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2843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85019.3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4 , B60W20/00 , B60W10/26 , B60W2510/242 , B60W2510/244 , B60W2710/242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止状态受约束的行星式混合动力系统全局优化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在DP后向运寻优前,首先开展系统边界计算,获取每一时刻状态变量的边界约束,进而在后向迭代寻优过程中考虑边界约束,实现系统的电量平衡。通过边界约束的求解而不再需要罚函数,避免了为实现电量平衡所进行的大量调试工作,同时算法的鲁棒性不再受到模型参数、运行工况的影响,运算量和时间成本降低,显著提升了优化算法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40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11834.8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0 , H01M8/04298 , H01M8/04313 , H01M8/04701 , H01M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信息的燃料电池系统,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包含获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辅助系统即温度调节器、湿度调节器和压缩机工作状态的进气管路温度、湿度及气体压力传感器;还包括用于获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内部两极板电流密度和温度信息的获取的有限区域电流及温度检测片,基于多传感信息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车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智能通讯系统、基于共享信息的云计算系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状态监测与异常状态预警系统,还包括信号放大与处理模块和数据的接收与储存模块;还克服了现有技术在车载燃料电池状态监测信号不准确以及实时性不好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0824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84174.9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式混合动力直升机动力耦合系统及驱动方法,涉及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主旋翼系统和尾桨系统;其中主旋翼系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和主旋翼;尾桨系统包括尾桨发动机、尾桨电机、一号制动器、二号制动器和尾桨。本发明具有更好的与现有直升机的技术继承性以及燃油经济性、低排放、低噪声等特点,具有纯电动驱动、无级变速、并联和混联等多种系统功能,解决了传统直升机模式单一的问题,可以实现特殊飞行任务降噪、减噪功能,易于实现规模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901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26798.4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87 , B60L1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复合电源燃料电池混合能量系统功率分流方法,步骤一,燃料电池控制器在燃料电池开机时采集初始时刻的燃料电池电压和初始时刻的燃料电池电流,并在接下来的每一时刻采集燃料电池电压和复合电源电压;步骤二,建立复合电源燃料电池混合能量系统的离散化预测模型确定燃料电池在下一时刻的功率,步骤三,进一步确定下一时刻蓄电池参考输出功率和下一时刻超级电容的参考输出功率,实现功率分流;本方法通过对整车需求功率的优化分流,弥补了燃料电池动态响应慢的不足,同时减少了复合电源功率损失,提高了复合电源工作效率,满足车辆的动力性要求,提高车辆的续驶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89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337526.2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三号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制动器、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通过离合器系统和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具有更好的与现有车辆的技术继承性以及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的特点,具有多模驱动、无级变速、并联和混联系统功能,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增大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效率区间,实现了高性能、低成本开发,易于实现规模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172215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585793.1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环境下的未来行驶工况信息获取方法,属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前车信息分析、目标前车的确定、交通流状态变化分析和信息获取途径的确定,该行驶工况信息获取方法基于车联网通讯信息,在充分考虑影响工况信息获取实效性和准确性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的工况信息获取途径,保证了所获取的行驶工况信息的更接近于未来实际工况信息,提高了所获取的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未来实际工况信息的可参考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171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32175.6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1 , B60W20/20 , B60W2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1 , B60W20/10 , B60W20/20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81 , B60W2510/1005 , B60W2520/10 , B60W2710/0666 , B60W2710/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VT并联混合动力汽车驾驶员需求转矩估计方法,该方法针对并联混动汽车不同模式下两动力源工作与否差异,基于模式求解动力系统复合外特性,得到系统真实最大输出特性;针对CVT速比无级变化特性影响输出的特点,由车速、速比范围ig求CVT可输入转速范围;再基于不同模式下的主要动力源最优转速范围得输入转速限制;由限制后输入转速插值复合外特性得输入转矩范围;再由速比得输出转矩范围及系统最大输出转矩值;最终由加速踏板得需求转矩准确值。本方法基于模式求解动力系统复合外特性及最优工作转速范围,并由CVT速比无级变化特点,通过转速范围得转矩范围及系统真实最大输出特性,从而可准确估计需求转矩,改善动力性能和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779182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1079067.9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C1系统、离合器C2系统。离合器C1系统可以使后排太阳轮与后排行星架或者齿箱结合,离合器C2系统可以使前排太阳轮与后排太阳轮结合或者与齿箱结合,通过控制离合器C1系统和离合器C2系统的接合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具有更好的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低的特点,包括纯电动驱动模式、发动机驱动模式、无级变速功能,实现了高性能、低成本开发,易于实现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545075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10283698.0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分层优化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将行星式混合动力系统的两个自由度转化为两个控制维度,由此设计一种分层优化架构,利用瞬时最优控制策略实现底层控制的最优,利用单维度的全局优化策略实现顶层控制的最优,从而降低优化成本,减少计算工作量,提升优化算法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5461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0269234.4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2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混联混合动力汽车驾驶员需求转矩估计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行星混联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制动、蠕行三种不同行驶状态,将对应的驱动需求转矩、蠕行需求转矩、制动需求转矩统一归结为驾驶员需求转矩。由车速信号查表动力系统驱动、制动、蠕行外特性转矩,参考挡杆位置,分别得到动力系统驱动、蠕行、制动转矩,根据驾驶员踏板信号、挡杆位置、车辆状态信号,并考虑三种转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上述三种转矩进行修正合成,经过斜率限制及滤波处理,最终得到驾驶员需求转矩。为后续行星混联混合动力汽车的模式选择以及动力源转矩分配奠定基础,进一步改善行星混联车辆的动力性及经济性,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