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结构风扇叶片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777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637171.5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结构风扇叶片制备方法,所述叶片包括由开口区(22)和纯复合材料区域(21)形成的预制体复合材料部分(20)、金属前缘部分(30)及连接复合材料部分(20)与金属前缘部分(30)的缝合线(40),在所述复合材料部分(20)的一侧设置开口区(22),将金属前缘部分(30)插入所述开口区(22)后用缝合线(40)将金属前缘部分(30)和复合材料部分(20)缝合联结得到所述风扇叶片。本发明通过纤维缝合将金属与复合材料相结合,避免使用单一的胶接连接方式,增加金属与复合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可实现叶片的RTM一体化制造成型,实现金属夹芯结构与三维机织预制体一体化的制备,实现叶片减重,并满足抗冲击性能要求。

    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2150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124218.3

    申请日:2020-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基座;力传递件,所述基座和所述力传递件内形成有连通通道;驱动件,其套设于所述力传递件上,且作用于所述力传递件使其转动;储纱盘,其包括储纱盘本体和凸起导向件,所述储纱盘本体内设有储纱槽,所述凸起导向件凸出设于所述储纱盘本体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且具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两者中至少一个为弧面结构。弧面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通孔以使纱线通过的方式,纱线在弧面结构上的接触面积远大于在通孔处的接触面积,从而因弧面结构的设置减小了纱线的受力以避免纱线的磨损。

    一种中空盒状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中空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386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06126.6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空盒状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中空盒的制备方法,中空盒预制体包括一体编织的盒底及一体编织的盒身;所述盒身包括盒顶、从盒顶的两侧弯折向下延伸的两个侧壁及任一侧壁的底部向外折弯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层叠贴合连接在所述盒底上;盒身与盒底之间围成一个中空通道。由于盒身一体编织及盒底一体编织而成,盒身形成盒顶、盒的两侧壁、第一连接部,盒的侧壁不会出现散落现象;第一连接部与盒底之间形成第一道面贴合连接;中空盒状增强体通过基体注入后固化成型,盒的侧壁为一个整体,提高盒的侧壁的强度;第一道面贴合连接面连接,进而使盒身与盒底之间形成面连接,提高中空盒的强度和力学性能。

    一种丝束可织造性表征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5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68164.7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束可织造性表征设备及方法,包括内嵌传动系统和电阻测量系统的设备本体,设备本体上表面包括绝缘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摩擦平台、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导向部件和纤维丝束长度测量装置,摩擦平台位于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之间,两摩擦平台中心线方向呈垂直态,第一摩擦平台能够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在第一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二摩擦平台能够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在第二方向上往复运动,摩擦平台上设置有摩擦部件,第一夹持端通过连接绳穿过导向部件与砝码盘连接,第一夹持端可延固定导轨棒自由滑动,滑动过程中可牵引砝码盘上下移动。本发明能够通过丝束的电阻变化情况反映出丝束的可织造性的优劣。

    一种三维纺织复合材料拉伸和压缩试样制备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74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97310.0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纺织复合材料拉伸和压缩试样制备装置和方法,所述试样制备方法区别于常规复合材料试样制备方法,基于复合材料特有的单胞属性,能够实现拉伸、压缩试样和加强片几何尺寸参数可变。该制备方法能够增加工装的通用性,减少工装成本,保证试样制作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增加加强片与试样本体之间的结构胶分布均匀性,减少加强片的粘贴质量对操作人员依赖程度,保证试样加强片粘贴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试验数据的可靠性、离散性和真实性提供保障。

    一种纹织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0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02730.3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纹织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制备预制体单元结构的结构信息;结构信息包括待制备预制体单元结构的经纱列数、经纱层数、纬纱列数、纬纱层数以及经纱和纬纱的位置关系;根据结构信息得到待生成纹织图的行列数,以及待生成纹织图中的各个像素点与待制备预制体单元结构中的纬纱和经纱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以及经纱和纬纱的位置关系得到各个像素点的像素值,生成待生成纹织图;像素值包括第一像素值和第二像素值,当像素点对应的经纱在对应的纬纱的上方时,像素点的像素值为第一像素值,否则,像素点的像素值为第二像素值。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自动生成待制备预制体单元结构的纹织图。

    一种复杂结构预制体制造纱线送经张力自适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3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36840.9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结构预制体制造纱线送经张力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目标三维预制体表面不同区域的曲率,得出各区域所需的纱线密度,获得编织不同区域所需的第一张力,第一张力为纱线绕经导纱棒之后的张力;将第一张力及当前工况下的相关参数输入代理模型,获得预测的初始张力,初始张力为纱线绕经导纱棒之前的张力;按照预测的初始张力通过装置中的张力控制器控制纱线;所述相关参数包括纱线与导纱棒之间的接触角度、接触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导纱棒及纱线的结构参数;所述代理模型通过训练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而构建。本发明可实时精确控制纱线的初始张力,确保纱线在预制体的编织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的张力状态。

    一种带有面内剪切变形的预制体复合成型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17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3506.1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面内剪切变形的预制体复合成型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变形组件和限位组件,其中:变形组件包括夹持卡具、紧固件和固定件,每组夹持卡具均由四个夹持边框组成,每个夹持边框通过紧固件首尾相连以使夹持卡具形成四边形;夹持卡具用于实现待变形预制体的夹持及变形;限位组件包括四个限厚垫圈、第一固定条和固定底板,第一固定条用于对变形后的预制体进行固定,两个第一固定条分别位于变形组件的上下两侧,且相互平行,每个固定条的两端通过夹持卡具中两个相对角的紧固件与变形组件相连接;固定底板用于对变形后的预制体的表面进行压合。本方案中的预制体复合成型装置能够实现含面内剪切变形预制体增强复合材料试验件的制备。

    一种纱束加捻设备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79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96484.0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束加捻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纱束加捻设备,包括退绕装置、导纱装置和加捻装置;所述退绕装置呈柱状,缠绕有待加捻纱线的退绕纱管套设在所述退绕装置上,所述导纱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轮,所述待加捻纱线通过所述滑轮调整方向进入所述加捻装置加捻,所述退绕装置的轴线与所述滑轮的轴向平行,以使所述待加捻纱线与所述退绕纱管和所述滑轮均相切。退绕装置的轴线与滑轮的轴向平行,使待加捻纱线在由退绕装置传输至滑轮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也就不为待加捻纱线引入捻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