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2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0717.8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粳‑籼亚种的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合成引物;所述引物由上游内引物FIP、下游内部引物BIP、上游外部引物F3和下游外部引物B3组成,所述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4;2)取水稻样品,使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3)利用4条引物,配制LAMP反应体系并设定反应条件,对提取的样品基因组DNA在63‑65度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4)根据反应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样品是粳稻还是籼稻。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诊断出水稻的粳‑籼亚种,在现场检测中具有推广价值,有利于快速区分水稻亚种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522698.8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稻米霉菌及黄曲霉毒素B1污染同步检测方法,包括:样本制备、UPLC Xevo TQ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测定稻米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稻米中菌落总数的测定、获取稻米原始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数据、提取特征波长以及构建稻米中产毒真菌识别、霉变程度、AFB1含量判别模型,基于不同相关的特征波长对应的平均光谱数据荧光光谱数据同步分别建立稻米中产毒真菌识别、霉变程度、AFB1含量判别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模型,判断稻米中污染菌株是否具有产毒能力及菌落总数、黄曲霉毒素B1是否超标。本发明将同时检测稻米中霉菌及霉菌毒素,为稻米储藏时期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304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83102.3
申请日:2020-10-29
IPC: G01N21/359 , G01N21/01 , G01N33/10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的便携式面粉多品质检测仪及检测方法,该检测仪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上的电源、光源模块、光谱采集模块和控制处理模块;光源模块包括检测附件,检测附件包括载物台、光源座、光源盖、样本参考盒、反射罩、光纤准直镜、高度调节机构和卤素灯珠;光谱采集模块包括光谱仪,光谱仪通过光纤与光纤准直镜连接;控制处理模块包括电路板、嵌入式计算机和液晶显示屏,嵌入式计算机通过电路板与卤素灯珠连接,光谱仪与嵌入式计算机连接,嵌入式计算机与液晶显示屏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功能齐全,轻巧便携,通用性强且可随处移动,检测方法简单,可有效检测出样品的水分值和DON值是否超标,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5962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1039334.9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和光谱信息融合的小麦呕吐毒素污染水平快速检测方法,包括:样本制备、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获取小麦原始高光谱三维图像、提取感兴趣区域、高光谱三维图像预处理、提取特征波长以及构建小麦粉呕吐毒素判别模型,基于特征波长对应的平均光谱数据和特征参数对应的图像数据,以及光谱和图像特征融合后的数据,建立呕吐毒素判别模型,判断小麦中呕吐毒素是否超标。本发明将光谱特征波长与图像特征参数进行数据融合,利用冗余和互补的数据改善输出性能,基于融合特征建立小麦呕吐毒素污染程度判别模型,进而判断小麦中呕吐毒素是否超标,可提高判别模型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1398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78004.1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G01N21/95 , G01N21/88 , G06T7/00 , G06T7/11 , G06T7/13 , G06T7/136 , G06T7/44 , G06T7/62 , G06T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谷不完善粒的检测方法,属于农产品储藏加工的无损检测领域。通过计算机图像采集系统对图像采集处理,获得完善粒、不完善粒的图像,经过图像处理,获得图像的相关参数,选择合适的参数,建立模型,对不完善粒实现区分,得出不完善粒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相较于其他的检测方式快速,便捷,高效的特点,对于粮食安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44521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447345.6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G01N21/3563 , G01N21/552 , G01N21/64 , G01N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552 , G01N2021/35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糙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样品准备,收集不同黄曲霉侵染程度的糙米样品,将糙米样品粉碎得到样品粉末,并冷藏待测;光谱检测,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扫描样品的光谱信息,并取部分过筛样品,测定糙米样品粉末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其总量的水平;数据预处理,对样品粉末的原始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消除干扰;定量预测分析,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PLSR),依据糙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其总量的水平与其相应光谱吸收值的对应关系,建立糙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真实含量水平与预测水平的相关关系模型;快速测定,利用前述建立的模型,基于待测的糙米的光谱信息而输出其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其总量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92619.5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护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制备具有良好电导率的Au/PANI/MWCNTs‑COOH/MoS2纳米复合材料,然后将该纳米复合材料吸附在导电基底表面,再通过金硫键自组装法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修饰核酸适配体,得到电化学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内毒素的特异性选择,并且稳定性好、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食品内毒素检测。实施例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电化学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检测内毒素,检测限低至0.5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32934.6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1/27 , G01N30/02 , G01N30/74 , G06V20/69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融合的不同霉菌侵染大米AFB1与菌落总数判别方法,属于粮食真菌毒素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获取不同种类真菌侵染、不同侵染程度的大米样本的菌落总数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采集大米样本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数据和高光谱数据,提取荧光特征光谱、反射率特征光谱、颜色与纹理特征;本发明通过激光诱导荧光光谱信号与高光谱图谱特征不同的特征融合方式,分别构建了AFB1超标判别模型和霉变判别模型,实现了不同种类真菌侵染、不同侵染程度大米样本菌落总数与黄曲霉毒素B1超标与不超标同时精确判别,通过不同信号的特征融合,实现了信号互补,提高了无损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36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0835.2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调辅助低温等离子体去除大豆蛋白不良风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大豆蛋白粉采用气调机按照不同气体比例进行包装,然后将包装好的大豆蛋白粉置于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选取适当的处理电压、处理时间及处理频率进行处理,最后得到去除不良风味后的大豆蛋白粉。本研究直接处理大豆蛋白粉,减少处理工艺及生产成本,采用气调提高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活性物质的产生,从而通过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多种相互作用去除大豆蛋白不良风味。本发明具有无外源添加剂、无污染物产生、蛋白破坏程度小及处理工艺简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405479.8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内滤波效应校正的初榨橄榄油过氧化值与酸价的无损测定方法,属于光谱技术检测领域。首先获取不同氧化程度的橄榄油样本并测试过氧化值与酸价标准值;采集吸收光谱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待选特征荧光波长;验证不同待选特征荧光波长下,荧光内滤波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得到最优特征荧光波长;以最优特征荧光波长下荧光强度和吸收系数、激发波长下的吸收系数、过氧化值与酸价标准值,建立橄榄油过氧化值与酸价的定量预测模型。本发明建模仅需两个波长下的吸收信号与单个波长下的荧光信号,可有效消除荧光内滤波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现不同品牌橄榄油过氧化值与酸价的精确快速无损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