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8536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811567322.9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网络构建建筑遗产保护评估系统,包括:摄像机,其摄像口朝向设置在建筑物上的标记物;湿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所述建筑物的环境湿度;可见光图像探测器,通过可见光镜头的滤波成像作用,在可见光图像探测器靶面上对待测建筑物外墙可见光波段滤波成像,得到的待测建筑物外墙可见光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红外图像探测器,通过红外镜头的滤波成像作用,在红外图像探测器靶面上对待测建筑物外墙红外波段滤波成像,得到建筑物外墙红外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的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了基于智能网络构建建筑遗产保护评估系统,能够全面检测建筑物的质量,并进行信息自动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47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30959.X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现场监测的建筑物健康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其埋设于建筑物土地内,用于测量建筑物土体内的渗透水压力;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建筑物中铺设的管道内,测量管道内流体的压力和气体的压力;压力盒,其埋设于建筑物土体内,对土体的内应力进行测量,也能对建筑物结构之间的接触应力进行测量;温度传感器,其用于监视建筑物的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其用于监视建筑物的环境湿度。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现场监测的建筑物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对建筑物进行监控,能及时发现建筑物的结构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6069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135681.1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整个本体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步骤二、根据本体建筑物高度H将投影划分为多个区域;步骤三、根据每个区域的高度H计算出每个区域的扩大宽度D;步骤四、绘制每个区域的扩大轮廓线;步骤五、将所有部分的扩大轮廓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条闭合的整体扩大轮廓线;步骤六、计算步骤五中闭合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即本体建筑物的等效面积Ae;步骤七、获取相邻建筑物的扩大轮廓线,并计算与本体建筑物扩大轮廓线相重叠部分的面积S;步骤八、计算修正后的等效面积Ae0。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极易掌握,使得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确定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720320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506995.2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24 , G05B2219/24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梯监控方法,包括:CAN总线通信电路,包括至少一个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主控制器,其连接所述CAN总线通信电路,能够监测所述电梯的工作状态;信号采集模块,其能够进行数据采集和实现与所述CAN总线通信电路之间的通信功能;报警模块,其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能够对所述电梯的工作状态异常进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49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35704.9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1N1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桥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桥面平均分为偶数段;步骤二、使用移动载荷分别作用在左侧分段线上,并使用安装于左侧中支座上的第一反力传感器分别测量第一反力值;步骤三、使用移动载荷分别作用在右侧分段线上,并使用安装于右侧中支座上的第二反力传感器分别测量第二反力值;步骤四、将第一反力值与第二反力值进行对称相减,得到反力一次对称差值;步骤五、将一次对称差值进行错位相减,得到反力二次错位差值;步骤六、根据反力二次错位差值绘制反力二次差值曲线,根据所述反力二次差值曲线斜率突变情况判断桥梁损伤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89490.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H02J3/46 , F03D9/45 , F03D17/00 , F03D7/04 , H02J3/38 , H02J3/00 , H02S10/12 , H02S40/30 , H02S50/00 , G06Q50/06 , G06F18/24 , G06Q10/04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建筑节能控制方法,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气象数据和耦合发电装置运行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和耦合发电装置运行数据得到风能发电模型;确定风能发电的阴影分布以及调节方案,并以此建立太阳能发电模型;通过风能发电模型和太阳能发电模型得到理想发电量,计算理想发电量与实际发电量的偏移值,根据偏移值确定耦合发电装置的配置方案,并为建筑进行清洁能源供应。本发明综合利用多种新能源技术,降低结合难度,提高多种能源耦合发电装置发电效率。进而确定耦合发电装置的配置方案,逐步完善发电系统中的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参数,使发电系统的结构配置逐步优化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11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137540.7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地下管廊监测系统,包括:位移沉降传感器,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的位移沉降;加速度传感器,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的振动加速度;倾角传感器,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的倾斜角度;土体压力传感器,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受到的土体压力;外部环境监测模块,其用于监测城市地下管廊所处位置的外部环境。本发明还公开了城市地下管廊监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8230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213878.2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H05B3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照明应急两用灯,包括:上位机监控系统;火灾报警控制器,其与所述上位机监控系统连接,用于监测火灾信号;灯具;灯具控制器,其与所述上位机监控系统连接,以进行数据交换;电源电路和蓄电池电路,分别提供市电和蓄电池电源;电源切换电路,其分别与电源电路和蓄电池电路连接,实现蓄电池与市电的无缝切换;红外感应电路,其与灯具控制器连接,将人体发出的红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传到灯具控制器;灯具驱动电路,其与所述灯具连接,驱动灯具点亮。本发明将楼道灯与应急消防灯合二为一,解决了传统楼道灯和应急灯功能独立导致空间和能源浪费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绿色照明应急两用灯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7606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35681.1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整个本体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步骤二、根据本体建筑物高度H将投影划分为多个区域;步骤三、根据每个区域的高度H计算出每个区域的扩大宽度D;步骤四、绘制每个区域的扩大轮廓线;步骤五、将所有部分的扩大轮廓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条闭合的整体扩大轮廓线;步骤六、计算步骤五中闭合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即本体建筑物的等效面积Ae;步骤七、获取相邻建筑物的扩大轮廓线,并计算与本体建筑物扩大轮廓线相重叠部分的面积S;步骤八、计算修正后的等效面积Ae0。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极易掌握,使得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确定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68536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67322.9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 G06Q50/26 , H04N7/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网络构建建筑遗产保护评估系统,包括:摄像机,其摄像口朝向设置在建筑物上的标记物;湿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所述建筑物的环境湿度;可见光图像探测器,通过可见光镜头的滤波成像作用,在可见光图像探测器靶面上对待测建筑物外墙可见光波段滤波成像,得到的待测建筑物外墙可见光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红外图像探测器,通过红外镜头的滤波成像作用,在红外图像探测器靶面上对待测建筑物外墙红外波段滤波成像,得到建筑物外墙红外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的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了基于智能网络构建建筑遗产保护评估系统,能够全面检测建筑物的质量,并进行信息自动化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