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461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0269234.4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2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混联混合动力汽车驾驶员需求转矩估计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行星混联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制动、蠕行三种不同行驶状态,将对应的驱动需求转矩、蠕行需求转矩、制动需求转矩统一归结为驾驶员需求转矩。由车速信号查表动力系统驱动、制动、蠕行外特性转矩,参考挡杆位置,分别得到动力系统驱动、蠕行、制动转矩,根据驾驶员踏板信号、挡杆位置、车辆状态信号,并考虑三种转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上述三种转矩进行修正合成,经过斜率限制及滤波处理,最终得到驾驶员需求转矩。为后续行星混联混合动力汽车的模式选择以及动力源转矩分配奠定基础,进一步改善行星混联车辆的动力性及经济性,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13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63166.0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融合成本寿命因素的多源电驱动系统经济性优化方法,步骤一,确定整车构型及能量管理策略架构;步骤二,确定复合电源燃料电池并联输出构型分级能量管理架构的燃料电池功率跟随控制策略;步骤三,确定复合电源燃料电池并联输出构型分级能量管理架构的复合电源子系统分层瞬时最优能量管理策略;步骤四,基于循环工况等效氢耗进行经济性优化;步骤五:融合质量与寿命因素的系统优化;步骤六,多目标优化实现;本方法融合系统效率、使用寿命、质量、成本等因素,建立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实现降低整车循环工况的等效氢耗、控制整车成本的同时保证其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06166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0067924.1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 G01M15/02 ,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包括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离合器的状态并更换一个轴即可进行多种构型的台架试验,包括输入式功率分流构型、输出式功率分流构型、复合式功率分流构型。通过简单的修改即可实现发动机的台架试验和两个电机的性能试验。仅通过更换前后行星轮和前后太阳轮即可进行同一种构型不同传动比的性能对比试验。除此之外,该试验台即可自动运行设定的工况也可由真人操纵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来跟随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59585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0399012.4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旨在避免传统匹配方法在匹配完成后车身在某一车速范围内共振明显和噪声较大的现象,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确定0~50km/h加速时间、燃油经济性以及车身共振概率的计算公式,其次,利用权重系数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应用遗传算法,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计算得到优化问题的近似最优解;最后,将传动系统参数优化前后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优化效果的改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1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063166.0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融合成本寿命因素的多源电驱动系统经济性优化方法,步骤一,确定整车构型及能量管理策略架构;步骤二,确定复合电源燃料电池并联输出构型分级能量管理架构的燃料电池功率跟随控制策略;步骤三,确定复合电源燃料电池并联输出构型分级能量管理架构的复合电源子系统分层瞬时最优能量管理策略;步骤四,基于循环工况等效氢耗进行经济性优化;步骤五:融合质量与寿命因素的系统优化;步骤六,多目标优化实现;本方法融合系统效率、使用寿命、质量、成本等因素,建立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实现降低整车循环工况的等效氢耗、控制整车成本的同时保证其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244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14719.2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节温器与三通装置将冷却回路分成大小两个循环,采用节温器对不同支路冷却水流量进行控制,使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同时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所提出的加热装置保证了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在低温下正常启动,所提出的离子交换器使冷却水中导电率维持在合理范围。根据所提出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出其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热管理系统的特点采用温度跟随的策略,使蓄电池与燃料电池能快速达到最佳工作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41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13965.X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432 , H01M8/0438 , H01M8/04492 , H01M8/04537 , H01M8/04664 ,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通讯信息的燃料电池状态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涉及车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包括车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智能通讯系统、基于共享信息的云计算系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状态监测与异常状态预警系统,还包括信号放大与处理模块和数据的接收与储存模块,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包含用于获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两极板电流密度和温度信息的获取的有限区域电流及温度检测片,还包含获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辅助系统即温度调节器、湿度调节器和压缩机工作状态的进气管路温度、湿度及气体压力传感器;克服了现有技术在车载燃料电池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面存在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3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97205.5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压缩机工作点与动态响应能力的燃料电池系统,其构成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空气滤清器、离心式压缩机、可控回流阀、可控增湿阀、截止控制阀、旁通控制阀、增湿器、背压阀、消声器1、消声器2和中冷器。本发明集成了中冷器后旁通回路的空气路供应系统,可以在提高系统动态响应品质的同时,稳定压缩机的工作点,防止压缩机在降载过程中发生的喘振现象,提供防喘振机制,延长系统的寿命,提高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01776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1126798.4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复合电源燃料电池混合能量系统功率分流方法,步骤一,燃料电池控制器在燃料电池开机时采集初始时刻的燃料电池电压和初始时刻的燃料电池电流,并在接下来的每一时刻采集燃料电池电压和复合电源电压;步骤二,建立复合电源燃料电池混合能量系统的离散化预测模型确定燃料电池在下一时刻的功率,步骤三,进一步确定下一时刻蓄电池参考输出功率和下一时刻超级电容的参考输出功率,实现功率分流;本方法通过对整车需求功率的优化分流,弥补了燃料电池动态响应慢的不足,同时减少了复合电源功率损失,提高了复合电源工作效率,满足车辆的动力性要求,提高车辆的续驶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40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11834.8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0 , H01M8/04298 , H01M8/04313 , H01M8/04701 , H01M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信息的燃料电池系统,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包含获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辅助系统即温度调节器、湿度调节器和压缩机工作状态的进气管路温度、湿度及气体压力传感器;还包括用于获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内部两极板电流密度和温度信息的获取的有限区域电流及温度检测片,基于多传感信息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车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智能通讯系统、基于共享信息的云计算系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状态监测与异常状态预警系统,还包括信号放大与处理模块和数据的接收与储存模块;还克服了现有技术在车载燃料电池状态监测信号不准确以及实时性不好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