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式轨道交通联动座椅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89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22189.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动式轨道交通联动座椅,包括底座和安装与底座上的座垫和靠背,座垫底部设有座垫骨架,靠背上设有靠背骨架,所述底座上设有可独立控制靠背角度调节的靠背调节机构,底座上还设有与靠背调节机构相配合实现座垫与靠背同步调节的座垫调节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调节座垫角度时,座垫调节机构与靠背调节机构联动,实现了座垫与靠背的同步调节,保证了座垫靠背的转动中心接近于人体的转动中心,并且在改变靠背角度时使背部与靠背接触面更加贴合,支撑面积提高,并且能够降低拉扯或挤压感,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

    一种轨道交通座椅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89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22188.1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座椅,包括底座和靠背;底座上固设有座垫骨架和扶手骨架;靠背底部固设有靠背骨架;靠背骨架与座垫骨架相互铰接;底座的底部装配有弹性定位装置,弹性定位装置一侧与靠背骨架相铰接,另一侧铰接于底座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该座椅方案结合人体工学,改进了传统座椅靠背的旋转方式,使靠背骨架与座垫骨架铰接于人体旋转中心的H点处,这样座椅展开时靠背的旋转点将始终与旋转中心H点重合。该旋转方式会在改变靠背角度时使背部与靠背接触面更加贴合,提高支撑面积,降低拉扯和挤压感,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

    具有踏板力补偿功能的集成式电动助力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161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910756118.X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踏板力补偿功能的集成式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包括有助力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杠、制动主缸、踏板推杆、主缸推杆、储液罐、液压控制单元和电控单元,其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装配在一壳体内,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助力电机与第一齿轮相连接并驱使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螺接在丝杠上,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丝杠进行移动,丝杠为中空结构,丝杠的后端能够与制动主缸内的第一活塞前端相抵靠,有益效果:能够实现踏板力与电机助力的完全解耦,在保证能量回收效果的前提下,解决了踏板“顶脚”的问题,使驾驶员能够获得和传统制动系统相同的踏板感觉。

    一种基于故障注入的智能车辆系统早期功能安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350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330537.4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注入的智能车辆系统早期功能安全评估方法,其方法包括的步骤为:第一步、设置;第二步、配置车辆运行场景;第三步、配置故障注入试验;第四步、故障注入;第五步、数据分析。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基于模型的设计与基于仿真的故障注入技术和虚拟车辆相结合,为智能车辆系统的早期功能安全评估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解决方案,通过基于仿真的故障注入的方式更直观的表现出组件层级以及系统层级故障在整车层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义系统的功能安全目标及其属性值,弥补了传统安全分析方法的不足,有助于帮助工程师对后续安全控制策略和容错控制算法的合理设计。

    一种应用于驾驶模拟器的转向感觉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27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343569.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驾驶模拟器的转向感觉模拟装置,方向盘旋转带动由四个直齿圆柱齿轮构成的两级减速机构传动,进而带动转板旋转,并由转板提供方向盘转动的阻尼和反向的反馈力,通过底板和底座实现对方向盘角度的调整;本发明无需对模拟器座舱本身进行改装,安装灵活、便捷,可以实现转向装置转动限位、自动回正,并能实现方向盘转角测量,可以方便调节方向盘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使驾驶员获得更加真实的驾驶感受,采用三组压簧和直线式阻尼器提供转向反馈,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压簧来调节转向反馈力矩;本发明整体采用环形结构,占用空间小,左右回正力度均匀且大小可调。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2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196470.9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助力转向系统包括有第一转矩耦合器、第二转矩耦合器、第一助力系统、第二助力系统、主控制器和报警装置,其中方向盘通过第一中间轴与第一转矩耦合器相连接,第一助力系统和第二助力系统并联后通过输出轴均与第二转矩耦合器相连接,第二转矩耦合器通过第二中间轴与第一转矩耦合器相连接,第一转矩耦合器通过第三中间轴与转向器相连接,控制方法包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主动转向模式的控制方法,第二部分为助力转向模式的控制方法;有益效果:可以为驾驶员接管方向盘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并通过报警装置提醒驾驶员,有效的保证了转向系统的安全。

    一种应用于驾驶模拟器的转向感觉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27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1343569.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驾驶模拟器的转向感觉模拟装置,方向盘旋转带动由四个直齿圆柱齿轮构成的两级减速机构传动,进而带动转板旋转,并由转板提供方向盘转动的阻尼和反向的反馈力,通过底板和底座实现对方向盘角度的调整;本发明无需对模拟器座舱本身进行改装,安装灵活、便捷,可以实现转向装置转动限位、自动回正,并能实现方向盘转角测量,可以方便调节方向盘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使驾驶员获得更加真实的驾驶感受,采用三组压簧和直线式阻尼器提供转向反馈,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压簧来调节转向反馈力矩;本发明整体采用环形结构,占用空间小,左右回正力度均匀且大小可调。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368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637993.9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方法,该方法获取待分类的遥感图像;通过预先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将分类结果作为所述遥感图像的场景分类结果。其中,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第一层卷积层,后依次接BN层,激活函数,接池化层;第二层卷积层,后依次接BN层,激活函数,接池化层;第三层卷积层,后依次接BN层,激活函数,接池化层;第四层卷积层,后依次接BN层,激活函数;第五层卷积层,后依次接BN层,激活函数,接池化层;第六层全连接层;第七层全连接层;第八层全连接层。通过BN层进行批量归一化处理,达到即保证了特征提取能力,又能提高模型收敛速度的效果。

    一种半主动式线控制动系统踏板感觉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30137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46427.8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主动式线控制动系统踏板感觉模拟器,包括踏板推杆、模拟器缸体、第一活塞、第一弹簧、第二活塞腔体、第二活塞、第二弹簧、第三活塞、第三弹簧、第四活塞、凸轮、齿轮减速机构和电机,本发明根据中小强度制动、大强度制动和紧急制动三种不同的制动强度提供不同的踏板模拟反力。当电控单元ECU失效时,本发明借助机械结构仍具有踏板感觉模拟功能。本发明在传统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器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节约了成本,且集成度更高,更适于汽车的装配;踏板感觉模拟器中采用常规弹簧提供踏板力,降低了制造难度,并且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来调整踏板力,使踏板力更容易控制。

    具有踏板力补偿功能的集成式电动助力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1617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756118.X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踏板力补偿功能的集成式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包括有助力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杠、制动主缸、踏板推杆、主缸推杆、储液罐、液压控制单元和电控单元,其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装配在一壳体内,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助力电机与第一齿轮相连接并驱使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螺接在丝杠上,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丝杠进行移动,丝杠为中空结构,丝杠的后端能够与制动主缸内的第一活塞前端相抵靠,有益效果:能够实现踏板力与电机助力的完全解耦,在保证能量回收效果的前提下,解决了踏板“顶脚”的问题,使驾驶员能够获得和传统制动系统相同的踏板感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