及调节方案,并以此建立太阳能发电模型;通过风能发电模型和太阳能发电模型得到理想发电量,计算理想发电量与实际发电量的偏移值,根据偏移值确定耦合发电装置的配置方案,并为建筑进行清洁能源供应。本发明综合利用多种新能源技术,降低结合难度,提高多种能源耦合发电装置发电效率。进而确定耦合发电装置的配置方案,逐步完善发电系统中的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参数,使发电系统的结构配置逐步优化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59673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36162.6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ZigBee惯性辅助快速定位系统,包括:多个参考节点,其设置在室内的不同位置;移动节点,其设置在所述室内的移动物体上,所述移动节点与所述多个参考节点交互通信;定位分站,其与所述移动节点交互通信,用于数据的收集、初步处理及传输;协调器节点,其与所述定位分站交互通信,用于数据的汇总和组建ZigBee网络;上位机终端,其与所述协调器节点和定位分站交互通信,用于数据的最终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ZigBee惯性辅助快速定位的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活动识别模型的训练和参数的调整,预判行人的活动轨迹,提高室内定位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47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130959.X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现场监测的建筑物健康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其埋设于建筑物土地内,用于测量建筑物土体内的渗透水压力;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建筑物中铺设的管道内,测量管道内流体的压力和气体的压力;压力盒,其埋设于建筑物土体内,对土体的内应力进行测量,也能对建筑物结构之间的接触应力进行测量;温度传感器,其用于监视建筑物的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其用于监视建筑物的环境湿度。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现场监测的建筑物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对建筑物进行监控,能及时发现建筑物的结构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24368.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1N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渗流模拟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渗流模拟系统、渗流控制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其中,渗流模拟系统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底盒,所述底盒上设有模块化透明筒体;渗流控制系统包括注水箱,且注水箱的下方设有可升降的工作台,注水箱上设置注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储水箱连通;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包括:插入检测孔中的监测装置、与监测装置相连接的电脑以及与模块化透明筒体相连通的液位管,液位管内设置有安装有液位传感器,通过设置渗流模拟系统、渗流控制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能够直观的不易观察的地下水渗透吸水的过程显示,并且可实时监控水位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075783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135701.5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A62C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源转换功能的消防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盘,其设置于小区消防控制室内,所述手动控制盘内设置有低压电源和手动控制开关;现场消防控制箱,其设置于小区各个单体建筑内,所述现场消防控制箱内设置有消防设备控制电路;电源转换箱,其设置于小区消防控制室内,通过导线分别与手动控制盘和现场消防控制箱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箱内设置有电磁线圈和消防设备控制开关,所述电磁线圈与手动控制盘内的低压电源和手动控制开关连接,通过手动控制开关闭合为电磁线圈通入低压电;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能够使消防设备控制开关闭合,从而将220V电传输到现场消防控制箱。本发明传输导线线径可以用较小的,节省成本,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1526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57271.8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气火灾监测预警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待监测指标,基于多识别无线通信部署多识别感应节点;所述待监测指标通过: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压采集装置、近红外双目摄像机进行采集,并通过监控主机进行监测识别。步骤二、基于当前电气分布情况,构建电气火灾监测识别模型;对所监测建筑进行测试区域划分,并在每个区域内设置多个对应的测试节点,节点之间互相搭接关联,形成循环性的监测结构;步骤三、进行监测异常数据采集和边缘侧数据处理,基于双目视觉对着火点进行定位。本方法基于LoRa无线通信和双目视觉图像采集,从多角度进行火灾监测,扩大实际监测范围,快速定位火灾位置,降低存在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2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04139.8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1N33/00 , G01K13/00 , G06F30/27 , G06F18/2415 , G06F18/2431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7 , G06Q50/26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气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采集地下综合管廊内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甲烷浓度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内的温度;将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CVOCs、甲烷浓度#imgabs0#和地下综合管廊内的温度T分别与标准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C′VOCs、标准甲烷浓度#imgabs1#和地下综合管廊内的标准温度T′进行对比;判断发生电气火灾的风险是否为0级,如果风险不是0级,则根据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甲烷浓度、地下综合管廊内的温度、CO浓度、CO2浓度以及臭氧浓度对地下综合管廊电气火灾风险进行判断,将地下综合管廊电气火灾风险等级划分为1级、2级、3级和4级;1级、2级、3级和4级均表示有发生电气火灾的风险,且1级至4级发生电气火灾的风险逐级递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