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907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649398.7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Q1/6844 , C12Q1/689 , C12Q1/0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斯氏普罗威登斯菌O33血清型O抗原分子分型的检测方法。本发明以斯氏普罗威登斯菌O33的O抗原基因簇内的特异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并筛选用于斯氏普罗威登斯菌O33的O抗原分型的四条引物,并建立了相应的LAMP检测方法,为斯氏普罗威登斯菌的O33抗原分型提供一条可信的途径。利用本发明的LAMP引物检测腹泻大便、尿道感染、伤口、烧伤和菌血症标本的斯氏普罗威登斯菌,并且对其进行O抗原分型,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高灵敏度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6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0851779.7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绞股蓝糖基转移酶在合成稀有人参皂苷中的应用。所述的绞股蓝糖基转移酶,可以催化原人参二醇合成稀有人参皂苷CK。其名称为UGTGp5。本发明同时也公开了合成稀有人参皂苷CK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来自于绞股蓝的糖基转移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体外酶促反应进行了功能鉴定。对其产物进行ESI质谱和HPLC检测都显示有较高的信号。本发明所制备的人参皂苷具有得率高,副产物少,容易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为绞股蓝皂苷异源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56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33619.0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普罗威登斯菌O5和O21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所述核苷酸为SEQ ID NO:1-4所示的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核苷酸可用于制备检测普罗威登斯菌用PCR试剂盒。所述的普罗威登斯菌可以取样于腹泻大便、尿道感染、伤口、烧伤和菌血症标本的培养物的粗提液,或是普罗威登斯菌的纯培养物的粗提液等。本发明对普罗威登斯菌O5和O21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及包含该核苷酸的PCR试剂盒,PCR试剂盒配制方法简便,检测周期短、速度快,可操作性强,易于产业化生产,而检测成本却相对较低;准确性高;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041639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84270.5
申请日:2005-03-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37/14 , A01N43/58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4-取代苯基哒嗪类化合物及除草活性。化合物(II)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它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其中,R1:H、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卤素等;R2:H、烷基、烷氧基、苯基烷氧基、羟基烷基、烷氧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硝基、氰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乙酰氨基等;R3:H、烷基、羟基烷基、烷氧烷基、卤代烷基、烯基、卤代烯基等;R4:苯并恶唑基、取代苯并恶唑基、苯并噻唑基等;R5:H、烷基、卤代烷基;R6R7;H、烷基,R6、R7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该化合物作为白化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563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57564.9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37/20 , A01N43/58 , A01P13/02
Abstract: 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3-取代氨基哒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化合物(I)的通式如下。其中,R1、R2:H、烷基、苯基、取代苯基、烷氧基、苯基烷氧基、羟基烷基、烷氧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硝基、氰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乙酰氨基等;R3:苯基、取代苯基等;R4:H、烷基等。本发明中涉及的3-取代氨基哒嗪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及白化活性方面较专利CN 200610129467.1中报道的化合物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在对作物的选择性上表现更为突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有很高的除草活性,而且对禾本科作物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可在75~150克/公顷剂量下农田直接施药。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562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57565.3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37/14 , A01N43/58 , A01P13/02
Abstract: 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3-取代氧基哒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化合物(I)的通式如下。其中,R1、R2:H、烷基、苯基、取代苯基、烷氧基、苯基烷氧基、羟基烷基、烷氧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硝基、氰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乙酰氨基等;R3:苯基、取代苯基等。本发明中涉及的3-取代氧基哒嗪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及白化活性方面较专利CN 200610129467.1报道的化合物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在对作物的选择性上表现更为突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有很高的除草活性,而且对禾本科作物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可在75克/公顷剂量下农田直接施药。
-
公开(公告)号:CN1760176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015323.9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255/61 , A01N37/34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本发明将氟原子引入到氰基戊烯酸酯类化合物中芳环的对位,并且在芳环和胺基之间引入(S)-构型碳原子,设计和合成了Z-2-氰基-3-(N-(S)-α-甲基对氟苄胺基)-2-戊烯酸乙氧乙酯(H-0306)。室内和田间药效表明,H-0306能够防除玉米田苗后阔叶杂草。
-
公开(公告)号:CN119302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07717.2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分子化合物C607‑0736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细菌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小分子化合物C607‑0736能靶向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溶澡弧菌、大肠杆菌和鳗弧菌的外膜蛋白OmpV或蛋白MipA,进而减少病原菌在体内的定植能力,起到治疗和/或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抗生素治疗的局限性,为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C607‑0736的作用机制明确,具有高选择性、低副作用、低剂量、高效率的优势,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28061.3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49/14 , A01N43/653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杀菌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杀菌剂,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C1‑C6的烷基或C1‑C6的卤代烷基;R4、R5、R6、R7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NO2、‑NH2、‑OH、‑CN、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或C1‑C6的卤代烷基;L为不存在或者L为#imgabs0#本发明开发的以三唑环作为中心骨架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广谱杀菌剂,改善真菌对现有杀菌剂抗性的问题,在离体和活体测试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杀菌活性。#imgabs1#
-
公开(公告)号:CN117771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80737.5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糖蛋白结合疫苗及应用,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糖蛋白结合疫苗包括一种或多种免疫缀合物,免疫缀合物由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表面多糖与载体蛋白耦联形成。经过动物免疫实验证实,制备得到的疫苗能够刺激小鼠产生保护性抗体,保护率可达90%以上,并可通过母婴传递将抗体传递给新生小鼠,保护其免于感染;本发明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糖蛋白结合疫苗为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感染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